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地势较低区域开始淹水,城内几个军营遭殃,还有不少百姓房屋被淹,不得不前往高地躲雨。
好在数日之后,暴雨终于停下,水位逐渐下降。虽然还是一片泥泞,已经能够自由行动。
陆涣一边命人处理城内淹水问题,一边调动军队,迅速前往城南驻扎,防止华国军队突然来袭。
宓元生这边果然在暴雨过后第一时间离开高地,整支军队迅速下山,朝着图门郡城南方向进攻。
斥候回报,得知华国军队来袭,陆涣命军队切断对方退路,使得宓元生、梁腾不能带兵从城东通道撤离。对方敢掉头回去,面对的就是三路伏兵,以及城内随时可能出动的主力军队。
同时,陆涣亲自带兵出城,在陷阱区列阵。他要以自身为诱饵,引得华国军队进入提前设好的陷阱区域,先让对方消耗大半兵力,然后一举将其歼灭。
宓元生这边很快得到消息,知道陆涣带兵出城,在南门附近列阵等待。
不过,华国军队没有直接杀过去,反而放弃看起来最近的道路,弯弯绕绕转向图门郡西南角。
这是理所当然的,陆涣设置的陷阱,早就被宓元生这边看得一清二楚,怎么可能自找苦吃?
当然选择避开陷阱,挑选敌军防御最弱的点展开攻势。
能不能打败陆涣主力军根本不重要,只需攻入图门郡占领城池,就达到战略目标。到时候对方切断后路也变得没有意义,华国得了城池,直接转攻为守,再来收拾陆涣和驻扎城外的几支部队,双方再次主客易位,该头痛的就不是宓元生而是陆涣了!
陆涣这边已经做好准备,要用陷阱大阵好好招呼华国军队。谁能想到,对方竟然完美避开,根本没有踏足进来,反而前往西南角直接攻城。
这个状况陆涣始料未及,有些手足无措。
敌军好像未卜先知,让自己的盘算直接落空。
由于主力军出了南门,另外几支军队在东门埋伏,负责切断对方后路,城内防守力量不是很强。
主要对方的行动完全出乎陆涣意料。
若是直接带兵冲杀过去,在城外与敌军相遇,胜算不大。宓元生、梁腾、裴济、冯乔、杨昭没有一个简单的,麾下士兵再怎么说士气都比己方强上数倍。
陆涣也没信心正面击败裴济,虽说自家儿子陆渊有那能耐,可是作为他的父亲,陆涣本质上还是属于文官,真敢找上裴济,差不多一个回合就被对方秒掉。
麾下诸多将领,没人打得过他。
无奈之下,陆涣从南门紧急撤回,进城后立刻增援西南方向。
华国军队强攻西南,在对方防守最为薄弱的位置搭起云梯、井阑。
前锋步兵在裴济指挥下借着云梯攀登,意图夺取城墙守御点,井阑就是可移动的箭塔,攻城时将它推到城下,站在井阑上的弓弩手、火枪兵可以攻击城池上方的敌军,包括躲在塔楼,不容易被打到的敌军弓箭手。
双方军队在此处展开无比激烈的攻防战。
陆涣及时带兵增援,登上城墙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反击,两国军队来来回回打了一整天,彼此都是伤亡惨重。
华国军队攻势更强,陆涣感受到压力,无奈之下急召驻守东门的己方军队,命其迅速来援。
这几支军队赶到后,猛攻城池一整天的华国军队暂时撤退,在距离城门入口三十里处安营扎寨,休养生息。
华国军队暂时撤去,陆涣重重松一口气,期间好几次出现危机,差点被敌军攻上城池,令他心有余悸。
正面交锋之后,才清楚认知到两国兵将差距。
两国这边由于国内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加之青壮不足,紧急征募的士兵有很多老幼,训练不够,士气并不高。相反,华国由于宁泽的利民国策,吸引无数百姓,国内青壮充足,主力军队几乎都有宁泽始皇帝战法加成经历,并且训练有素,士气始终保持在相当高的程度。
更不用说大局势下,梁国仅剩云州郡城,被华国完全压着打,敌强我弱的情况,战场上明明占据守城优势,伤亡却远高于对方说明一切。
陆涣非常担心,主要他的儿子陆渊负伤,有所牵挂。
若是他自己,倒无所谓。了不起战死沙场,有何惧哉?
可是现在,一旦城破,父子俩都会落入敌军手中。他可不想让儿子面临危险,更不想他在受伤的情况下,屈辱地被敌军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