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拳拳之心!
事实上明代对商贾还是很友好的,商贾子弟只要自己不从商便可以参加科举,实在没天分的还可以走捷径弄个虚衔,比如主动捐款建设家乡建设大明什么的。
徐经的祖父就曾经因为是积极给朝廷送钱的纳税大户而荣获中书舍人的职务,江湖人称“金中书”。
何景明这个官二代老老实实考中进士被授予的也不过是这一职位。
顶多是买来的“金中书”永远没法升官而已。
当然,像徐家这么有钱的也是少数。不过哪怕钱没有多到惊动朝廷中枢,在家乡之中捐捐款纳纳银也能获得许多优待,要不到了大明怎么员外遍地走?
都是捐款捐出来的。
所以明代商贾日子过得颇为滋润,大多都不害怕跟官府打交道,反而经常拉官员喝酒聊天勾勾搭搭。要是官员跟他们关系好了,他们也会齐心协力给官员送政绩,以期能达成合作共赢的圆满结局。
这些弯弯绕绕朱祐樘不清楚,谢迁他们心里却门儿清,所以他们见到这个重修南京皇城的计划反而没多惊讶。
都是地方建设常用的老把戏而已,顶多只是重修南京皇城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按南京那边递过来的计划先是让他们配合江南文化展修个展馆,这个展馆建在邻近鸡鸣寺的方位,离国子监不算太远,开放日可以直接让国子监的监生们过去帮忙维护。反正这些地方空着也是空着,索性好好利用起来!
接着就按照招标结果排期修复皇宫了,他们还准备等到明年元宵在展馆外架一座能挂千盏灯的巨大灯架!
等到千灯齐明之日,所有人都能欣赏到由这些花灯连成的江山图。
要是有人消极怠工,到时候他们负责的区域就只能遗憾地暂不亮灯了,抓紧时间筹钱雇人争取能在后年把你的灯亮起来吧!
谢迁三人:?????
这奏本给他们的感觉那是越看越熟悉,每个字仿佛都要跳起来表示“我,王小文,人在江南,知道你们最近没事干,特地给你们找事来啦”。
李东阳看完南京来的奏本后乐道:“看起来很有意思,要不到时候我也挑个日子过去走走。”
这样的文化盛会,不能去见识一下实在可惜了。
重修南京皇宫这样的大事,朝廷派个阁臣过去跟进不过分吧?
谢迁说道:“你过去走走,活全留给我们干?”
李东阳道:“最近不是太平无事吗?哪有多少活要干。”
谢迁呵呵冷笑。
刘健没插话,只是忍不住多看了李东阳一眼,疑心文哥儿是不是拜了李东阳当老师才爱到处瞎跑。
看人谢迁就稳重多了,哪里会像李东阳这样什么热闹都想凑?
如果李东阳知道刘健的想法一定会替自己喊冤:那小子自己从会走路起就靠自己两条小短腿跑遍长安街了,能怪到他这个三先生头上吗?绝对是他天生的,以及他爹给惯的!
既然两边都知晓了南京那边的事,君臣间自然少不了聚一起开个小会。
顺便还捎带上户部尚书佀钟。
既然南京那边拍胸脯保证不花国库钱,佀钟对这件事也没太大意见,只是这样大的事他觉得光靠他们十三岁的太子可能镇不住,还需要朝廷派人过去坐镇,省得出了什么幺蛾子把好事变坏事。
李东阳一听,直呼这话对头。
只要朝廷有需要,我李西涯义不容辞!
佀钟:“……”
谢迁:“……”
刘健:“……”
谢迁只当没听见李东阳的话,建议道:“我觉得可以让介夫过去。太子去了南京那么久功课也不知有没有落下,介夫过去正好可以考校一二。”
介夫指的是杨廷和。
从前李东阳就对文哥儿那些图表报告敬谢不敏,要李东阳过去他估计光跟人喝酒以及诗文唱和去了,谁不知道他是什么德行?!
在场的人之中估计只有朱祐樘真心信了李东阳是要为朝廷分忧。
佀钟也颇认可杨廷和在经济方面的才能,毕竟户部现在用的很多图表技巧都是杨廷和培训出来的。只是杨廷和官位不算太高,过去也不知能不能镇住场子。
李东阳继续自动请缨:“那就让介夫先过去一趟,我等八月再亲自去看看。”
现在过去也没什么意思,各种活动都还在筹备中,根本没什么热闹可以凑。
让杨廷和先过去更好,杨廷和把活都干了,他过去就可以啥都不干纯玩了!
见李东阳兴致这么高,谢迁便没再拦着。随他去吧!
朱祐樘对此也没有意见,让人拟旨命杨廷和出差去。
人在家中坐活从天上来的杨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