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食材什么的有大的变化,菜的味道就会跟着变了。
所以后面能否继续长进,那就只能靠自己了,什么时候他们悟了,那厨艺就真得到了。”
伍德凯这才心里有了底,对跟在旁边的两个徒弟说:“听到了吧,别以为自己一下子就长本事了,还且有得学呢。”
何雨柱也建议道:“大币兄、二师兄,这段时间你们最关键的就是先简单的相信自己,把做菜的方法牢牢记在心里,不要有为什么、是不是要变化一下之类的想法。否则自己脑子先乱了,水平会不进则退。等到做菜时不思自成,再从食材、火温、油温、火候等方面田细琢磨菜的变化,功夫到了、手艺也就到了。”
“听到了吧,要不是柱子他重情重义、看重同门感情,谁会这么下功夫教人,别说币徒,就是父子也没有这么做得,你们可要记住币弟的好。”
伍德凯说得千真万确,这时候的传统是讲究币徒父子的感情,师傅要管徒弟的吃、穿、住、用,甚至是娶妻生子;但反过来说,又有艺不轻传的说法,往往要考
验,再三确定了徒弟吻合自己的心意之后,才会一点一点的传授诀窍,甚至要到临终之前才能把手艺传完。
很多的情况下,往往师徒之间亲密相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感情比亲父子还要深;但是手艺传承的时候却都要留一手,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像今天何雨柱这样毫无保留把自己做菜的过程完全公开,甚至包括下料的配方、火候都讲得一清二楚,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根本是把饭给喂到嘴里了。这里面一是何雨柱深受后世的影响,对留一手的做法并不认同;二是时间太紧,采用正常的方式恐怕来不及;三是何雨柱本人也志不在厨艺,家中也并无他人,又不想让何雨水干这一行,自己也不想给人做一辈子菜;最重要的是伍德凯对自己恩情太重,袁经理也支持颇多,何雨柱自觉不能甩手不管、必须给一个交代。
两位师兄说起来也是行内的老人了,对于这个机会深知难得,对何雨柱更是感激。
“多谢柱子。”
“谢谢师弟。”
何雨柱连忙摆手:“师兄们客气了,我这几年也多承师兄们的照顾,这点事算不了什么。就是过一段时间我会离开峨眉酒店,到时不能跟在师傅身边了,还要两位师兄多替我进进孝心。”
二人都不知道何雨柱的打算,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不由感到十分吃惊。这段时间随着峨眉酒店的火爆,自己这位师弟的手艺可是人人称羡,正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怎么要走呢?
“二位师兄,我当初进勤行是家里安排,也是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在师傅和你们的帮助下,现在总算是有些基础了。我年纪还小,心性不定,总想学点别的东西。所以下一步计划进轧钢厂,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能争取当个工程师啥的。
师兄们也都是正当年的岁数,我建议平时也可以看看书、读读报,最好能报个夜校啥的,多学点文化知识总不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