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爱得深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香港水荒不是一朝一夕只是1962年的大旱,逼着英国人把民生放在政治之上,找北边的广省商量供水的事情.

    香港商会和港九公会等各界纷纷写信,请求北平方面伸出援手,给香港同胞供水.

    供水,还是不供?

    这是个政治问题.

    当时中苏关系也在恶化,中国处在内外交困的时间,但都不愿意放弃香港同胞.

    1963年底,时任周总理亲自批示:“各地凡有可能,对港澳供应都要负担一些.”

    于是,国家承担全部工程的设计、修建和全部工程费用,约合人民币3584万元.

    那是六十年代的三千五百多万,国家内外交困,刚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三千五百多万是让一个国家都伤筋动骨的数额.

    但是,为了同胞有水喝,国家跨越意识形态的阻隔,克服经济财政上的困难,东深工程正式拍板.

    这个供水工程的重点,是在东莞桥头镇的东江边取水,通过人工河道和抽水站,让河水抬高46米,再改向倒流到深圳水库,最后输送到香港.

    整个工程相当于建一座大滑梯,高差四五十米,跨度83公里,规模浩大.

    英国水利专家曾到沿线勘探,撂下过狠话:工程完工至少要三年.

    然而,香港的旱情,等不了3年,甚至1年都太久.

    物资极度短缺的年代,中央要求铁道部优先运“东深”的物资.

    广东省调派2万多名民工,每天24小时不间断施工.

    经历了6次台风、暴雨和洪水,最终仅用了11个月,就搭建起这条供港“生命线”.

    东深工程正式启用,内地向香港供应的淡水,占当时香港全年用水量的2/3,大大缓解了水荒.

    在东江水供港的同一天,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在港上映,播放结束,观众会站立鼓掌.

    乔峰话里的东江之水越山来就是来自这部纪录片.

    这部民心所向的纪录片,是60年代香港票房最好的电影之一.

    也是一代人的记忆.

    然后还不算完,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迎来了腾飞,香港人口突破了400万.

    这也意味着城市需要更多的淡水.

    1965年-1978年,港英当局要求内地增加供水.

    为了满足香港需求,东深工程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扩建,工程的钱都是中央政府出,没跟香港要钱.

    所以,此时的香港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广东,把最好的水都给了香港.

    香港人喝的每一杯水,都蕴含着祖国同胞对香港人深情的爱.

    香港人都记着的.

    乔峰的心情有些不好,但他马上调整了心态,看着周社长郑重的说道:“周社长,我只是希望国家能合理的运用这些善款,把它们用到该用的人身上.不要让人们寒了心.“

    “这个乔先生大可放心,我向你保证,所有善款都会用在该用的地方,如果有人敢伸手,政府一定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