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第一回 炎帝求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让国君娶嫫母为妃,国君一百个不愿意。

    皇后说,嫫母长相虽丑,但性情温柔、德行高尚,尤其是她有两个重大发明将载入史册。

    第一个发明,是纺锤。纺丝线用的手工工具。由小骨棒或小木棒中间安竹钩构成。把蚕茧固定在钩上,吊起纺锤,拨其旋转就把蚕茧纺成线。由于纺锤取材方便,人们吃肉时,在要扔掉的骨头里,选出一根长短粗细合适的骨头就可以制做;由于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后来,就被广泛推广运用。

    第二个发明是织机。最早的织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绸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种织机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它是后来织布机的始祖。

    嫘祖以为综合观察嫫母的表现品行,成为国君的妃子当之无愧。

    国君沉吟半晌,答应考虑考虑。这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期间,国君却娶了彤鱼氏为妃子。

    彤鱼氏为鱼族,炎帝之女。随着有熊国的国力日益强大,炎帝为了笼络姬轩辕,把自己的爱女下嫁给国君,以加强两家的联盟。

    这年夏天,国君手下的打猎能手于则和彤鱼氏一起上山打猎。因天气热,他们钻进了一片茫茫森林。中午天气突变,一阵狂风过后,紧接着天空劈雷闪电。突然一个炸雷响过,森林起了大火。打猎队所有男女青年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原始森林积蓄的枯树又多又厚,一旦被火燃着,整个森林就变成火海,连野兽也逃不脱,打猎队更不例外。在这紧急关头,于则由于熟悉地形,突然想起半山腰有个洞穴,他带领所有打猎队人员全部钻进洞穴里。

    浓烟滚滚,满山火海,火借风势,风助火力,火焰一展十几丈,森林各种树木被大火烧得不断发出劈劈啪啪响声。各种野兽的惨叫声,藏在洞穴里的打猎队男女人员,个个听得浑身打战,毛骨悚然,好不凄惨。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整个森林变成一片灰烬,满山散发着一股臭腥味。于则从洞穴口发现洞外不远一块大石板上,躺着一只野羊,一头野猪,散发出被火烧焦的肉腥味。由于饥饿,于则想冲出洞外看个究竟,被彤鱼氏一把拦住说:"大火才过,小心脚下的火灰的把你烧死。等火完全消失,再出洞穴。

    打猎队男女呆在洞穴里,忍着饥饿,直等到大火彻底熄灭后,才小心翼翼走出洞外。

    由于饥饿,于则首先跑到洞穴外不远的那块大石板上,把烧死的野羊用手一提,野羊全身碎烂,他又提起一只野羊腿,用鼻子闻了闻,除过焦味外,觉得特别油香。他撕下一块放进嘴里一吃,觉得比生肉味道好。于则连忙把一只野羊的前后腿全部撕下来,拿到彤鱼氏面前说:"这是烧死在大石板上的野羊,你尝一尝,特别好吃,彤鱼氏撕了一块,吃到嘴里,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她叫大伙都来尝尝。

    吃完后,彤鱼氏对大伙说:"这场大火过后,毁了树林,不知烧死了多少野兽。我们暂且不用去打猎了,分头上山去找寻被火烧死的猎物。"彤鱼氏说完,又把被火烧熟的野羊肉,拿起来看了看,闻了又闻,对打猎队的男女青年说:"今后凡打回的各种猎物,先不要生吃,都可以先放在石板上烧烙,等烧熟后再吃。"彤鱼氏这次上山打猎,虽然遭受了一次大火灾,烤肉的香味却让大家难以忘怀。彤鱼氏回到宫殿,什么也不干,整天带领身边所有女子上山挖石板。不几天,大小石板摆了一大堆。彤鱼氏叫把每块石板都支架起来,从下面用柴禾烧。等到把石板烧热烧烫后,再把打回来各种猎物肉,用石刀切成薄片,放在烧烫的石板上左右翻动,连烙再炒。开始妇女们都用手翻动,谁知,石板烧热后,特别烫手,很多妇女把双手指头全都烧烂了。有些石板由于火力过大,有的烧破了,有的烧炸了。

    彤鱼氏并没灰心。她折了很多竹子,折成短节,用竹子棒棒代替手指翻肉、炒肉。这就是筷子的起源。对烧破烧炸的石板,经过细心琢磨,对于易烧破、烧炸的石板一律不用。专门派人上山去挖耐火烧的石板。后来,宫里的烹饪由彤鱼氏负责。不多久,所有大小先民点(村落)都采用石板烧肉烤肉吃。

    就在这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暗地抢婚事件。人们纷纷向国君报告,要求他设法制止。国君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抢婚事件仍然不断发生。有人提议,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矛盾就会激化,很可能导致部落之间的重新分裂。

    国君和嫘祖、方雷氏、彤鱼氏都经常为此事闷闷不乐。

    一天国君把岐伯、仓颉、风后、常先、任山、祁石、大鸿等大臣召来。商议如何制止部落之间抢婚事件。有人提出用暴力制止,有人主张杀一儆百,国君都不同意。他对众臣说:“蚩尤无道,经常乱杀无辜,失去民心,今天我们应当引以为训,不然也会失去民心”。大家听了,都觉得国君说得有理。但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制止抢婚。这时国君便把他早已和三个妻室商量好的主意拿出来,对着众臣说:“眼下我有三个妻室,他们各有分工,实在忙不过来,经常都不在我身边。我想再娶一个妻室,请你们帮我找一个合适的女人,但绝不允许抢人婚配”。众臣一听,不加思索地说:“这有何难!国君功劳这么大,别说再娶一个,就是再娶十个百个也能办到”。

    这消息传出后,各部落都给国君挑选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抢来的美女也献了出来。不几天,各部落就选出上百名美貌女子,供国君亲自挑选,哪知,国君一一过目后,一个也不中意。在场的臣民,谁也摸不透国君的心意。当时,国君当着众人的面说:“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说罢,扬长而去。人们这才明白国君选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又传出消息,国君选美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传出消息,国君选中祁部落的丑女为妻,封号嫫母。人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叹息,都不明白黄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唯有风后、仓颉理解国君的用意。仓颉连夜给国君造了一“好”字。他说,男子和女子不论长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长日久,就是“好”。国君成婚这天,各个大小部落都来人庆贺,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仓颉发现国君和嫫母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国君和嫫母敬酒,国君和嫫母笑得合不住嘴,于是灵机一动,又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一个“喜”字。

    他把“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作妻室,很难相好。强迫成婚的妻子没有喜。只有男女两相情愿,结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仓颉的这番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自从国君娶嫫母为妻后,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

    每天清晨,宫里的女人为了梳妆打扮,都要跑到姬水边,借着水面的倒影,梳洗打扮自己。后来,岐伯在修建宫殿的同时,在寝宫的院子里,挖了一个池塘,从此,宫里的女人们再也不用跑远路,去姬水边梳洗打扮。清晨一起来,女人们就在池塘边,三三两两,借着清亮的水面,梳洗打扮。唯独一个人是个例外,她就是嫫母。她觉得自己长得丑,从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嫫母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每天只知道不停地干活。她从不把自己当作妃子看待。

    有一天,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宫里地面需用石板铺就。除了国君和嫘祖,每个人都在挖。嫫母力气很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半天时间就挖了二十多块。彤鱼氏只挖了六块。

    眼看到中午了,阳光直射大地,照的人睁不看眼睛。突然,石头堆里有一块亮闪闪的小石片,被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把石片从地里刨出来,拿起来一看,吓了她一跳,自己丑陋的面孔照在这块石片上,这是什么怪物?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宫里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嫫母看看四周无人,又把石片拿出来,发现石片凹凸不平,把自己照的怪模怪样。

    第二天,嫫母来到加工制作石刀、石斧的作坊,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面反复摩擦,大约用了半个时辰,把石片表面磨平了。她拿起一照,比刚才清晰的多,只是自己还是那么丑。她很无奈,叹息着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

    从此,嫫母每天早晨起来,用石片照着,梳妆打扮自己,完了又悄悄把石片藏起来。

    日子一久,嫫母也大意了。一天,嫫母在石板上烤肉,由于火力太大,石板被烧炸了。一块碎石渣飞起来,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紧回到自己房间,拿出石片,照着自己的脸抹药。谁知,国君这时候进来了,他轻手轻脚来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石片(镜子)照着,一手向脸上抹药。

    国君走到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正要仔细观看。没想到,嫫母惊叫一声!她看到石片上出现了国君的面孔。回头一看,国君站在自己身后。

    国君问道:“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嫫母一听国君问话,知道这件事绝不能哄骗国君。她噗通一声给国君跪下,把发现这块石片的经过,从头到讲了一遍,恳求国君宽恕她。

    国君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的一大发明,不但没错,还立了大功。”

    国君派人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让嫫母把这块能照见人的石片拿出来,让他的三位妻子见识一番。

    嫘祖笑说:“陛下,怪不得这些天没见妹妹去塘边梳洗打扮,原来她藏了一块照人的宝物。”

    彤鱼氏紧接着说:“陛下,应该给妹妹记上一功!”

    国君说:“那当然,肯定要记上一功!”

    人类使用镜子的历史,从此开始了。

    这天早晨,朝廷事情处理完,国君请岐伯留在宫中,一起探讨医术。

    国君问岐伯:医生治疗疾病,同样病症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病愈,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辟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海水,所以该地方的百姓多吃鱼类并且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鲜鱼和食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发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部地区,多山多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有一种收敛引急的现象。该地的百姓,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而百姓的生活,不堪考究衣服,穿毛巾,睡草席,但饮食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部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于风寒冰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所以艾火炙灼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南部地区,象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陽气最盛的地方,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腐熟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所以九针的治病方法,应该是从南方传来的。

    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生活比较安逸,这里发生的疾病,大多是痿弱、厥逆、寒热等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按#的方法。所以导引按#的治法,是从中央地区推广出去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一个高明的医生,是能够将这许多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所以治疗方法尽管各有不同,而结果是疾病都能痊愈。这是由于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并掌握了治疗大法的缘故。

    国君问道:我听说古时治疗病,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在治疗疾病,要用药物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疾病还是有的治好了,有的没治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古时候的老百姓,生活非常简单,巢穴居处,在禽兽之间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利用活动身体以驱除寒冷,暑热来了,就到陰凉的地方避免暑气,在内没有眷恋羡慕的情志牵挂,在外没有奔走求官的劳累形役,这里处在一个安静淡薄、不谋势利、精神内守的意境里,邪气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所以既不须要药物治其内,也不须要针石治其外。即使有疾病的发生,亦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内则为忧患所牵累,外则为劳苦所形役,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常常遭受到“虚邪贼风”的侵袭,正气先气馁,外邪乘虚而客袭之,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这样轻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医好这些疾病了。

    国君道:说的好!我想要临诊病人,能够察其死生,决断疑惑,掌握要领,如同日月之光一样的心中明了,这种诊法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在诊法上,色和脉的诊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师所传授的。上古有位名医叫僦货季,他研究色和脉的道理,通达神明,能够联系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时、八风、六合,从正常的规律和异常的变化,来综合分析,观察它的变化奥妙,从而知道其中的要领。我们如果要能懂得这些要领,就只有研究色脉。气色是象太陽而有陰晴,脉息是象月亮而有盈亏,从色脉中得其要领,正是诊病的重要关键。而气色的变化,与四时的脉象是相应的,这是上古帝王所十分珍重的,若能明白原理,心领神会,便可运用无穷。所以他能从这些观察中间,掌握情况,知道去回避死亡而达到生命的安全。要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长寿,而人们亦将称奉你为“圣王”了。

    正午时分的医生治病,多在疾病一发生就能及时治疗,先用汤液十天,以祛除“八风”、“五痹”的病邪。如果十天不愈,再用草药治疗。医生还能掌握病情,处理得当,所以邪气就被征服,疾病也就痊愈。至于后世的医生治病,就不是这样了,治病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不知道陰陽色脉的关系,也不能够辨别病情的顺逆,等到疾病已经形成了,才想用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医术浅薄、工作粗枝大叶的医生,还认为可以用攻法,不知到疾病已经形成,非攻可愈,以至原来的疾病没有痊愈,又因为治疗的错误,产生了新的疾病。

    国君道:我愿听听有关临证方面的重要道理。

    岐伯说:诊治疾病最为重要的关键在于不要搞错色脉,能够运用色脉而没有丝毫疑惑,这是临证诊治的最高原则。假使色脉的诊法掌握,则对病情的顺逆无从理解,而处理亦将有倒行逆施的危险。医生的认识与病情不能取得一致,这样去治疗疾病,会损害病人的精神,若用以治理国家,是要使国家灭亡的!因此暮世的医生,赶快去掉旧习的简陋知识,对崭新的色脉学问要钻研,努力进取,是可以达到上古真人的地步的。

    国君道:我已听到你讲的这些重要道理,你说的主要精神是不离色脉,这是我已知道的。

    岐伯说:诊治疾病的主要关键,还有一个。

    国君道:是一个什麽关键?

    岐伯说:一个关键就是从与病人接触中问得病情。

    国君道:怎样问法?

    岐伯说: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关好门窗,与病人取得密切联系,耐心细致的询问病情,务使病人毫无顾虑,尽情倾诉,从而得知其中的真情,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

    国君说:讲得很好。

    国君问道:用五谷来做成汤液及醪醴,应该怎样?

    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杆作燃料,因为稻米之气完备,稻杆又很坚劲。

    国君问道:何以见得?

    岐伯说:稻谷承禀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得气最完备;收割在秋时,故其稻杆坚实。

    国君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

    国君道:现在的人,虽然服了汤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说:现在的人和中古时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国君道:一个病情发展到了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治疗就没有办法见效,这里有什麽道理?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的神气,已经不能发挥他的应有作用的关系。

    国君道:什麽叫做神气不能发生他的应有作用?

    岐伯说: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作用,而病不能好。况且病人的严重情况,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去,容卫不可以再恢复的地步了。为什麽病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的呢?由于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没有穷尽,忧愁患难又没有止境,以致于一个人的经气败坏,容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得以失却反应,当然他的病就不会好。

    国君道:凡疾病初起,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是避先侵袭于皮肤,所谓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形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法度,操守术数,与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日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日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的不早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

    国君道: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陽气衰竭,以致水气充满于皮肤,而陰气独盛,陰气独居于内,则陽气更耗于外,形体浮肿,不能穿原来的衣服,四肢肿急而影响到内脏,这是陰气格拒与于内,而水气弛张于外,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怎样呢?

    岐伯说:要平复水气,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驱除体内的积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陽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陽,而陰凝易散。用缪刺方法,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陰精归于平复,五脏陽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这样,经气自会生成,形体也强盛,骨骼与肌肉保持着常态,正气也就恢复正常了。

    国君道:说得很好

    国君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所指的内容各不相同,应当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请允许我谈谈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陽气虚脱的,是死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卜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陽,是死证,在女子则为重陰,也是死证。若陰陽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陰陽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脉象强劲搏指有力,肢体疼痛沉重、或痿软不能行走,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邪气亢盛所致。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元气耗散;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为陰血损伤。凡脉见孤绝为逆,脉见虚弱为顺。运用《奇恒》的方法,从手太陰肺经寸口脉来研究,出现"所不胜"的脉象叫做逆,预后多不良;出现“所胜”的脉象叫做从,预后良好。自然界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国君问道:诊病的重要关键是什麽?

    岐伯回答说: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生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明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头部;七月、八月,陰气开始发生肃杀的现象,这时候的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陰气渐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