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5、第四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与他相比,跟他一起到这地方的同事就没有音信了,他出事之后,他的老婆宣布跟他离婚,子女纷纷跟他断绝了关系,学生也避之唯恐不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

    在一场大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一件衣服已经不能抵抗这个气温,有那些怕冷的老人和孩子纷纷纷纷拿出了冬天的衣服。

    今年的年景不错,大米红薯还来了个小丰收。

    苏茴家院子后面就是自留地,基本上都种了红薯,收获的时候,张根来帮忙了。

    看到收成,他都忍不住夸赞。

    这里原先是山脚,满是灌木和草丛,第一年整理出来种上红薯,没想到收获比那些肥田也不差,看来老二媳妇伺候的很尽心。

    这些,加上年底分的,足够他们吃了,不用他补贴,本来他都准备好了,要分一些给他们的。

    秋季,大家伙也从山上得到了足够的馈赠,各种山货野果,家家户户都收了不少,在没有足够的粮食的时候可以充当主粮。

    随着冬小麦等作物下种,日子就比较清闲了。

    这一场大雨,家家都在家中休息,因为他们村可以烧瓦,成品不少,大部分漏水严重的人家都咬咬牙去定了瓦片,现在下大雨,就算会漏雨,也不至于原先那样外面大雨里面中雨了。

    下雨天,普遍幸福感加强。

    张保国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雨花,双手服帖的放在裤兜处,身体站的笔直。

    他在练军姿,锻炼自己的定力。

    他看着窗户外面的自留地,大部分又种了红薯,但是有一小部分,种上了芸豆,豌豆,油菜等等。

    家里空出来的那间房间,堆了一千斤的红薯,这么多,他们可以吃好久好久了吧。

    这么好的收获,是因为苏茴用灵泉时不时的浇灌,加上红薯的产量本来就惊人。亩产几千斤,他们自留地没有一亩,但也收获了一千斤,这些红薯,放在阴凉处就能放好几个月,但要想要长期保存的话,就要制作成红薯干,或者是制成红薯粉,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制成红薯干来保存,红薯粉做出来是好吃的,但是数量减少的太多。

    原先的红薯还有一些,苏茴索性把磨盘搬到厅里面,打算做一些红薯粉。

    一看有活干了,张保国动了动有些僵直的腿:“我来推!”

    这个磨盘可不轻,苏茴转动起来轻松,张保国也能转一会儿,他现在的力气,比得上18岁的青年了。

    他累了,张卫国顶上,他转一会儿,喘口气,再继续。

    这个看上去挺有趣的,两个小的看他们在弄,也会来推,一起推个几圈。

    平时苏茴用来磨花生做花生酱的时候,他们也会凑趣过来,一起玩。

    新鲜是不新鲜啊,但是一家人一起,自有趣味。

    不过在牛棚那里,就没有他们这么舒适了,他们全都动员起来,用木盆、木桶接着漏下来的雨,晚上睡觉也不能停歇,隔一段时间就要有人出去把满了的盆和桶倒到外面去,一场雨,折腾得他们筋疲力尽。

    这一场连绵的大雨过后不久,冬天正式降临了。

    苏茴被抓了壮丁。

    他们村是有会计的,负责计算工分和分粮等事宜,每年收获过后到即将分粮的这段时间都会特别忙碌,有时候还会抓人去帮忙,苏茴这次就被抓去帮忙了。

    不过不是粮食那一块,而是瓦片这一边。

    每一次出窑,出了多少瓦片都是有记录的,然后谁来定了多少,也都有数,不过他们村的人到现在都只是记数,也就是说,只是拿走瓦片,而没有付出,这个付出会在年底的时候一起计算,而外村人,就是用真金白银来他们村购买了。

    也有人给外村的姻亲之类的帮忙,由自己出面,不过这种张成业都严词说明了,不是自己家用的话,到年底的时候,同样也是要给钱的,从年底分红中扣,不够就延迟到下一年,总能还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么做的,毕竟自己还不知道要出多少钱呢,大部分还在观望。

    而这些瓦片,到底可以用工分抵扣多少,这具体该如何都要拿出个章程来,章程他们已经确定好了,现在就是计算,苏茴就被拉去计算,会计也在算,两个人一起,最后得出一个数,以此作为基准。

    张成业看了总收入,很开心。

    今年大家的积极性都比去年高,收获也更好,另外还有外快,大家今年分到的钱或者是粮食都会比去年更好,他就希望,年年都这样,一年更比一年好,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他知道有好些人家,因为囊中羞涩,孩子年纪大了,也没办法成家,成家了,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各种不方便,他们不想搬出去吗?

    想啊,但是没钱建房子,这起泥砖房省钱没有错,但多少都是要花钱买材料的。

    按照这个年景,攒几年就可以攒出建小房子钱了。

    他想着这样的日子,心里美。

    苏茴原先也不知道烧瓦具体数目,这一出来,她也有些侧目了。

    谢睿,是个有本事的。

    一开始的成品数跟现在的对比,翻了几番,村里很多人用上了瓦片不说,外销的数量也很可观。

    不算村人数,按照户来算,每户都能分个两三块钱。

    别以为这很少,村里有几百户人呢,加起来就上千了,他们烧瓦,可是从五月才开始的。

    有这个成绩,离不开张成业的大力支持,但是谢睿的本事也充分显示出来了,估计三姑六婆上门的要更勤快了,过个两年,成绩稳定了,他要回城,真的不难。

    他会回去吗?

    苏茴想了想,有点不舍,当然不是不舍谢睿,而是不舍谢睿的东西,她用酱换了不少首都的“特产”,离开之后,就难了。

    没有拖延太久,计算清楚了,张成业就把大部分的粮食都按照工分发了下去,至于买了瓦片的,也有了换算,自己算一算自己领走的瓦片数量,就知道自己该粗多少钱了。

    他们惊喜的发现,真的不多,十块钱以内,抵扣掉之后,自己再补个五块就差不多了,这个主要是大家都领的不多,大部分都只是领走漏雨严重的房间用的数量而已。

    而没有领用瓦片的,比如苏茴,比去年分到的钱多了近四块。

    这一下子,会计那边就堆满了人:“我明年要***片!”

    “我也要***片!”

    “下一个是我,我要把另外一个房间也铺上……”

    年底,也是大家伙办喜事的时候,这时候大家都比较有空闲,主人家也是,刚分了粮食,比较宽裕。

    赵夏兰小姑子就是这时候出嫁。

    因为一些原因推迟了,后面的好日子就是分粮后了,就跟别人扎堆一起用一个好日子了。

    虽然说不封建迷信,但是这种人生大事,没有几个人不看好日子的。

    苏茴给赵夏兰小姑子准备了一罐子香菇酱,一罐子酸笋作为贺礼,赵夏兰嫁的人也姓张,跟张平还是能扯得清的亲戚关系,见面了也是哥哥弟弟的叫的,虽然仔细说起来,整个李村姓张的都是亲戚,不过一代代下来,远的早就跟普通人差不多了。

    她送的也不奇怪,现在这时候送礼没有送钱的,都是送吃的用的。

    或者一小袋米,一袋菜干,亲近的,比如赵夏兰这个嫂子,她就准备了一对毛巾,是大出血了。

    因为那工业毛巾一条一块,她自己根本不舍得买这么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算一算,女主到这个世界一年啦~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destiny 66瓶;梅子 20瓶;死宅到底、捉住一只美美哒小可爱、远道在我身下娇喘 10瓶;随身空间有点爱、罗蒙家的小树林儿、__yu、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