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四 十 章 生 离 死 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意识意念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无不是意识的载体或说意识的外表和结果.

    我们的思想确实能与实体世界互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这一点.思想自始至终都在对世界的改变产生影响.甚至进入亚原子层面.这就是说意识已超越物质的稳定结构,起到改变物质性状的效果.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因抓钱举纲而迅速恶化,就会对上述论断心悦诚服了.

    文化不是因为现代物质丰富才兴旺起来的.全世界所有人类的文化,不管其宗教信仰,或人种肤色,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大慈悲的文化,劝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而不是号召人们去烧杀抢掠,欺侮弱小.人类为什么拥有这种潜在的主流意识?抑或说是这是一种宗教意识?

    人类本来自于天,天是神意识的外化和人格化,宗教不是莫须有的东西,是神对人的救赎.人类的宗教是人类对宇宙精神和情怀的继承.没有宇宙的无我,哪来人类的自我!

    中央之国的古文化中有“天人感应”一说,这是意识超越物质,超越时空的表述,古文献中举不胜举,说明意识在实体世界的互动古已有之,再一次证明文化与物质没有联动关系.文化是精神,是物质产品的能源.物质愈发达并不一定意味文化愈丰富,倒是有可能相反:物质的丰厚导致文化的衰败.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

    意念是身体外的物质,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能改变实体世界的能量.聚焦的思想对任何事物都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意识具有改变物质性状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具有激励物质世界向某个特定方向运动的力量.21世纪人类的发明证明意识超时空和心灵感应也进入物化时代.

    归根结底,宇宙是意识的“生命航母,”宇宙意识创造万物.

    “大嫂,你还没有告诉我今天何以来此?”崔阳刚想,今天既然碰到这位妇人,想来她有难处,不然,一个妇道人家也不会独身一人来到这西湖边上荒凉之处.

    “官爷,你知道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似曾相识,大凡苦难之家则有各不相同的遭遇,说来话长呀!”女人见对面这位官爷身材高大,脸色黑红,相貌却是一付憨厚的样子,不像是个奸恶之徒,于是,十多年一直压在心头的苦水终于找到了一个缺口似的,一下子不由自主地向对面的男人倾吐出来……

    “我好苦哇,”妇人哇地一声,仰天长叹,一口浓痰从她积压已久的胸中吐出,印在地上还有丝丝的血印.

    “大嫂,你不要着急,事已到此,心急也没用.在下既然今日碰到你,就会将这件事管到底.你平心静气将事情慢慢道来.”崔阳刚劝慰她.

    “官爷,不,大兄弟,十多年了,没有一个人会坐下来安稳地与我说上几句话,只有一个可怜的小狗与我同病相邻,相依为命;前几日,也许小狗的寿数到了,一命鸣呼, 我真的成了失独的孤老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妇人哽咽道.

    “你的家人呢?你男人哪儿去了?你孩子又到哪儿去了?你的故事刚才开了个头,你不会告诉我你从来没有爱,没有家这样离奇的事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说来话长,”

    妇人开始讲述她的人生遭遇……

    我父母及祖上是始居浙江的农人,我们在乡下有茶园,靠种茶为生.后来北人南下,杭州因天时地利人和,逐渐成就了她今天的地位.到我这一代,除保留乡下的茶园,我们也开始进城生活,这就是最早的农民进城变市民的道路.

    我们在城里开了一个小店经营乡下茶园种植的茶叶,这是最早的自产自销模式,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大约在十多年前吧,那时的世道也不太平,反正中国老百姓梦中的重头戏:安居乐业,一直是断断续续的折子戏,从来没有一个有始有终的国人喜欢的大团圆大结局.那年我已成家,并有个二岁的女孩.一天,店里来了位从川藏过来的客户,他来采购茶叶……

    “一个四川人,做西藏人的生意,到杭州来采购茶叶,这是什么路线图?有利可图吗?”崔阳刚表示疑虑.

    “兵爷,你有所不知,内情是这样的.”妇人看出他的不解,又道:“四川,西藏自故以来是中国之地,有一批江浙籍的人士,有的经商,有的做官,总之在上层混事,事过境迁,天长日久 在那里落地生根了.他们虽然已是大半个川人或藏人了,但生活习性不改,对家乡难忘眷恋之情,.喝茶就是他们生活中一大保留?剧目’”.

    “是呵,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批远走他乡的江浙人在四川西藏生活也不容易,喜爱故乡的龙井,借物寄情情有可原.”崔阳刚转而又说:“有人需要就有人为此去铤而走险,这就是商道.”

    “一天,川藏来的那位商人正与我家男人在谈茶叶的事,耳闻外面一片嘈杂声和叫喊声.顷刻间,这些声音完全变成了令人恐怖的喊杀声和声嘶力竭的求饶声;一会儿,马队的马蹄声呼啸而过,一会儿传来了兵家捣门和翻箱倒柜的声音.啊!传说中的造反军终于攻破城墙,血洗杭城了……”

    她继续说道;

    原来,在乡下种些茶叶,拿到城里来卖,只要时势平稳,还能勉强度日,现在官家的兵不作为,民间的造反人士上台作开了,世无宁日,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我们一家三口不能坐以待毙,按照商量好和准备好的路线图行动起来.此刻,那位川藏来的客人,听到城外的的义军终于打进城里,满城一片杀声,为保全性命,生意也顾不上了,他赶紧提起他的行李卷匆忙离开.

    我与我男人也提起早就准备好的铺盖卷慌忙出逃,到乡下的茶园去避灾……

    “你们的孩子呢?你不是说此时你们已有个二岁的女儿了,怎么没有提到孩子带着她一块跑?”崔阳刚表面看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实际上他的心跟针眼儿一样细,百密无一疏漏.

    “噢,我倒忘了交代了.由于时势不稳,杭州也经常遭受战乱,百姓称此种不得已出走,离开家园为逃难.因此我们经常准备好铺盖卷,将孩子包在里边,走时往肩膀上一背就行,一举二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说孩子在铺盖卷里喽?”崔问道.

    “当然是的啦.我们还在孩子头上蒙上块大布,一则透气,二则避免孩子受外界光线和声响的侵扰.之前,我们碰上强盗进城或官兵捉强盗此类事,都是这么应付过来的,没有出什么纰漏呀!”

    “后来呢?”

    “俗语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回可闯大祸了.”

    “此话怎讲?”

    “我背上行李卷先于我丈夫一步出家门.待我丈夫出门时他就遇上了义军.我家男人为保全我和孩子,索兴退回屋里与义军周旋起来,这样我背着行李卷就逃过了义军的追逐,离开了是非之地.我也没有回来找我男人,我们事先有约,回到乡下茶园,那里有山有水也可生活.我们本来就是那儿的人嘛,何必在城里一棵树上吊死呢?人往往是这样,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落眼泪.”

    “什么意思?”崔阳刚对妇人最后二句话感到非解.

    “现在看来进城未必是好的选择和归宿.何以一定要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的终结之地.”崔暗地里自语,对农妇的论述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男人后来有消息吗?”崔阳刚顿了一下问道.

    “战乱消停后,我回到城里的家,看到我男人已被义军砍死.”

    “你的孩子呢?你应该带她一块回城的,她是城里人的孩子,虽然有时因某种原因被疏散或下放,但她生在城里,有权回城,做一名名正言顺的城里人.” 崔阳刚虽生在荒芜的大西北,却没丝毫自怨自悲,相反对别人的生的权利却异乎寻常的关心.

    “……说起孩子,我连死的心都有……”农妇像被触着了痛处,再次失声痛苦起来.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