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曾经举办过一个关于正义的公开课——《公正》。
里面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一直是道德研究领域中的经典心理范式,比方说著名的电车问题,它最早由哲学家菲利普福特在1967年提出,引发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题目如下:
假如你看见一辆已失去控制的有轨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电车所行驶的方向上有5位工人正在进行工程作业,如果电车按目前的轨道前行,这5位工人势必会被电车撞死,拯救这5位工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扳轨道,电车改向,撞死另一个维修工人。
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都是要求被试在是否会牺牲一个人挽救多个人的性命问题上做出选择,而且不论做出哪种选择,均会让选择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冲突。
而这经常会面临着选择:
A:坚持原则
B:打破规则
哈佛的政治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人们为了解决脑中的两难问题,一般会生出两种道德判断:
A.:道义主义选择——
道义主义判断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在于其是否符合现有的制度、法律或规则。在这种思维方式中,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固定的,与情境无关,这是一种基于规则的道德思维。
B.:功利主义选择——
功利主义判断一个行为道德与否,不取决于符不符合规则,而要视其行为的结果是否增加我们的“最大幸福”。
也就是说,某件事如何抉择,某一行为是否可取,要看事情最后达到的结果。为追求对大多数人来说的最大效益,应该牺牲少数人来拯救多数人。
从电车例子里理解这两种思维的话。
功利的,看到撞死5个还是1个,直接就选择撞死1个人,因为死1个总比死5个好,对吧,这是小学生都会的简单算术题。
但换个情景,一辆行驶中的电车,还是5个工人,眼看继续前进就会发生祸事,而你在轨道上方的天桥上恰巧注意到了这一幕,提醒是肯定来不及的,但你身边有个黑人胖子在吃东西,吃相难看,你可以把他推下去阻拦电车,他的死亡可以让电车司机提前刹车,5个工人就会没事。
该怎么选择?
再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赞同推人救人,连支持功利主义的都不发声了。
同样的牺牲1个人救5个人,为什么大家的选择会来个180度大改变?只因为阻止的方式变成亲手改变?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身道德原则,原则决定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回到电影《守望者》上,电影中的法老王,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果主义者。结尾,他在世界几个大城市发动核袭击,灭绝1千多万人,因为这个世界最聪明的人认为这是牺牲小义成就大义,是正确的。
而站在法老王对面是影片中绝对主义的代表者永不妥协的罗夏。
绝对主义是一个传统原则,更是社会的主导原则。比如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有些东西不能用简单的利益结果衡量。
只不过从表面上来看结果主义比绝对主义好,功利吗,圆滑吗,就像常说的做人要会变通,不要死脑筋。行事原则固然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但为什么主人翁变成自己,原则立场也会发生改变?
因为结果主义中总是伴随着牺牲,但没人想成为牺牲者,所以结果主义又往往诞生出不公,所谓的牺牲小部分人救活大部分人的大义,被迫牺牲掉的大概率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
换句话说,谁想成为被牺牲的一员?
德国一战战败,国内经济低迷,希特勒站出来了,大手一挥,牺牲掉600多万的犹太人,用他们的财富给德国经济输血,对非牺牲者而言,大部分是赞同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