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52 章(三郎,你的王妃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摄政王身份殊贵, 加上官员随行,南巡的仪仗和随同护驾的士兵必然是有的,上下总和计千。不过此行, 他不治车驾,不受路贡, 如此,耗费自然也谈不上奢靡。

    次日上午, 少帝率贤王之下的百官,为摄政王夫妇送行。他将人送出了皇城,还是依依不舍, 眼中那种恨不能甩了衣冠跳上马背也跟着走的目光, 就连姜含元也看了出来。

    束慎徽再三请止。最后一次,行到南城外的十里亭畔, 他下马行礼, 郑重拜谢, 少帝方止了步。忽然,仿佛又想到了什么,不顾身后大臣的侧目, 竟快步奔到摄政王妃乘坐的车驾之前。姜含元急忙下来。

    “三皇婶,我有在习相搏之术, 待你这趟南巡归来,我再请你指点一二,如何?”

    束戬压低声说道。双目望着姜含元, 目光炯炯。

    显然, 他是对上次刚近身就被她扭脱胳膊的事还是耿耿于怀, 大约想着如何再扳回点面子。

    姜含元望了眼近旁的束慎徽。他的双目望着前方,神色平淡, 恍若未闻。

    他还没有将她即将北归的消息告诉少帝。

    争强好胜,这才是少年人的气质,至于军人,更当如此。她很是欣赏,便微微一笑,带了几分含糊地应:“陛下若是方便,臣妇也在,自当从命。”

    少帝眼睛一亮:“好,那便如此说定了!三皇婶你也一路顺风。”

    姜含元向少帝行过拜谢之礼,回上马车。

    这一行人是在天和二年的四月中旬离的长安,出京兆后,收了仪仗,沿着官道往东南方向而去,以行军的速度,依次路过了上洛、南阳、汝南、汝阴各郡。

    这些地方并非此次南巡的目的所在,逢城不入,晓行夜宿。如无特殊情况,入夜也往往只在官道附近择地扎营,摄政王则直接在宿营之所夜见从城中赶来拜见的当地官员,对百姓分毫未扰。到了四月底,一行人便入了庐江郡。

    苏湖熟,天下足。这趟南巡的主要巡视地是苏湖扬一带。为不耽误行程,从这里开始,摄政王和随行的大队分开,命官员照既定路线继续去往扬州,他则携王妃轻装简行,先到钱塘拜望庄太妃,过后,他再去往扬州汇合。

    他只带着刘向,领一支几十人的随卫,另外张宝同行。姜含元也终于摆脱掉车驾累赘,一身便装,一顶帽笠,和他一道骑马行路。速度比拖着官员同行,不知要快出多少。

    他们原本每天最快只能走五十里,改成简骑之后,中途若是无事,疾驰一日,在沿途的驿站更换马匹,一日至少能走三百里。沿途每每经过桑田大县,束慎徽还会停下,微服亲下田垄,察看农桑水利,遇到劳作间隙在树下休息的农人,他会上去,递些吃食,同坐闲谈,询问当地的民情和农桑赋税之事。

    但即便这样,路上有所耽搁了,从庐江到钱塘,也不过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一日,四月二十日,他们抵达钱塘。而那一支去往扬州的大队人马,依然行在半路,按照计划,五月初,才能走到扬州。

    摄政王为北伐而南巡,并且,他将携新娶的王妃来钱塘探望庄太妃,这个消息,在当地早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他的外祖是吴越王。早年乱世,当地百姓之所以能避开战祸过安稳的日子,就是靠着吴越王的庇护。民众对吴越王极是爱戴,人虽早已去了,如今当地依然到处都是纪念他的神祠,香火家家旺盛。现在摄政王要来,消息传开之后,当地上上下下,为之狂热。官员写了表忠心的奏表。豪门巨贾相互攀比,暗地打听,各自准备珍玩和字画,就等到时进献。因了当地富庶,寺院和道观便也处处可见。那些出了家的和尚道士也不甘落后,木鱼敲起来,铙钹打起来,纷纷要给摄政王夫妇做祈福消灾的法事。至于街头巷尾的百姓大众,随着日期临近,如今更是天天都在议论,就翘首等着他夫妇五月间的到来。

    几十万的钱塘人,谁也没有想到,摄政王夫妇竟会提前到来。是夜戌时一刻,这一行几十人,没有惊动任何人,悄然入了钱塘,也没进闹城,径直去了位于城西湖畔凤凰山上的一处吴越王的旧日行宫。

    庄太妃提早得知消息,白天便从她平日长居的一处位于山中的隐庙里过来,在行宫等着。

    此间落脚之处,便是山温水暖的江南之地。姜含元第一次到来,在湖边的山麓下了马,随束慎徽沿着山阶往行宫去时,回头,眺望了一眼周围。

    天已黑了下去,为赶在闭城前回去,近旁湖边白日里那些游湖踏春的人早已散尽。此刻举目,只见一轮淡黄的凸月,静静地挂在远处那一望无际的平湖和远山的淡影之上,山中别处皆黑,唯半山的行宫和近旁的一座宝塔,充盈了明亮而昏黄的灯火。

    此情此景,和她惯常热爱的那雄浑苍莽的北地风光截然不同,眼前的一切,温山软水,静谧如梦,不似人间。

    她的脚步缓了下来。

    束慎徽正独自行在前,张宝在她身后跟着,再后面,是刘向那一队人。

    这可怜的小侍,体格如何能与刘向以及那一队选□□的悍卫相比。才出发几日,姜含元便觉他走路都开始劈叉起腿了,怕他吃不消,也曾开口,叫他不用同行,不如等着,和走在后面的庄氏侍女等同行。他又不肯。就这样勉强跟上,一路跟到今日,骑马骑得屁股都要裂成两瓣了。湖边山矮,行宫所在的位置不高,上去也就百来道台阶而已,他却爬得要死要活,两条腿抖得如同筛糠,忽见王妃停了步,赶忙也跟着停了下来,趁机喘上几口气。

    束慎徽大步上山,丝毫也无停顿,姜含元不过略缓,就被他抛下了十来道的山阶,惊觉,急忙收回目光,继续迈步往上。

    庄太妃的身份何其高贵,虽然出宫在此养病修行,但在周围,自也有同迁而来的舍人、詹事、宫卫等等。那些人都等着了,拜迎摄政王夫妇。当中一名执事太监欢喜道:“太妃白天便到了,等着摄政王殿下和王妃殿下。”

    “我母妃的身体如何?”束慎徽开口便问。

    “启禀殿下,太妃身体安康。”

    他不再说话,双目紧紧望着前方那道宫门,脚步再次加快,几乎是几步并作了一步,踏着宫阶往宫门而去。

    姜含元看着他匆匆的背影,想起路上来时张宝提过一嘴,他已五六年没出京,未曾和太妃见面。这是思母心切了。

    但是实话说,于她而言,接下来却绝不是什么令人期待的场面。她是真的半点儿也不想踏上面前的这段宫阶。尤其是,如今和束慎徽的关系变得如此别扭。

    这一路出来,人前两人自然如常,无论宿在哪里,也是同寝。但私下里,除了必要的关于行程之类的简短交流,此外别无多话。他往往进来就倒头睡下,她自然更无话可说。直到今早,临上路前,二人方进行了一段特殊的交流。

    他的态度很是客气,表示,等见到了他的母妃,希望她守口如瓶,不要让他母妃知道二人就将来关系所达成的共同决定。

    其实不用他提醒,这一点,姜含元自然也是知道的。

    只是,分明同床异梦共同认可要做陌路人了,就等再过几日,父亲派来接她的樊敬一到,她便可以走了,此生或许再不用和他见面了,今夜,却还要装成什么事都没有一样,跟着他,去应付他的母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