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郡得名颍水,自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制郡而来近乎四百年,从来都是除了京师之外人口最多,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是故颍川乃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也就能够说明颍川为何多有顶级望族了。
譬如在这东汉末期,诸侯割据的时代,非常出名的就有长社钟氏,颍阴荀氏,鄢陵庾氏,阳翟郭氏以及颍川陈氏、淳于氏等等。
这些家族里头的名人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就拿刘辩绝对想要拥入怀中,纳入麾下当小弟的就有像钟繇、荀彧、荀攸、郭嘉、陈群等等等等,当然还有一个乌巢酒仙淳于琼,刘辩已然是领教过了。
世族门阀在一个地方发展沉淀的时间越久,对于这个地方的统治力也就越强,与下层豪强、或者黔首的斗争就会越露骨,在这个时代下,世族掌握着对于经传典籍的绝对解释权,通俗点来讲就是垄断着知识,而垄断了知识就等于垄断了整个官场,豪族、黔首因此渐渐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不能实现阶级跨越,那么阶级矛盾自然也就会更加突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泱泱大汉一十三州,偏偏就是地处富庶核心的八个州起义造反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八个州的困苦黔首最多,太平道势力想要发展群众基础自然也是最迅速,最有效的,至于另一方面,那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阶级矛盾实在也最为严重,太平道所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煽动简直直击人心,饶是任何一个受到压迫的底层老百姓都是无法拒绝的,毕竟天下老百姓的祖宗陈胜、吴广早在几百年前就喊出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于是,起义造反顺理成章,反正横竖是死,那为何就不能搏一搏,万一真就蒙对了呢?
不得不说,从当前颍川战场的局势来看,这些个天下至贱之人蒙的很对,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首领,在黄巾的等级制度里面,叫做渠帅,这个人名字,叫做波才。
自从右中郎将朱懏率军五千出得轩辕关后,不盈一月连下三城,颍川一带的黄巾势力其实已经略显颓势了,农民部队实际上一直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他们虽然不怕死,人也多,但是却没有制度约束,真的打起仗来很乱,很没有纪律性。
携带这样特点的农民部队,在碰到汉朝正规军的强势打压,要说不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个月以来,大小十几场战事,朱懏可以说赢得非常轻松,甚至连手下卒伍都没有损失多少,以至于朱懏在得到斥候报告颍阳空虚的时候,竟然都没有再次派遣斥候加以探查验证,就做出了轻装突袭颍阳的决定,三千汉军二百里奔袭,不出两日就能到得颍阳城下,朱懏处置决定非常果断,却也因此受到了黄巾方面异常猛烈的打击。
其实波才并没有料敌于先,只是作为黄巾军中的一方渠帅,其人有着不同常人的军事天赋,在知悉阳人、襄城、叶县三城皆破的同一瞬间,波才即刻派遣信使往距离颍阳最近的蔡县、南顿两城调兵援护颍阳,同时,亦从颍川城内发兵五千,即刻前往颍阳屯驻城外,一来可以防止汉军兵临城下猛然强攻,二来可以干扰阻挠汉军从容扎营。
无论是朱懏、亦或是波才,二人的决策和军队指挥才能在当前的这个环境与条件下,已然都发挥到了极致,正是二人这样皆是极致的操作,才叫汉军和黄巾在距颍阳五十里的坦荡平原上产生了猛烈碰撞。
而当时的时间,正是在朱懏发起奔袭颍阳的第二日晚间。
朱懏于驻军扎营前派往颍阳各方向的二十余名斥候,直到落日天黑竟然都没有一人回转营中。
其人站在中军帐前,仰望朗朗长空,心中早已忐忑无比:“遣派往颍阳各方向斥候各有几人?”
朱懏身侧一人身长七尺,容颜萧索,清瘦无比,俨然是个文士模样,只听其坦然言道:“往南顿方向四人,颍川方向四人,延颍水往东二人,过颍水往北五人,此外前一日遣往蔡县、汝南方向的六名斥候也都没有回来。”
“一共二十一人?”
“若在要算上派往方圆十里的前哨,已然不下百人。”
朱儁摇了摇头:“十里之外定然不会有什么差池,可那二十一个斥候至此未归想来是已经遭遇不测了。”
“会不会是迷了路,所以这才没有回来?”
朱儁长叹了一口气,又是连连摇头道:“我率前军五千突袭蛾贼,敌情勘测由为重要,这些个斥候都是皇甫义真特意遣于我的。”
文士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