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箭的船只和南烨运箭的船只一同到岸之时,周瑜已然派遣了一千军士在江边等候搬箭。南烨送来的箭矢成捆,十分整齐,很快清点完毕,数目丝毫不差。诸葛亮借来的箭矢只多不少,却要收拾一番。一千士卒忙碌半晌之后总算清点完毕,搬入寨中交纳。
周瑜没想到南烨、诸葛亮二人竟然都在一日之内如约将箭造好,不由大惊,细问鲁肃二人造箭经过。鲁肃说罢,周瑜不由感叹道:“国师、孔明神机妙算,我不如也!破曹还需二人之力。”说罢便请南烨、诸葛亮入帐议事。
片刻之后南烨、诸葛亮、庞统入帐,三人与周瑜见礼之后,周瑜便道:“国师与二位先生神算令人敬服。昨日我主遣使催促进军,我却尚无奇计,还请国师和二位先生教我。”
诸葛亮被周瑜算计了两回不再出头,谦虚道:“亮乃碌碌庸才,都督尚无妙计,我又岂能有计?”
周瑜闻言又看向南烨和庞统,这回南烨、庞统也学精了,跟着诸葛亮一起藏拙,只说无计。周瑜见状不悦道:“我三家合力抗曹,便该齐心协力,用心定计。不瞒三位,我已思得一计,只是曹操水寨严整有法,不知此计可否,这才未敢轻言。敢问三位是当真无计可施,还是不曾用心?”
诸葛亮道:“都督言重了!昨日我观曹操水寨也非等闲可攻,苦思良久得一计策,同样不知可否成功,绝非怠慢战事。”
南烨看了庞统一眼道:“我与士元也有一计,只是此计难行,不敢轻言。”
周瑜闻言差点气歪了鼻子,心道:我说无计,你等也无计。我说有计,你等又都有计。等会儿我说出了计策,你等再说与我计策相同,岂不是偷懒糊弄我?这可不行!定要想办法逼你等用计。想到此处,周瑜道:“既然国师与二位先生皆有定计,不如我等各自写于纸上,且看是否相同。”说罢命人取来笔砚。
诸葛亮接过纸笔书写一番,南烨、庞统、周瑜也各自写了。四人写罢同时放笔,而后各自亮出纸上文字互相观看,结果同时大笑。原来四人纸上所写皆是一个“火”字。
周瑜笑道:“既然我等所见相同,可见此计甚妙。诸公切勿漏泄。”
诸葛亮道:“此乃机密岂有漏泄之理?曹操之前与我交锋,两番中了此计,如今都督行事曹操还要中计。”
南烨笑道:“所谓妙计无需奇险,只要好用便是。”
庞统道:“国师所言是也!”四人说罢又是一番大笑。
却说曹操被诸葛亮骗了十余万支箭去心中气闷,便也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也好找回场子。荀攸献计道:“江东有周瑜与刘备军师诸葛亮合谋用计连连得逞,皆因刘备久在荆州熟知我等军情,我等却对江东将士一无所知。如今可遣人去东吴诈降,做为内应通传消息,知己知彼方可用计图谋。”
曹操先是水战失利,而后自断臂膀杀了蔡瑁、张允,又被诸葛亮骗去箭矢无数,心中对江东也加了提防,不敢再如最初那般大意。闻听荀攸献计便道:“此计正合我意,只是不知何人可去诈降?”
荀攸道:“蔡瑁前日被诛,蔡氏宗族若怨恨丞相理所应当。蔡瑁族弟蔡中、蔡和现为军中副将。丞相可以恩结二将,遣往江东诈降,必不惹人怀疑。”
曹操听从荀攸之言,当晚唤二人入帐嘱咐道:“你二人可引少量军士去江东诈降。若有动静便遣人密报,事成之后必有封赏,莫怀二心!”
但凡世家大族皆有长幼嫡庶之分,少不了勾心斗角之事。蔡瑁一死,蔡中、蔡和二人在家中地位不降反升,并不怨恨曹操。此时曹操分派任务,二人以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当时应承道:“我等妻子皆在荆州,岂敢怀有二心?丞相勿疑,我等必取周瑜、诸葛亮首级献于麾下。”
曹操壮其言,重赏二人。次日蔡中、蔡和便带领五百军士,驾船数只,顺风往南岸投诚。
周瑜正在帐中与众将商议如何进兵,忽然士卒来报:“江北有船来到,称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特来投降。”
周瑜闻报便将二人唤入,蔡中、蔡和一见周瑜便哭诉道:“我等兄长无罪,却被曹贼无端所杀。我二人欲报兄仇特来投降。请都督录用,我等愿为前部。”
周瑜闻言大喜,重赏二人,并命二人与周泰为前部先锋。蔡中、蔡和寸功未立,便先后得了两次奖赏心中暗喜,以为周瑜中计,连连拜谢。
二人告退出帐之后,周瑜密唤周泰嘱咐:“此二人投降不带家小,我疑心是曹操奸细。重赏二人是为了将计就计,令二人通传消息。你明中殷勤相待,暗中小心提防。待出兵之日,先杀他两个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