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八章 少春潜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赵福生看到这里,就知道武少春的猜测不正确。

    不过武少春的表现却给了她惊喜。

    原本收他进入镇魔司,纯粹是当时狗头村鬼案后,武少春性命垂危,情急之下的选择。

    但之后武少春表现却颇出色。

    作为没有驭鬼的普通人,又经历过鬼祸,好不容易拣回一条小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畏缩。

    蒯良村鬼案是他第一次参与办案,虽说没有亮眼表现,但他在整个案件参与的过程中,却十分镇定,没有给赵福生拖过后腿,这已经让赵福生很满意了。

    且他对参与办鬼案并不害怕,反倒颇为积极,此时虽说猜测不准确,可他却能积极思考,实在很有前途。

    赵福生已经在考虑先给他打个门神烙印,为他加个护持了。

    “看来少春猜错了。”赵福生笑眯眯的说道。

    武少春愣了一愣。

    但他并不傻,听了赵福生这话,下意识的转头去看曹大宗。

    曹大宗有些尴尬,耸着肩膀缩着脑袋,屁股坐在脚后跟上,一双手合十,插在大腿中间,陪着笑容。

    他这样的表现,令武少春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大人,我——”

    “你说得很好。”

    赵福生笑容不变,“一切皆有可能,任何猜测都不能放过。”

    她看出武少春潜力,也有意教导他:

    “这桩案子目前虽说不一定是与鬼相关,但我们镇魔司本来就是以办鬼案为主,办鬼案的过程千万不能疏忽大意,稍有疏忽,兴许赔上的就是自己的命了。”

    她这样一说后,武少春心中的尴尬顿时消弥,连连点头。

    “厉鬼复苏之后,本身就是集世间最大的恶。”

    鬼物没有理智、情感,杀人全凭本能。

    如果心慈手软,性情软弱,以人的思维代入厉鬼,那才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而且办鬼案最忌一言堂。”

    赵福生说道:

    “人的思维毕竟是有局限的,大家集思广益,提出的可能性越多,出现差漏的情况越少。”

    这样一来,办案过程生存机率也要大很多。

    “相反,如果众人只知附和,那么三五人办案与一人办案也没什么区别,最多也就是多几个跑腿的杂役,这样的令使太多,当着也没什么前途。”

    赵福生说完这些话,武少春就明白她确实是在真心实意的夸奖自己,不由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一旁蒯满周听她说完,玩手指头的动作一顿,仰头看她,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所以少春说得真的很好。”赵福生对于看得顺眼的人,也不吝于给予鼓励。

    她说完后,又道:

    “等封门村的事办完后,回了镇魔司,少春要是考虑将来多办鬼案,我可以先替你打个门神烙印——”

    赵福生还没来得及问武少春是否愿意,只见武少春兴奋地站了起身:

    “多谢大人,那可太好了!”

    他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是确实有意要好好办鬼案的。

    赵福生笑了笑,示意他有话坐下再说。

    武少春兴高彩烈的坐下。

    曹大宗心中有些好奇,不知这‘门神烙印’是什么,却又不敢多问,只好老实呆在原处。

    有了这一番小插曲,武少春受了表扬,兴致更加高昂,且自信心明显足了许多,这会儿趁着气氛不错,他大胆的问道:

    “大人,你觉得这郭家——”

    ……

    众人一路说话,几个时辰时间不知不觉一晃而过。

    天色逐渐黑暗,马车在傍晚前到达长条镇,但并没有入镇,而是按照赵福生原本的吩咐,直接驶向了封门村。

    在途经长条镇前,曹大宗见到入镇的人,拿出自己差使的令使,使他们向镇中孔佑德报了一声口信。

    随着天色一暗,车内的气氛逐渐沉默了。

    大汉朝有夜里不出行的宵禁习俗。

    这一项规则从制定到执行都格外严格,无论是州府还是乡镇,几百年来,大汉朝的百姓早就习惯了夜里不出门了。

    赵福生猜测,这应该是朝廷为了防止百姓夜里出行撞鬼的缘故。

    百姓不明内里,只知道这样违反法则。

    车上曹大宗及赶车的杂役都很害怕,天色越黑,二人竟然都开始瑟瑟发抖。

    赵福生转头吩咐武少春:

    “少春,你将灯笼点上,挂到车子前头。”

    长条镇并不富裕,治下的村镇大多饱受匪患之苦,许多房屋十室九空,不少房子坍塌,无人居住。

    天色一黑后,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杂草,许多田地荒芜,马车行走颠簸间看不到灯光,四周又黑又静,偶尔能见着一些坟包,看起来吓人极了。

    她话音一落,曹大宗及那赶车的差役顿时松了口气。

    随着武少春一答应,灯光亮起,车里瞬间明亮,两个普通人的骇怕之情顿时缓解了许多。

    “对了。”

    关于郭家的谈话暂告一段落,赵福生看着曹大宗:

    “你说你今年已经56了。”

    “是,今年七月十三满的。”曹大宗挪动了一下盘坐得发麻的双腿,不着痕迹的揉了揉腰侧。

    这一趟马车行程较远,中途赵福生就让他坐在地上,没有再让他继续跪坐。

    “你是长条镇本地人,对封门村熟吗?”

    赵福生问。

    “熟。”

    曹大宗闻言一下就笑起来了:

    “不瞒大人说,我爷、老子都在长条镇上当差,当差的平日也没什么事儿,下乡催缴税赋是年年都要做的。”

    他与赵福生相处了半天,对她脾气性格也有了大概了解,觉得这位大人脾性温和,不是苛刻难相处的人,此时说话都要自然随意许多。

    “有时一趟收不齐,还要跑好几趟,我从小跟着我爹走,对封门村这些地方都是走熟了的。”

    也正因为他对封门村熟,所以这一次与郭威相关的事,才由他来找县里回报消息。

    赵福生点了点头,说道:

    “我听庞知县提到过,封门村43年前发生过一桩鬼案,你听到过这个事儿没有?”

    她说完之后,笑眯眯的盯着曹大宗看。

    赵福生的这几句问话,一下就让武少春品出其中的味来了。

    她先问曹大宗年纪,又问他对封门村熟不熟,这两个疑问得到曹大宗肯定的答复后,再问起几十年前的鬼案,曹大宗哪有敢不答的理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