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略作思忖,便明了前因后果。原来他将灵气尽失的元屠剑交给元清时,就在元清注定的命运上增添了变数。
他这样的人物当然可以改变历史,但历史亦自有其惯性,故而才平添如今的波澜。
这就像人类可以改变河道,甚至生造运河,可百川东到海的大势却是很难改变的。而且改变了河道,随之而来,也会影响环境,并非所有的事都会向好的一面发展,而是会有好有坏。
但是元清会渡不过死劫么,在沈炼看来,依旧未定。
因为他虽然存在这段历史中,可立足当下,往后的时光都可视作未来。过去现在未来于他可以视作统一,对于别人就未必是这样。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改变历史的能力,其他道主也有。
故而沈炼若是深究元清的最终命运,那么就是没有绝对的。但他可以看到元清最大可能的结局,这近乎元清的未来。
从这一点来看,沈炼对于道主通晓过去未来现在有了新的定义。在这一点上,庄周明白的比他还要早一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涯求无涯,殆矣。
那就是生命是有限的,但信息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求无限的信息,自然没法做到。
而道主却有无限的生命,足以追寻无涯的知识。所以道主了解的不是过去未来,而是所有存在的信息。
只是信息也是会不断产生的,就算既定的历史,因为出现沈炼这样的人,也会在既定上打下疑问,故而过去的信息,依旧不算全面,而是随时可能生出新的信息。
但生出的新信息,道主便可以知道。
故而道主的无所不知,绝非知晓一切后的无聊,而是随着世事变化,亦随之获得信息,也就是所谓的“知”。
他思忖的时间极短,大殿里也有了新的情况。
原来神宵子实在等不及要收下小姑娘,很快就向元清说明了此事。
元清这才将注意力放在小姑娘身上。
他的眼力自然比神宵子高明不少,但也不能比神宵子看到更多。只是觉得她实在太过平静,全然没有这个年纪应有的天真和活泼。
修行人总说要有赤子之心,于是便有人将幼童的天真之气,将之等同。实则两者并非等同,而是有所区别。
赤子之心,那是一种譬喻。否则任谁找个不经世事的小孩,教他修行法,岂非说这个小孩一开始就有了高明的道心。
显然不是这回事。
当然自幼在与世无争的环境里修行,确实会比红尘摸爬滚打的修行者在起初修行时强一些,但那并非道心使然,而是一种刻意的结果,一遇到真的磨难,未必就会比旁的修行人要强。
故而道人的赤子之心,深意是如同孩童一般,知道自己最纯真的渴求,并愿意为之行动,而不会被杂念杂务影响,失去对事物本质的判断。
元清观察小姑娘后,便得出跟神宵子一样的结论,这是个天生的道者。只这份平静,便是一个得道长生的修者都难以办到的。
而她小小年纪,却天生就有了这份定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