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荷花纹饰,显得更加富贵非凡。
一件小的“工艺品”则是一款的饮水机,因为接待客人,没有茶水是不行的,因此在客厅里放置一款饮水机就方便多了。不过现在的饮水机早就不在像当年那般的简陋,与其说是一款饮水机,不如更像一款小巧玲珑、流线型的奶白色冰箱,外观也简约大方,白色的面板上还描绘着花卉的图案。它也是双开门的设计,在机体的上端带有黑色界面指示灯,指示当前的工作状态,并且带有自控型高亮度夜间取水灯,方便用户晚上使用。上门打开就是原先的冷热取水口,下门则大容量的保鲜柜,可以放一些的茶具与茶叶等,杀菌保鲜使用更安全。还有一件小的“工艺品”,就是空气净化器,不过这种小家电黄石当年并没有用过,因为福州的空气质量常年都在优质以上,它在全球1100个城市PM10浓度的排名中,它排名第939位,在全国是排名第5,所以老黄根本就用不上。倒是他很多在北上广的同事们,深受PM10的危害,特别这一年以来,除了出门要带口罩外,还得在家中配备这一件小东西。
黄石原先也不想买它,因为16世纪的东洛岛,那空气新鲜着呢,甚至比21世纪的加拿大还要清新,因为一点工业的影子都没有。不过他又听售货员介绍,这空气净化器除了能时刻让客厅保持新鲜的空气,保障家居环境的健康外,还能有效净化室内粉尘空气,同时清除甲醛的效果更高。
于是黄石就想,他在那套样板房刚刚装修完成,并且装修中使用了大量的金钢板和墙纸,听说除了金钢板和墙纸本身材料会散发出甲醛外,用来黏合它们的强力胶水和胶浆更是会甲醛超标,通常都可能是国家标准10倍以上。
因此他一听售货员这么说,就看了那款的空气净化器,它的外观设计清爽简洁,采用的是绿色与白色的煲身,面板上有绿色小花的点缀,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同时小巧的机体,让它不会占用多余的家居空间。
在等他买回来之后,这款的空气净化器就占据了客厅的最后一个角落,和空调、冰箱、饮水机四足鼎立。也不知道是他的心理因素还是房间中确实有超标的甲醛,在开了这个设备之后,他就感觉空气清新舒适多了,和空调的相比,没有那么的干燥。
……
红儿领着众人把厅里的四角转了转,把冰箱、空调、饮水机、空气净化器都介绍过去。
“冰箱”,在场的众人其实都有见过,最早的时候有两台是被放在安如意的仓库中,都是那种普通的双开门冰箱,原先大家都不知道它是作什么用的,后来等岛上的柴油发电机启用之后,它们和那些冰柜被搬到了厨房中使用。
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食品不容易腐败,这是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的现象。因此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在《周礼》里也有有关“冰鉴”的记载。
据考证,所谓“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算起来,“冰鉴”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了。《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而且古人还把“冰箱”技术运用到生产运输中。明代的黄省曾在《鱼经》里写到,当时渔民常将白鳞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谓之“冰鲜”。这样看来,“以冰养之”的储藏方法,古人最迟在明代就已经运用得十分普遍了。
同时古代藏冰,一说为祭神,一说为备暑天之用,而且还配备了管理冰库的专门官吏,名曰“凌人”。每年寒冬的时候,人们将河中的冰凿成一块块大冰块,放入地窖,然后封存起来,要避免空气进去,这种冰可以保存到炎热的夏天。这种方法一直相沿不变,在清代的紫禁城内就曾设冰窖5座,藏冰近3万块古代用于藏冰或夏天贮藏易腐物品的场所,其功能与现今的“冰箱”相似,而且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晚清。当初蒋家做为方圆十几里地上的大户人家,自然在庄中也是建有“冰窖”的,每年冬际就从河上截取了冰块存入其中,等到了夏日,老爷与太太们就可以喝一杯“冰镇酸梅汤”消暑止渴,当然下人们那是没有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