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老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文信?中兴的儿子?”奶奶打开木门,瞧见了精神气十足的沈文信,这段时间的骑行让沈文信的体魄强健了不少,黝黑的皮肤,显得极为健康、阳光,特别是身边水灵灵的姑娘,当真是郎才女貌。

    “文信,你怎么回来了啊?你爸和你妈来了没?”

    “没呢,他们工作上忙,所以让我带他们来看望你,顺便向您问好,最近身体怎么样?上次听说您昏倒在菜圃前,父亲、母亲都很担心呢。”

    三人坐在大厅内,奶奶想着要倒茶,却被陈黎抢先了,一副准孙媳妇的样子,极为乖巧、懂事地倒茶。

    “一把老骨头了,文信你能来看我实在太意外了,对了,这你是女朋友吧?长得和电影明星一样。”奶奶是用家乡土话说的,陈黎根本就听不懂,而沈文信虽然出生和成长都在龙城,不过家里面父母都经常用家乡话交流,因此听得懂也会说。

    “不是,这是我朋友而已,您别吓坏人家。”

    “我看这事能成,不然她这么会跟你来呢?”

    “额,以后再说吧,这次我是专程来看您的,因为来得匆忙没带什么东西,这个红包您拿着,下次我带些好东西给您。”沈文信主要是交通工具的制约,无法携带大的物件,等以后买车了再来老家,带些什么家电之类的。

    沈文信这次包了一万的红包,这些钱在农村算是比较多的,不过对于一个老人家来说,不论钱多钱少,她都十分高兴。

    在这么孙子之中,也只有沈文信包过红包了,拿着这一层厚厚的红包,奶奶泪洒当场。

    陈黎拿着纸巾,过来用普通话说道:“老奶奶,您哭什么啊?这样对身体不好。”

    “没事,我就是高兴。”沈文信又帮陈黎翻译了一遍,随后奶奶与陈黎双手紧握,聊着家常,陈黎半懂不懂,经过沈文信的翻译才明白,不过这次的谈话也比较愉快。

    最后奶奶说道:“我把文信交给你了,以后你们要好好过曰子啊。”

    “老奶奶,我们不是那种关系……”

    “是不是,你们自己知道。”

    看样子,陈黎来了这里就等于是羊入虎口了,跳进黄河都洗不清,按照农村的习俗,登门的男女基本上都已经认定了关系。

    随后奶奶打电话叫了大伯他们一家子在三层洋房内准备了两个房间,还有特意搞了一餐比较隆重的聚餐,全村的人都叫上了,如同办喜事一样,沈家村大多都是亲戚,户数不多,大都关系不错。

    在洋房前面广阔的平地上,摆了十几桌,规模算是比较宏大的,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奶奶授意的,并且还给了大伯三千艹办。

    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钱对于她来说意义并不大,主要子孙们过得好就行了,而且沈文信好不容易来一次,应该大肆搞一场,再加上准孙媳妇都来了呢。

    与弄不清楚辈分和亲戚关系的村民一一见礼,沈文信逐步适应了这个环境,与亲戚朋友们把酒言欢,特别是二十多岁的后生晚辈,更是纷纷敬酒。

    大多都是堂兄弟之类的关系,沈文信也不拘谨,酒量完全是练出来得,加上有金光庇护,来一杯干一杯,尽显海量风采。

    沈家村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村落,对于沈文信的酒量,不仅后辈们佩服,连长辈,也过来共饮了,在女人那桌,陈黎更是被八卦的妇女同胞们,轮番探究虚实,任她有千言万语都难以撇清与沈文信的关系。

    不过最后陈黎算是认命了,算是默认了这层关系吧。开席十几桌的规模,起码是老人家八十大寿或者婚宴之上,接待某个人还是头一遭,主要还是奶奶的决定,使得大伯极为上心。

    吃过之后,沈文信与大伯一家见面,大伯名叫沈中立,比其父沈中兴大三岁左右,主要的生计来自于经营小卖铺,早年则是挖煤,文化水平也就小学左右,作为大哥的,小时候把教育的名额让给二弟、三弟,所以才在本地混,这也体现了一个大伯的胸怀,是一个淳朴、实在的农民,也是父亲的好大哥。

    所以沈中兴每年都会寄钱给大伯接济他们一家,而其膝下有两个兄弟,大的二十七八,小的二十三四,老大沈仁军,老二沈仁民,合伙开办了一家养殖场,专门养猪,提供给邵城的肉类加工的工厂,效益听说还不错的样子。

    沈文信和两个堂兄弟,都是“仁”字辈分的,沈文信因为父亲不兴这套,所以取名文信。

    他们两个都已经结婚了,老大的大儿子六岁多,小女儿都三岁多,老二的儿子一岁多,刚学会走路。

    招待完村里面的亲戚,沈文信、陈黎还有奶奶一大家子都坐在洋房的大厅内聊着家常,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沈文信很少体会大家庭的气氛,这次来老家,十分的明智啊!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