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宇宙(孪生、模拟、衍化)
孪生功能:可用数量,0\/9
孪生模型:神官、武者、医生、工程师、钳工、车工、锻工、鉴赏家、书法家模拟功能:模拟时间,9小时(每日)
时间流速:100:1已用模拟时间:5小时可用模拟时间:4小时模拟功能设置
衍化功能:开放第一级一科技衍生衍化功能设置
衍生科技:国产机床设计(4.0)
所需时间:分钟\/(分钟)
何雨柱翻看了一下系统的数据记录,估算第一机床厂的这七百多张图纸,应该为自己衍生科技所需时间增加了5万分钟的经验值。原本经过20多天的系统推演,
机床设计已经在3.0的版本上运行了15,000多分钟,刚才一下子升级到了4.0的末期。
经过这段时间的留意,何雨柱发现一个项目持续升级下去,每一次突破后所需的时间翻倍。所以也担心后续时间持续得太长,今天这个发现倒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不过这也是非常合理的,人宇宙本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双向交互才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他顺便看了一下自己其他方面的数据,成长的都不多。只有医学和机械突破到了大师级初期,个人的三维身体属性甚至已经停滞了。好在他现在也不是非常关注这些方面,唯一有点掉队的就是国术,奈何良师难寻啊。
当然现在即使不借助系统虚拟宇宙中的模拟和衍化能力,以何雨柱大脑的思维强度也已经超出常人很多。跟王副处长讨论了大半个小时,他就彻底理清了对方的
设计思路和原理,应该说并没有什么创新独特之处,方向上更靠近东樱机床的特点。
而从先进性上来看,落后现在的世界一流水平至少也有十年以上,构造上和元部件的分工合作当中,也颇有一些不合理之处;而且相比简陋的功能,对原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有些过高。唯一的优点应该是更符合现在中国工业的水平,至少还有一批工厂都可以制造出来,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何雨柱本来想:别浪费时间了,干脆直接解散自研组,或者从头开始,还能更快、更好。
后来再一琢磨,这么做一来会沉重打击王处长等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几个人就等于废了;二来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对红星厂和轧钢厂的合作十分不利。
反复斟酌一番后,何雨柱暗暗下了决心:这个实验室的团队既是设计、更是学习和培养。让那些毫无经验的新人分组学习一下这份图纸,接受一下前辈的经验和教训,也不能算是浪费资源。
确定了想法,他对王处长说:“咱们这份图纸,我看参照东樱机床居多,而另外一个组主要是参考德国机床,从一开始我们就要考虑后面两组合并之后的工作,我建议咱们在现有的两个组内部继续细分成两个小团队:第一队专门找茬,把现在图纸当中存在的问题尽量找出来;第二队找优点,罗列出这份图纸当中好的地方,看看哪些在后期合并当中有用。一会儿我跟高处长商量一下,建议他们这组也同样处理。”
………0 …
王处长当然毫无异议。
实际上,即使不采用系统衍化的能力,何雨柱的脑海中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份机床图纸的雏形,当然是在改造优化德国机床的基础之上,又添加了机床厂图纸当中的一些优点。
预计最后成型的机床能达到现在世界二流机床的水平,完全吻合本次设计目标
的要求。但他当然不能就这么拿出来,否则这个实验室成立的意义何在?还怎么去锻炼培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