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子不类父,这是帝皇最不可避免的事,谁让王朝越是时间久了,继承人越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
赵处弼这会儿乖巧极了,亦步亦趋的跟着皇帝身后,等他坐下,赶紧的亲自倒茶奉上,然后垂手站着。
“大吴勋贵几乎都是太祖太宗时册封的,其中最显赫的四王八公,降等袭爵直至子爵不再降级,这是祖宗为了笼络他们而定下的。为何不学大宋降级到无爵位?”
嘉正帝说着问道,抬眼看向他。
赵处弼这回真的认真思考了,沉思了一会儿试探说道:“这跟前明也不一样,明朝是不降等级的多,但又有点相同,那就是勋贵依然还是勋贵,不会成为平民,父皇起先说过与国同休,应该是为了这吧?”
“不错,有长进了。”
嘉正帝赞许一声说:“不降等级,一代代恩荫下去,朝廷负担会越来越重,不取消他们爵位,他们才会跟皇室一体,你看看大明朝就知道,灭国之战,几乎没有勋贵投降,即使他们早就成了纨绔,可还是情愿战死也不投降,因为他们知道,大明在,他们才有富贵,大明亡,他们什么都没了。”
赵处弼身为皇子,自然注重史书,明朝反抗最激烈的,正是太监和勋贵,北京城破之时,几乎所有太监和勋贵都选择战死。
当然,那些因为女儿嫁给皇帝被册封的贵族不算,真正的勋贵是指开国和靖难中册封的贵族。
“父皇的意思是,咱们要学大明,不动这些勋贵是吗?”
沉思了一会儿,赵处弼问道。
嘉正帝微微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学东西不能照搬,大吴的勋贵不是不能动,是要有选择的动。”
“何谓有选择?”
随着父子两说话的深入,赵处弼也渐渐放开,不再那么心惊胆战。
嘉正帝沉吟道:“划一条底线,造反诛族,参与皇权争夺、视情况而抄家、夺爵,其余的犯罪,追究所犯之人就可以了。”
这话赵处弼听出来了,嘉正帝把抄家和夺爵分开说,就是说抄家不一定要夺爵,这个跟明朝就一样了。
朱元璋诛杀了那么多功臣,其实没有夺走他们家的爵位,还是替被诛杀的人,选择他们族人继承爵位。
这有点学春秋大义的样子,攻伐诸侯不灭其国,是为了不能断了人家的血食。
“父皇觉得北静郡王他们该如何处理呢?”
赵处弼终于还是问出了这问题,这是他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他藏在心中的愤怒。
嘉正帝呵呵地笑了,看一眼他道:“就是为了这,你才觉得应该清除勋贵吧?也是,这些年他们一直支持你大哥,给你的压力太大了。”
明白自己小心思被看穿的他,只好低下头嗫嚅道:“父皇不赞同动他们吗?可他们参与了皇权争夺的。”
“谁说朕不赞同,只是要怎么动、何时动,都要有章法,否则是祸不是福。”
嘉正帝轻声说道,惊喜的赵处弼猛地抬起头,两眼灼灼的望着自己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