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好那便好,放心,我肯定买几匹好马,绝对不会拖累你们的速度。”
“对了,我也许久没有给你戏文了。今儿还就突然想到一出,你去云京城唱了定能大赚,若是能传回来到玉州、泽州,到时候回来又是一波赚头儿!”
“啊!终于有新戏了!说来听听,老规矩,5000两买断!后续55分!”李素连眼睛发亮,咧开嘴一嘴白牙闪耀。
她好感动!易安妹妹做了大官儿,买了那么多产业,生意做得不小,她以为再也不会有戏文给她了。
没想到!易安妹妹还是那个易安妹妹!!竟然又要给戏文!她没变啊!
云京城的贵人们可有钱!这次要是成了,她得发财!
而沈易安也没有辜负她这个价码,一手千古绝唱《梁祝》,给了她。
旁边两个小童儿奋笔疾书,半个时辰这故事就记完了。
李素连听完咂咂嘴,啧啧,话说京城有钱人那么多,肯定不愁钱,一天到晚闲的,这情情爱爱什么的,最是吸引他们!
她爽快的掏了银票,和沈易安确认了时间,又在沈家留下一堆锦缎布匹,首饰摆件儿各种小玩意儿,便回家了。
沈易安想着,毕竟她也四品正议了,也不能白拿百姓的税子吃俸禄,总要多做点儿利国利民的事儿不是?
恰好柳絮儿练字呢,沈易安拿着个奏折展开递到他跟前。
“不如郎君帮为妻写个奏折?”
“我?这怎么使得?”
柳絮儿连忙拒绝,妻主怎好让男子来写奏折这样重要的东西。
“怎么使不得,絮儿如今一手字练得越发好了,就帮我写了呗,反正谁知道呀。”沈易安撒娇道。
“这不合规矩吧。”柳絮儿有点儿愁。
“哪儿不合了,没人规定奏折非要自己写呀是吧。万一某个大臣的手被打断了,唔!”
还没说完就被柳絮儿抬手捂了嘴。
“又胡说。”
沈易安拉下小夫郎的手,从背后环住他。
“嘿嘿,这可是为妻做四品正议的第一道奏折,絮儿儿写的话,多有意义啊,是不是?”
“好吧,就依妻主,妻主告诉絮儿怎么写。”
柳絮儿向来拿自家妻主没办法。
“好,我来念,臣沈易安谨奏:…………”
这算是她第一道正式的折子。
内容,一个核心思想:令百姓修生养息,多多繁衍。
两个具体建议:
一是,各州府田租今明两年都减免三到五成。
二是,三年内,任何百姓生子无论女男,每个孩子出生,母父就能带着孩子去衙门登记,领100斤粮食和100文钱,且只有新生儿可以领。
另写明,人口数量与国力的关系利害云云。
沈易安想过了,趁着大月丰收,是拉开与周边各国差距的好时机,就在这几年间,做得好,能赢10年左右的国力。
发钱发粮这政策,虽然看着钱不多,但对于产夫的营养和妻夫二人养孩子的经济压力还是有一些缓解的。
且若是大月全境都这么做,对于国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钱还是可以从国库和州府各出一半。
柳絮儿边写,边内心敬服,别看他妻主一副不正经的样子赖在他身上,但她念出来的东西,都是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大政。
他似乎记得,老家主教导的策论中,就有民生的内容。
妻主就这么嘻嘻哈哈轻松写意的拿出了如此好的强国利民之法。
柳絮儿心中满满的仰慕都快要溢出来了。
很快沈易安的奏折被送到玉州府,和夏显棠与吴锦华的奏折们一起上京。
而奏折一到达,裴岚就又被夸了一通,不出两天女帝的政令便快马下达大月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