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报道他们全都被判20年以上的监禁。
1个月后,又有一则新闻吸引了民众视线,内容比较离奇,那便是无差别杀人案中的犯人全都一夜之间死亡,死状凄惨。
随后,故事主角出场,已经化成厉鬼的母亲以及被她保护着的没什么怨气的小孩,而死去的那些犯人自然是她的手笔。
但这些还仅仅是开胃小菜,等到命案住宅变成凶宅,并搬进一户新主人后,隐藏在黑夜之下的心惊胆战、莫名鬼影,配合上恰当好处衬托氛围的配乐以及温子仁很有想象力的吓人镜头,才让买票进场的观众感受到了那种心脏的跳动刺激。
几乎和《死寂》差不多富有观影体验的吓人指数,以及新加入的驱魔体系,对这些喜欢类似题材的观众来说,具有无比的吸引。
影厅内,不时响起几声尖叫,这是对恐怖电影的赞美......
“票房成绩出来了吗?”
“嗯,还不错。”
3月第二周的档期,自午夜场之后,《死刑》迅速收割票房,凭借档期无劲敌的优势首周末便拿下1187万美金,排名第一。
排在第二的则是福克斯出品的恐怖电影《快门》,入账529万。
在这样的情况下,《死刑》能回本是可以肯定的,恐怖片向来是服务特定观众的,只要质量过得去,很容易赚到利润,就是很难大赚,算是低风险题材代表了。
不过,08年远不是把目光放在几部低成本电影身上的时候,媒体方面除了娱乐版面稍微报道了一下,网上有些热度,大家还是非常关注金融市场。
就在3月,贝尔斯登因为次贷市场的波动,受到冲击。
这家公司是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虽然个头最小,但行为做派却很凶悍,经常操着极高的杠杆在市场的大幅波动中杀进杀出,赚取资产。
而且贝尔斯登只认钱不认人,做事特立独行,1998年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重组中,贝尔斯登顶住压力,独自拒绝对LTCM按比例分配的基金购买计划,并因此被华尔街所敌视。
很难知道在这个时期,背后有没有“同行们”推波助澜,因为贝尔斯登从前年开始就把抵押贷款相关业务作为战略方向进行了重点拓展。
是以贝尔斯登虽然身居五大投行末席,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承销量始终位居三甲。相应的,这项业务往年也为公司贡献了一半的利润。
可惜危机时刻,抵押贷款业务比例过高变成了贝尔斯登的软肋。
这个时候的贝尔斯登的负债率高达百分之97.24,换言之,其持有的抵押证券价值只要一个很小的下降就可以吞噬掉他所有的净资产。
然后,内部消息来了,有许多媒体开始报道贝尔斯登出现了流动性问题,恐慌伴随着谣言迅速传播开来。
本来这事捂着,贝尔斯登绝不会这样垮台,但它就这么传播开来了,哪怕贝尔斯登依然手握180亿的现金和高流动性证券,却仍然迅速被风暴击沉,因为市场对它失去了信任。
紧接着,贝尔斯登一边向美联储求救,一边向市场公开澄清,提振信心。但市场不为所动,业务大量被挤兑,更绝的是高盛随即拒绝了贝尔斯登的一笔正常交易,谣言立刻变得有根有据起来。
12日,周三,回购市场向贝尔斯登关闭。
到了周四晚上,贝尔斯登手里只剩区区20亿美元了。
再然后,贝尔斯登被****接手,其中一部分负债由美联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