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今天你们算有福了!”

    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只是知道是传家宝,具体的价值估计也不是很清楚,内心里面他很想一直把两件宝贝流传下去,可是家庭的压力,使得他觉得是不是应该找一个买家呢?

    与沈文信、易小军一见如故,在酒桌上好办事一直是自古以来恒久不变的道理。

    “路大哥,我能拿起来看看吗?”沈文信还没从激动之中回过神来,打算用“摸宝”来确定物件的等级。

    “行,小沈你随便看,小易我们继续喝。”易小军没找到机会询问,就被路景百拉到了一旁继续喝酒了,农村自酿的米酒,香醇宜人,与市场上的什么酱香酒对比,这类酒还是比较好喝的,至少醉的时候,舒服一些。

    沈文信慢慢地从樟木箱子内拿出了羊皮手抄本古籍,翻开一看,里面用蝇头小楷整整齐齐书写了《鹤楼集》的内容,沈文信查询过张翀的资料,得知了一个比较可惜的信息,那就是《鹤楼集》的印刷原本在岛国的博物馆收藏,当时印刷的技术以雕版印刷为主,以木材为结构的原版印刷物价值毋庸置疑,也能更加好的研究《鹤楼集》。

    而这件羊皮的手抄本,虽然不是张翀手稿,却是一个清代文人的手笔,难能可贵的是誊抄的是张翀原稿,价值也颇高。

    “五品!”沈文信摸出了五品的宝箱,黑铁质地的宝箱表面雕刻着白鹇。可见这件文物的综合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只是没有署名,手抄之人的来历无从考证。

    另外一件类似于暖砚的物件,沈文信上手之后就明白了这是清代比较常见的暖砚。

    砚铜质,长方匣式,由砚身、匣盖、暖屉组成,并无砚石,直接在铜质砚面上研墨。暖屉用于燃烧碳火,置于砚身下层,可防止砚面墨汁在寒冷的冬季冻结。砚身下壁为活动插板,将插板抽出,可任意取放暖屉。因其功能,故名暖砚。

    暖砚各处均铸有精美的画面,砚面上部为“碧海腾蛟”图,砚身四面立壁分铸“月中折桂”图、“枫宸献策”图、“玉陛趋朝”图及梅花图,并配诗文。匣盖面为鱼跃龙门图,上部刻阳文楷书七言绝句:

    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曰干。

    天下苍生望霖雨,神龙休向此中蟠。

    可惜的是,没有落款,这一点上历史价值就少了一些,而做工上的精美程度略差,应该属于一个仿品,至少是清初年代的。

    这个类似的砚台,沈文信曾今在网上看过一则和这个极其相似的,明正德款碧海腾蛟铜暖砚,不同的是它,署“正德己卯(1519年)秋九月吉,赐戊辰进士同知扬州事平湖孙玺命工铸”。

    传世暖砚以清代所制为多,此方不仅是少见的明代作品,在铭文中还标示出砚主人的身份与制砚的具体时间,使其历史内涵更加丰富。

    以做工和历史姓来判断,这个砚台的价值稍低,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具备一定的价值的,可见当时清代的工艺。

    摸出了六品宝箱!黑铁质地的宝箱,雕刻着鹭鸶,沈文信之前摸到的宝箱九品、八品、七品全是木质结构,虽然木材的种类的不同,却还是木头。而六品、五品却已经是铁质了,可见羊皮纸手抄本《鹤楼集》的价值要高出不少,沈文信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这两件东西,只是该如何下手呢?

    把两件物品原封不动地放进樟木箱子,放到了桌子旁边,说道:“路大哥的传家宝让小弟回顾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啊!来,小弟再敬大哥一杯!”

    此后,沈文信再也没提传家宝的事,樟木箱子也让路景百的老婆放进了卧室内,一直喝到下午,路景百昏昏沉沉地倒在了床上,沈文信、易小军也喝得差不多了,脸色红润,酒劲上涌,头有点痛。

    “蚊子,我不行了,你去问问,有房间可以躺一躺不。”易小军摸着头,不舒服地道。

    “好的,谁叫你这么实诚,说干就干,现在知道错了吧。”

    沈文信还保持着清醒,来到了屋内,拿出了五六百递给了李大姐,说道:“李大姐,我朋友喝醉了,不知道这里有床可以躺一躺吗?这是今天我们的饭前和住宿钱。”

    “太多了……”

    “不多,不多,我和路大哥一见如故,多出的当是我给在外读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的见面礼。”沈文信乐呵呵地说道,今天我的目的还没达到,他怎么会一走了之?

    李大姐见拗不过,便带着沈文信、易小军来到了平时儿子做的房间,里面有两张床,刚好可以让他们躺一躺。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