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二万(12-20)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忽略。

    刚离开花月院的章夫人就遇到了闻讯赶来的章都尉。鉴于方才在顾瑜那里吃了瘪,章夫人心情不大好,但是忍着没有发作——她今日已经丢过一次人了,不能再在人前闹起来。

    于是章辽也放弃了去花月院问话的计划,和章夫人一起回了自己的屋子。

    “我还算不算这个家里的主母?”关上门,屋子里只有章辽夫妇,章夫人先发制人劈头怒问,门外守着的护卫佯装没有听到。

    大周朝民风开化,女子地位比前朝高很多,更遑论章夫人娘家也是朝中武将。章夫人鲁钝却也纯直,遇事绝不藏着掖着,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下人们习以为常,章辽也习以为常。

    “你又闹什么!”章辽没好气地呵斥,“谁又去你那里嚼舌根了?”

    章夫人掩面哭泣:“余氏说顾家那小儿死缠着要嫁给麟哥儿,你同意了。”

    余氏是章麟的生母,出身贫寒但是模样娇俏,唯一惹章辽不喜的就是一肚子的算计。但是念在她是章麟生母的情分上,章辽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话如果不是章夫人来说,章辽是不会管的。他这个夫人性子太直了,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就颇有些憨名,但是命好没办法,生在武将之家又是嫡出的大娘子,不用考虑那些弯弯绕绕的。这也是她二十多年来没有生儿子章辽却从没动过休妻的念头的原因。

    “是权宜之计,你们女人家不懂的。”章辽不耐烦地解释,“你日常不要跟余氏多交往,你算不过她的。”

    章夫人哭声更大:“大郎你这是嫌弃我了?”

    “我十五岁就嫁过来了啊!”

    “我为章家出谋划策,替你管家,替你生了三个女儿啊!”

    “我......我还不如这就死了算了!”

    年过三十的章夫人哭闹起来像个三岁的孩子,章辽充耳不闻习以为常,但是听到最后一句章辽还是伸手拦住了。

    “你就不能别闹了!”章辽没好气地说道,“你不用管这家里的弯弯绕绕,安心做你的大夫人就行了。”

    “我连儿子议亲都不知,算什么大夫人!”章夫人抽抽噎噎:“连麟哥儿议亲的消息,也是从余氏那里听来的。余氏知道我都不知道,大郎你莫非还是嫌弃我没生出儿子?既然如此,我这就搬出去,把家里让给余氏!”

    章辽满脸阴沉看着章夫人没有说话。

    ……

    正在自家小院的章余氏此时正惬意地晒着太阳。

    “那蠢货闹起来了吗?”余氏问小跑进门的婢女。

    章夫人知道的消息自然不是真实的消息,是她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说去的。大郎真是糊涂了,居然想让麟哥儿和一个孤女议亲!日常的疼爱难道是假的吗?这事要是真成了,麟哥儿的前途还要不要了?

    “闹起来了,如今在和都尉吵呢。”婢女幸灾乐祸道。

    余氏满意地点点头。她余五娘年轻貌美又生了儿子,只不过因为出身不好,便只能做一个姨娘。反观大夫人,说是官宦人家出身,也不过是武将之后,没有文采不通情理,连手帕都不会绣,却掌管着整个章家大房。

    这样不公平的日子过久了怎么会舒心。

    “看来姨娘要心想事成了。”婢女讨好地笑。

    心想事成么......余氏也笑,只是略有些遗憾,若是都尉直接把大夫人休了,那才叫心想事成呢......

    只是不太可能,这么多年都没有休。她也只能慢慢让都尉对大夫人生厌,好让自己在章府下人面前地位更高一些。她才二十三,还能熬不过章大夫人吗?

    “余姨娘!不好了!”有小丫鬟慌慌张张跑进院子。

    “不懂规矩!”余氏身边的婢女呵斥道。

    “无妨。”余氏大度地摆摆手,“春桃,什么事?”

    小丫鬟春桃跪在余氏面前,神情慌张:“都尉说要把姨娘赶出府。”

    “什么?”余氏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而几个粗使婆子从院门不请自入。

    “大胆!谁让你们进来的!”余氏故作镇定站起身,只是双手紧紧绞着帕子,暴露了慌张的情绪。

    仆妇们讥笑:“都尉的命令,余姨娘以后就要住乡下的庄子了,府里容不下您。”

    容!不!下!

    余氏不敢置信。而几个粗使婆子也没有给余氏反应的功夫,一左一右将余氏架起来,连着余氏身边的婢女也被抓了起来。

    “我不信!我不信!你们是大夫人的人!”余氏挣扎起来,但是这几个婆子都是练家子,手上身上都很有力气,养尊处优的余氏挣脱不得,发髻也散乱了。

    “麟哥儿呢!叫麟哥儿来!”

    “都尉呢!叫都尉来!”

    “一日夫妻百日恩呢!”

    “唔!唔唔!”

    “......”

    余氏的叫骂被口中的抹布堵住,人也被挟制着带离章府。

    途中遇见的仆妇小厮皆充耳不闻,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

    “真可怜。”坐在墙头的顾瑜轻叹。

    她面前的护卫抬了抬头,似乎才发现顾瑜,转身弓步架枪。

    “你什么时候上去的!”护卫尖叫。

    顾瑜撇撇嘴,都到你头上了还没发现,你这侦察能力还不如将军府办事一年的新人。

    不过,这个章辽,还挺有意思的。

    顾瑜没有再理护卫,在护卫眼皮子底下几步一跳如同狸猫一样离开了。

    护卫惊慌失措地要去向章都尉报告这个消息,但是被门外的护卫拦住了。

    “都尉正在见客。”守门的护卫说道。

    见客?家里刚出了这种事,见的哪门子的客?

    见他疑惑,守门的又补充了一句:“说是海州张家的。”

    海州张家啊......那是要涉及银钱了。护卫心想,只好退回。

    来人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厮。照理说不应该章辽亲自接见,但是有钱那就另说了。

    “是海州张家的,上来先给了一千贯的飞钱。”这般大手笔令门房咋舌,生怕耽误章都尉的生意连忙通报请了进来。

    蒋副将也再次站到了章辽身边。毕竟除了家事章辽没有事会瞒着他。

    小厮有模有样地施了礼:“我家郎君是海州张家二房的大郎,族中排第三。”

    这是报山门。

    不过这山门并不响亮,尤其来人只是张家二房的。

    但是有钱能鬼推磨,抛的砖就千贯钱,若是有所求又会给多少呢?

    章辽与副将同时陷入沉思。

    小厮继续说道:“我家郎君此次来寿城是为查账。寿城的钱庄离本家比较远,也容易有误。果然,郎君第一次查便查到了出入。”

    “但是我家郎君到底是外来人,并无人帮衬。所以以防这边的主事失手伤了我家郎君,郎君便斗胆派小的向都尉借几个人。”

    借人?章辽皱眉。

    “私自调军是军中大忌,这可是砍头的罪过!”章辽一口回绝。

    “并非调军,只是借几个家丁。”小厮恭敬地说道,“都尉家里的都是练家子,也不用打打杀杀,就是保护一下我家郎君。”

    如果保护的过程中张三郎被别人打杀,那他们就可以出手了。

    借家丁......章辽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看向蒋副将。

    蒋副将心领神会,开口问小厮:“县丞那里去过了吗?”

    如果查账乱起来可是县丞做主,做事当然要周密一些。

    小厮恭敬答声:“我家郎君说了,张家自己的人若是失了分寸闹过去,劳累了县丞,郎君自然也会给县丞赔罪的。”

    章辽没琢磨过来这句话什么意思,但是蒋副将已经听懂了,贴身附耳:“都尉,这事可以做。”

    可以做啊......章辽点点头:“那你家郎君准备给我多少钱?”

    小厮汗颜,这也太直白了吧!

    “郎君说了,总不好白借都尉的人,所以孝敬都尉一万贯茶水费,请都尉怜惜我家郎君文弱,派几个家丁护我家郎君周全。”

    一万贯!

    章辽“噌”地站了起来,带翻了面前的几案。他在西北十年也不过只攒了五万贯,张家二房的郎君随手就是一万贯!海州张家果然有钱!

    “好!好!快快!来人带他去挑人!”章辽满口答应。

    小厮连忙奉上飞钱道谢。

    见小厮退下,章辽捂着心口,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真是怪事。”

    蒋副将摇了摇头。

    这可不怪。适才这小厮说了,这个张三郎是第一次查账,而且确实查到了出入。这种大家族里,做事并不容易。如果明面指出,定然会闹起来,不强行镇压的话,这边的人势必会在张家人面前诡辩,张三郎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而如果不指出来,张三郎手下的人也会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行事会更为放肆。

    能未雨绸缪且舍得花钱,何愁事不成呢?

    蒋副将轻笑,这世间的事做起来并不容易,谁能成事端看谁做的准备更充足一些。

    “不过,顾家那个遗孤怎么办?”章辽想起了让自己头疼的事。

    顾家那个遗孤啊......副将的笑变成了苦笑。

    要说怪,那个小娘子才是怪吧。

    ......

    “顾淮的遗孤怎么样了?”昏暗的屋子里,有温厚的声音响起。

    “住进了右安军都尉章辽家。”有人回答道。

    屋子里安静片刻。

    “那,他们就不好动手了啊。”黑暗里,有人拿起了杯盏,吃了口茶。

    屋子里没有人再说话。

    等那人吃完茶,才开口继续道:“让他们去杀孙长青吧。”

    然后又顿了顿。

    “别得手。”

    那就是送死了。

    有人只答了声:“是。”

    没有任何反驳疑问。

    日正初,阿肆跳下马,站在了章府门前,清晨的空气有些冷冽,快要入冬了。

    有护卫来问话,阿肆规规矩矩交了名帖报了家门。

    孙长青!门房拿着名帖的手一抖,孙长青的人怎么会来拜访他家?哦!顾淮的遗孤还在章家住着呢。

    门房不敢做主,连忙通报给章辽。

    昨晚章辽歇在大夫人处,所以精神有些不好。

    “来的正好,让他快把人领走!”章辽没好气地说道。

    什么联不联合也顾不上了,家宅安稳才是最紧要的。因为这个顾娘子,章夫人昨晚念叨了他一个晚上,都是议亲的事闹的!这些有心计的人章府是留不得了,以后麟哥儿的媳妇儿也必须找一个单纯些的。

    章辽气恼地想。

    “人说,不走。”门房怯怯地回道。

    不走?这是他家还轮得到他们说不走?

    “你不会把他们打走啊?”章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是。”门房果然领了命转身就走。

    “回来!”章辽喊住门房,又细细斟酌了一下才说道:“先把人弄进来,然后派人去请蒋副将。”

    门房应声退下。

    “你以后住章家好了!仗都打完了还一个劲往章家跑!”寿城的居民坊里,蒋夫人不满地站在门前。

    蒋副将“嘿嘿”一笑,安抚道:“是有大事呢,回来给你带采蝶轩的珠钗。”

    “要最新的。”蒋夫人果然变了脸色,抓着蒋副将的袖子倚在他身上。

    “好好好!”招架不住的蒋副将连连答应。

    传话的小厮看得目瞪口呆。

    “傻愣着干什么,快走!”蒋副将拍了一下小厮的脑袋。

    小厮缩了缩脑袋,连忙跟上。现在的小娘子,都这么奔放了吗......

    ......

    “你说,你也要住在我家?”章辽不可置信地问。

    阿肆点点头。

    章辽看向一边的蒋副将。蒋副将也很纳闷。

    “将军说了,过些日子他回西北会亲自来接娘子。”阿肆说道。

    将军?章辽想了想阿肆口中的将军是谁,然后怒火中烧:好小子,抢了我的将军之位还让我替你看侄女?

    “不......”话头刚起,蒋副将就重重咳嗽了两声。

    干嘛?章辽看向蒋副将。

    蒋副将附身贴耳说道:“让他留下。”

    虽然不解,章辽还是答了声“好”,然后派人领阿肆去花月院。

    “副将可有何谋划?”阿肆一走,章辽就急忙问道。

    果然,蒋副将说道:“顾三娘不愿意和我们合作扳倒孙长青,如今孙长青风头又正盛,如果赶走他们,孙长青必然着恼,回西北来第一件事就是找我们算账。不如把他们留下,卖孙长青一个好,我们也好在西北行事。”

    章辽细想了想确实如此。

    只是,这样也太憋屈了吧......

    ……

    阿肆随着章府的下人一路来到了花月院,看到院外守着两个护卫,院里却没有任何伺候的婢女,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进了大堂发现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在对弈,并不见顾瑜,一路上强装镇定的他终于绷不住了,惊慌问道:“顾娘子呢?!”

    对弈的“小”扭过头回答:“娘子出去玩了......咦?阿肆?你怎么来了?”

    这么早就出去玩?

    “去哪里了?”阿肆追问道。

    管家想了想:“去街上了吧。”

    街上?阿肆愣在原地,和他想的不一样啊。他还以为顾娘子会老老实实在章府吃吃喝喝等十四郎君来呢。

    “对了,郎君接到信了吗?”管家似乎才想起来之前顾瑜还给孙长青写过一封信,于是问道。

    信?什么信?阿肆有些糊涂了:“信的事情我不太清楚,十四郎君走之前让我留在鄯州城探听三娘子的消息,我没有与十四郎君一起走。”

    管家点点头:“这样啊,无妨,只是告诉郎君娘子如今在章家呢,你既然知道了,郎君自然也能知道。”

    阿肆也点点头。

    “不过,三娘子出去街上,你们都不管的吗?”阿肆觉得有些胡闹。

    “不会出事的。”管家淡然说道。

    不会出事吗?不是在将军府还被刺杀过?阿肆有些不明白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寿城里今日同样热闹,不过热闹的话题已经从孙长青换成了万盛钱庄。

    “说是钱庄的主事偷税漏税,被海州来的管事绑起来了。”买糖葫芦的大婶随口说道,“你一个小丫头片子问这个干嘛?”

    “闲来无事听个乐呵嘛!”顾瑜笑笑。

    “你?”大婶打量了一番顾瑜,八九岁的年纪,贫苦的打扮:“能听懂吗?有这个功夫不如多卖几个糖葫芦去。”

    顾瑜抿嘴笑没有回话。

    大婶讨了个没趣,挑了糖葫芦付了钱便凑热闹去了。

    顾瑜也跟着人群前后,听了一耳朵。

    “海州张家的管事来了,说张曜做假账呢。”

    “被绑起来了,送到县衙了。”

    “活该!偷税漏税有得罚他!”

    “这些商人怎么这样,这么有钱还少交税银!”

    “你这话说的,有钱还能嫌钱少不成......”

    “听说那些有钱的老爷吃顿肉汤都要把汤喝光呢......”

    “你说那是你吧哈哈哈......”

    人群满满地围在万盛钱庄门口。屋里一个俊俏的小郎君正在与县衙的人谈话,这位就是张家派来的那个管事把。

    “长得挺好,事办的也很细。”有小厮在人群外悄声对马车里的人说道。

    “张曜这次是踢到铁板上了啊。”马车里的富商感叹了一声,“无碍,没了张曜生意照样要做,去,打听打听这个张三郎的喜好,再问问新的主事是谁。”

    小厮应声是。

    屋子里,张津张三郎和县衙的人过了手续,将正确的账本呈交上去,目送县衙的人离开。一屋子的人噤声而立不敢乱动。

    “徐主事。”张津喊道。

    “啊......在!在!”徐主事连忙上前。

    他是今日才被张津点名的主事,之前只是一个账房,一直以为这辈子当个账房已经可以了,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居然成了万盛钱庄的主事!

    “日后陇右这边,还要你好好打理了。”张津看着徐主事说道。

    徐主事背后冷汗直冒:“属下定不负郎君所托!”

    张津没有接话,环视了屋子一圈。

    “我不管之前你们怎么运作的,以后徐主事做了这里的管事,再让我查到有问题,两次的账我一并给你们算。”

    十七岁的小郎君说出这种话来没什么威慑力,但是想到他这两天的雷利手段,看到屋子里分散的章家的家丁,没有人敢造次。

    张津知道敲打起作用了,然后微微一笑:“当然,如果做的好,我会单独分奖赏过来。”

    意思是不走公账开小灶了。

    这话让众人斗志满满。

    “三郎君放心,以前是张曜黑心,我等小人不敢说什么。徐主事来管事后我等必定改过自新!”众人乱哄哄地说道。

    张津满意地点了点头,视线忽然飘到了屋外。

    “三郎君,怎么了?”徐主事也顺着目光看过去,屋外人群挤搡,有什么特别的吗?

    张津摇摇头,又笑了:“没什么,只是看到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小姑娘。”

    卖糖葫芦的小姑娘有什么好笑的?屋里的人不解,只有张津的小厮大惊失色。

    三郎君,不会,又要买糖葫芦了吧……

    救命啊!他再也不想吃糖葫芦了!

    ……

    街上这两日是听不到有用的消息了。

    顾瑜把空了的糖葫芦签子放在城墙的角落处,转身回了章府。

    顾瑜利索地跳下院墙,还未进屋就开口:“奇怪,院门前边的护卫怎么撤了?知道拦不住我消极怠工?”

    屋子里管家接过顾瑜手中的包裹,小声提醒:“阿肆来了。”

    “阿肆?”顾瑜走进屋子,见到屋里站着的人,“你怎么来了?十四叔收到信了?”

    阿肆老老实实又重复了一遍。

    “是十四郎君走之前让我留下探寻娘子的消息。”

    “我不知道娘子的信郎君收到没有。”

    “原来是这样。”顾瑜一边说话一边走到几案前,四语递过杯温水。

    管家也打开包裹,里边包着两个毕罗,一打开香味便散了出来,只是可惜有些凉了。

    “饿了吧,快吃呀!”顾瑜说道。

    阿肆没有反应过来,四语接道:“中午章都尉就让人送了饭菜来。”

    “诶?”顾瑜疑惑,“因为阿肆来了?”

    “是的。”四语说道。

    阿肆听了这两句对话也明白了:“怎么,之前章辽并没有给你们吃食吗?”

    四语要答声是,被顾瑜拦下了:“人之常情。”

    顾瑜也不想将议亲的事再重复一遍,毕竟闹了两次了,章家的人也再没有议亲的意思,再把此事说给别人听有什么意义呢?

    只是单吃食的事就够阿肆生气的了。

    “太过分了!我一定要告诉十三郎君!”阿肆愤愤不平道。

    “些许小事。”顾瑜不甚在意。再说就算章辽不给提供吃食,她不是还能自己“拿”吗?不想拿不还能出去买吗?这件事在顾瑜看来根本不必计较。

    “阿肆既然你来了,我有话要问你。”顾瑜忽然一脸严肃。

    “我阿耶,到底是怎么死的?”

    屋内似乎瞬间留冷了下来。

    阿肆僵硬地摇了摇头:“十四郎君还没查出来。”

    随着天子使者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宣读一遍公文,顾将军的消息一路上传开了,甚至不在路上的地方也传到了。机灵的官员知道圣人此举是为了收买人心,借风使力大肆宣扬;耿直的官员觉得陛下仁善果然一代明君,也大肆宣扬。整个大周都知道了顾将军被追封为平西侯,他的遗孤也被加封为平西郡主,接到京城由圣人抚养。

    “圣人果然仁厚!”

    “死了还能被陛下惦记呢!”

    “顾将军若在九泉之下得知,定然会感动得痛哭流涕。”

    “我朝有此明君何愁不繁盛!”

    “我都想去当兵挣个功名了!”

    “......”

    街头巷尾传满了这样的话。

    “这动静,跟下大诏似的。”有人笑着说。

    “慎言!”天子的玩笑可开不得!他的友人善意提醒道。

    虽然不是大诏,但大周人人都在议论此事了,就连茶馆说书人也不忘添油加醋领着一众百姓高呼陛下圣明。

    因此天子使者还未到寿城时,顾瑜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

    同时,孙长青也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寿城。

    “果然一来就去见了顾三娘。”蒋副将捋着胡须说道。

    “没说拜见我吗?”章辽不可置信。这里是章家!是他家!

    “哪里顾得上。”蒋副将笑道。

    怎么就顾不上了?章辽愤愤。

    “阿瑜!”孙长青急步闯进花月院,屋子门口整理地站着七八个人,有婢女上前奉茶。

    孙长青没有接过茶水,而是半跪在顾瑜面前,仰头认真地打量她的形容。瘦了,也高了,也愈发有气度了。

    顾瑜扶起他:“十四叔。”

    “哎!”孙长青应声。听她这一声“十四叔”似乎心才放下。

    顾瑜又向门外看了看,随行的皆是普通兵丁,没有见到彭绍。

    “去屋里说吧。”管家在一旁说道,然后示意所有人退下。

    “留下伺候吧。”孙长青却是如此说道,然后先一步走进屋子里。

    嗯?顾瑜不由地看了他一眼,跟了上去。

    要离去的众人迈开的步子也转向了屋内。

    “我收到你的信,想着就快回来了,便没有写回信……”孙长青顿了顿,“谁成想陛下追封了三哥不说,还加封了你,让你进京住。”

    “我听说了。”顾瑜点点头。

    “你父亲虽然被西北奸细害死,但好在陛下仁厚,你不必担心后路无依了。”孙长青的声音没有什么情绪。

    顾瑜感激地点头:“陛下圣明。”

    这两个人的对话......略显有些客气吧?章府的婢女们听得疑惑。

    “我回来西北还有要事,三哥死后陇右由我接管了,陛下很是信任我。”孙长青继续毫无表情地说道,“我要先去将军府处理公事。你先住在章都尉家里,等使者来宣旨接你去京城即可。”

    顾瑜点点头:“好的。”

    怎么还越来越客气了......

    孙长青便准备走,但是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晚上要好好盖被子,如今夜里凉了,风很冷。也不要出去玩了,外边不安全。”

    顾瑜乖巧地应声是。

    这场面章府的婢女们没有见过,虽然疑惑,但想着孙长青到底是她长辈,所以她如今的乖巧也可以理解。

    孙长青走后,对话自然又被报到了章辽那里。

    “留在章府?”章辽听到婢女的汇报觉得不可思议。人都来了怎么还把孩子丢在章家?

    “是的。”婢女答道,但想起这二人适才的对话,神色不免有些怪异。

    章辽自然注意到了。

    “他们说什么不该说的了吗?”章辽有些紧张。

    不该说的?除了看上去客气得有些奇怪之外,倒是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

    于是婢女摇摇头:“没有。”

    章辽放下心来:“看来没有告我的状......”

    章辽放心了,但是有人放不了心。

    花月院的婢女通风报信的去通风报信了,偷懒的去偷懒了,阿肆也跟着孙长青离开了,于是屋子里只剩下顾瑜三人,。

    “娘子,不去问个明白吗?”管家忍不住悄声附耳。

    “不能去,十四叔身边不安全。”顾瑜说道。

    怎么看出来的?管家纳闷。

    四语也紧张得凑近,压低了声音:“那十四郎君会不会出什么事?”

    顾瑜沉默着想了想,然后说道:“应该不会。他能安全回来,一时半会儿不会出什么事。”

    “但是......”管家皱着眉,“我们还是不知道谁害了将军啊?”

    顾瑜叹了口气:“既然十四叔不提,可见是他现在不能提。”

    ……

    “其实娘子很聪明。”回鄯州城的马车里,阿肆忍不住悄声说道。

    孙长青点点头:“我知道,但她再厉害也只是个孩子,她知道的越少越安全。”

    可那是京城啊……那么多达官显贵,哪一个好惹……阿肆腹诽。

    “只要我稳住西北,她自然安全。”

    只要他还有让皇帝挟制的筹码。

    ……

    宣旨的使者已经走了一个月还没到,换成平时,快马加鞭十几天就能从京城走到寿城。

    顾瑜没有嫌使者走得太慢,这几日都老老实实在屋里做东西。

    材料都是章府的人买回来的,自那日孙长青说罢外边不安全之后,顾瑜果然没有再翻墙溜出去。

    其实也不用溜出去,溜出去是想从街上打探消息,如今带着消息的人回来了,却不告知消息,可见街上的消息也一定被完善成可以被百姓听到的样子了。

    “黑豆,枸杞,何首乌......地黄根......蜂蜜?”管家看着纸包里被拿出来的材料,越发看不懂了,“娘子是要熬煮补汤吗?”

    两个小姑娘在细致地分拣东西。

    顾瑜摇摇头:“不啊,是给皇后娘娘的谢礼。”

    谢礼?受此晋封是该答谢,不过从未见过这样的谢礼。

    “这是还没做好,等东西做好就好了。”顾瑜说道。

    “娘子是要做什么?”管家好奇地问。

    顾瑜笑了笑,没有停下手上分拣的活:“我想着皇后娘娘千金之尊,珠宝古玩见得数不胜数了。我们呢,也没多少银子,与其倾家荡产买金银器送过去,不如猎奇一些。”

    “所以我打算制一些染发剂送给皇后娘娘。”

    染发剂?那是什么?

    顾瑜看出了管家的疑问,回答道:“就是让人白发变黑的东西。”

    管家大惊:“那岂不是神药?”

    这世上哪有这种东西?娘子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难道是前几日出门的时候被骗了?

    “娘子好厉害!”四语一脸崇拜地赞叹道。

    “哈哈哈!”顾瑜被四语的反应逗笑,条件反射想摸摸四语的头,但想起手上还有药屑,于是收回了手,解释道:“嗯......不是药,是涂在头发上的,大概可以保持两三个月......白发还会长出来的,到时候再涂一次就好了……”

    听上去挺简单又挺麻烦的。不过管家没有再问,老老实实在一旁打下手。

    材料很快被分拣完,顾瑜三人把材料摆在院子里晾晒,又让章家送来了醋,将黑豆泡了起来。等晾晒完将材料捣成粉末熬煮即可,接下来就是等了。

    章辽对此不感兴趣,没有多问,只吩咐下人们顾瑜要什么只要没问题就买给她,毕竟天子使者快来了,面子功夫要做足。

    章夫人很好奇。府里的事她都想负责,但是鉴于上次在花月院闹了笑话,脸皮薄的章夫人这些日都没有打扰顾瑜,就像忘了她一般。如今过了这么些日子,余氏也被赶了出去,麟哥儿又养在她身边,她觉得自己又行了。

    “据说是给皇后娘娘的礼物,能使人白发变黑呢!”前去探听消息的婢女说道。

    白发变黑?章夫人当场就有些激动。她今年已经年近四十了,虽然没多美貌又生于武将之家,但她也是年轻时也是爱美的。只是岁月不饶人,无数个清晨她梳洗打扮时,看着铜镜里那张日益衰老的面孔,发鬓几根白发尤为刺眼。

    只有人老了才会有白发,她老了吗?她还没有生出儿子,就已经老了啊......

    于是当章辽心慌慌地闻讯而来的时候,就看见章夫人和顾瑜一起坐在屋子里,盯着一个小炉子聊天,身边围着一群下人。

    居然没有闹起来吗?章辽吓了一跳。

    见到章辽来,章夫人也止住方才的话茬,转为向章辽打招呼。

    “呀!大郎你来了!”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章辽摸不着头脑。

    屋里的众人将蒲团绕着小火炉放置跪坐,火炉上是常见的陶瓷罐子,底部被烧得黑红。一个婢女正拿着三指粗的木棍在罐子里搅动,里边不知道放了些什么,随着搅动烘出来的味道有些香腻刺鼻。

    “做染发剂呢!”章夫人笑着说道,说罢还扭头问顾瑜:“顾娘子,是染发剂吧?”

    顾瑜亦是笑着点点头。

    章夫人继续笑着道:“说是做好之后在洗头后涂抹在发丝上,然后用铜斗烘半个时辰,发丝就能漆黑如墨。”

    哪会有这种东西......章辽撇撇嘴。

    不过,她们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章辽呆愣愣地看着满脸笑容的两个人。

    熬煮的炉子加了两遍柴,里边的浆膏愈发黏稠,章辽见没有闹起来早就走了,章夫人也等得不耐烦,不再跪坐,而是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顾娘子,还有多久啊?”章夫人满脸的微笑也变成了焦急。

    “快了。”顾瑜只是这样回答。

    罐子里的发膏已经差不多了,但是还需要放凉才能用,不过快立冬了,放凉差不多等两三个时辰就可以了。

    已经到了晚饭的时候,章夫人还没有回去,心思有些太明显了。不过章夫人倒是提前吩咐小厨房准备了很多菜。

    看在美食的面子上,顾瑜没有赶人的意思。

    “夫人准备了烧尾宴、金乳酥、汉宫棋、磓子、毕罗、巨胜奴、杂锦鱼球粥……”婢女们一边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