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西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津的所作所为传到了朝堂,也传到了张家。

    大老爷看着老太爷的脸色,突然发现自己真是看不懂。张津这次一呼百应,但是老太爷却一脸阴霾并不开心,为什么?

    老太爷看着张津的来信,精明如他自然看到弊端。

    张津在山南道的所作所为虽然是民心所向,但恐怕已经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同样是商户张家已经占了太多先机,如今又得了圣上赐号赐字,应该暂退一步以避风芒。但张津的所作所为显然是想趁热打铁。

    只是有些功劳贪了并不好,张津今日能在百姓中一呼百应,明日万一做些出格的事呢?百姓也要一呼百应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张津在山南道已经出尽风头,如今又要越俎代庖领着百姓去救助剑南道,放在山南道事之前不成问题,在山南道事之后再这样做,就难免木秀于林了。

    恐怕朝堂或者圣人已经对张津不满了。

    这小子,平时看起来老成,到底是年轻吗?

    老太爷一边愁眉,一边又在思考要不要给张津写封信提点一下。

    照理说现在退也来不及了,那只能希望张津后边的事办得顺利不出差池,不然想看张家笑话的人可不少啊……

    京城的人自然收到了消息,尤其是圣人,并没有因为此事有多开心。

    百姓有人救灾是好事,但从侧面反应了朝堂无能,反应了他这个帝王无能。

    这怎么可以?他是立志要在青史留贤名的人!

    但如果当朝处置了张津,随便安个什么罪名,恐怕民心又要动荡。尤其是全福带来的消息,这位张家二房的小郎君实际上掌握着半个张家的资源,且在山南道颇具民心。

    这样的人不能轻易处置,否则后患无穷。

    皇帝想着想着,又想到了顾淮。

    “朕最讨厌的,就是这些聪明人。”皇帝喃喃,然后吃了口茶顺了顺气。

    全福匆匆从门外跑进来,行礼然后在皇帝手边跪下说道:“沈渊的人想在明日朝堂上启奏西北减编的事。”

    皇帝拿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

    险些忘了西北的事。说起来沈渊办的事越来越邋遢了,先是赈灾估计错误,后是手下的府尹逃走,虽然没几日就被山南道的民众举报了抓了起来押解进京到了大理寺,但沈渊的污点也再也洗不净了。

    这个时候正好敲打一下沈渊,把他的势力压一压。

    皇帝想着想着,思绪也越来越远。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沈渊果然汇报了减编的情况,大多数军伍的裁减力度都相当大,但因为没有敌国外患余下的兵力也足够边防了。

    被裁减的兵丁发了最后一次军饷告老还乡,大多人却并不高兴。能来当兵的家里基本都是穷苦人家,虽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但能给家里寄去绢布铜板,扶持老家的双亲,也不觉得累。现下被遣乡,后路无望啊……

    各军的都尉也很发愁,本来领千人万人大军,这次一下缩减一半,虽然大家都缩减了,但还是对沈渊颇为不满。毕竟提出这次建议的是沈渊,至于圣人,没有敢说圣人的不是。

    章辽作为右安军的都尉,沈渊手下的头号武将,居然是被缩减最严重的。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