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暹罗的求助,此前就一直在密切关注该地区局势的两江,颇感到有些为难。
要知道,现如今在陈济怀的心中,已然有了十分明确的目标,并不愿意为了应对主要矛盾,而节外生枝。
他觉得,若此时因暹罗与法国交恶,很可能会让法国在未来的冲突中,完全倒向沙俄一方,甚至会提前引发两江与法俄同盟之间的对抗。
无论出现这两种结果中的哪一个,都将对两江的计划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陈济怀认为,对于暹罗所求,应予以消极的应对,尽量避免介入。这个观点,同样也是大多数两江上层人物的想法。
然而,林东方和部分防卫军的将领,却对此持相反的意见。
他们认为,两江不应该因为法俄同盟的存在,就在地区事务的处理上缩手缩脚。
这样既有损两江在对外领域的影响力,又会让法国在远东的势力进一步增强,反而给将来带来不利的影响。
他们甚至提出,对暹罗可以采取“联吴制楚”之策。
即扶持暹罗对抗法国,至少可以在地区内形成对法国的牵制,使其无法集中力量协同沙俄威胁两江。
持这两种意见者,各说各理,一时间在两江内部产生争论,令陈济怀难作决断。直到一位访客的到来,才让事情得以明晰。
这个来访者,是英国驻大清公使欧格讷。
欧格讷此时到来,是受到英国政府的指派,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暹罗危机。
在对待这个事件上,英国人虽然不愿与法国发生正面对撞,甚至不惜牺牲暹罗以换取事态的宁息。
但是,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法国获利,同样是英国人极不情愿的。
为此,他们也在积极寻找,不需要自己出手就可以制衡法国的方法和对象。
经过一番审视,他们认为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此目标的,只有德国和两江。
并且他们很快就排除了德国,因为利用德国的风险太大,甚至要高过限制法国这件事的本身。
于是唯一的选项,就只剩下两江了。
英国人之所以看中两江,首先是因为两江具备这个实力,而且对其在几年前战胜法国的事迹记忆犹新。
其次,两江虽已不弱,但在英国人眼中,仍只是一支远离欧洲的地区性力量。
不像德国,本身对英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威胁和隐患,因此处理与其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此外,随着法俄结盟,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列强,基本都已处在法俄同盟或三国同盟这两个阵营之下。
英国若选择借助德国来干预暹罗之事,就等于站队了三国同盟一方,会由此对世界格局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而两江则不然,英国在对其进行利用之余,并不会有更多旁的顾忌,甚至可以当做“一次性工具”来使用,十分方便。
已经稳坐世界金字塔尖逾百年的大英,是很长于纵横捭阖,善使“巧劲”的,自然深知国际关系中的奥妙。
英国政府正是出于上述目的和考量,才派来了欧格讷与两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