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下战书:“十日后,大华帝国皇帝亲率军团于滑铁卢与英法普鲁士联军决战……”有关于大华帝国皇帝准备亲率军团与英法普鲁士等欧洲数国军团在法国滑铁卢决生死之战的消息不胫而走,全世界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
此一战的政治意义远比战争本身更加的深远。我就是想要用此战的影响,一来鼓舞帝国人心,二来在全世界竖立帝国的形象以及威望,三来彻底打垮敢于对抗帝国的军事力量,这次我要用正大光明的手段,就连空军也不在开始就使用,就是步兵对步兵,骑兵对骑兵,炮兵对炮兵,我要让英皇、法皇、普鲁士、输得心服口服,让世界知道只有大汉民族才是天下一等。
我对这次的大决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几乎就是尽在掌控。对于英法普鲁士联军的单兵军事素养并不比大华帝国军士差,可能还要略强,特别是经过百年大战洗礼的英法德更是不缺乏富有作战经验的将军,可是最关键的步枪和火炮却是大华帝国这一方远远胜出,所以只要是不出什么意外,大华帝国必胜!
就目前的英法普鲁士联军来看,他们装备的最好武器就是火绳枪。它于1421年 初次出现在意大利战场上时,却是令人惊讶 的庞然大物。 按现有实物看。这种枪的枪身长550毫米, 口径30毫米,全长1430毫米,枪管为八棱 型。全重11公斤,弹重50克 ,最大射程250米,有效射程100米的一种 枪械,尽管比起明火铳来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它还是过于笨重,只能架在另一名士 兵的肩膀上。要么就用一根短矛或专门的y 字型支架支撑。
由于过于笨重,装填也成 了累人的活,这种火枪的装填仅仅需 要10秒,但是定位、安装、瞄准和射击却 需要20多秒。不用说,移动也很困难,发 射时的后坐力——发射的弹丸约比明火枪(其实明朝的那玩意还不能称为枪) 重一倍——也是不可忽视的事情。这些火 绳枪的射手都是经过遴选的、有力气的彪 形大汉,军饷拿得更多,在战场上还往往 有随从跟着给搬装备。火枪可以保证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破早 期的胸甲。只有到1800年左右燧发枪才发明完善。
燧发枪(flintlock)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 枪机(法语fusil,火镰)。这种枪机是从 燧石点火式转轮发火枪简化而来的,它的 机械结构非常类似于后期的火绳枪,但是 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还采用了 更强力的击锤簧保证提供足够的撞击力度 ;因此它的扳机力和扳动击锤都要比火绳 枪来得费力。精度也略低。但是相对于“背 上一法里长的火绳打一天仗”的火绳枪,仅 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 优点是不言而喻的。
和火绳枪相比,燧发 枪最大的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 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 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 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且多为滑膛式;它 们的口径在16-22毫米之间,重4-6公斤。 枪长1200-1600毫米左右。燧发枪射程 能达到140-200米,火绳枪为了要给 火绳留出距离,并排的两名士兵不可能挨 得很近(至少1米)火绳枪仅为50%左右的点火率相比,燧 发枪因为结构上的优势,点火率高到了85 %以上。17世纪初,纸壳子弹问世,使燧 发枪的射速进一步增加。
纸壳子弹关键是 在装弹步骤上大大节省了时间:它是一个 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 火药和20-30克重的一颗弹丸。使用的时候 ,枪手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 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 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 刺刀(bayo)的发明,最早可以述及 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 波纹剑(kris)安在枪口处,将火枪当作短 矛一样使用。这启发了荷兰殖民者,他们 把这种构想带回欧洲。
1679年,真正意义 上的刺刀在法国出现了;早期刺刀还是直 接塞在枪口里的,——对火枪射速的要求永远是凌驾于射击 精度而排在第一位的,理由很简单,就是 射击精度实在太差了,只能用射速弥补, 就是到了19世纪初也依然是这样。英国陆 军的汉格上校(col. gee hanger)在1 814年写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 (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甚至是1 00码外的人形靶;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 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 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 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然而大华帝国的青巢步枪却能精准地射击200米外目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