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8、第六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凤华这次上四年级不是一帆风顺的。

    很多人不送家里的女孩子去上学, 就算去了,上到二年级三年级,会算数,会写名字,会认常用字, 就可以了。

    就像她的两个妹妹,也到了上学的年纪, 不过赵来娣不同意,就没有人特意提出让她们姐妹两个去上学。

    张凤华三年级毕业,赵来娣已经觉得可以了。

    她都已经上到了三年级, 差不多了。

    但是张凤华很想继续往下念。

    除了儿子, 剩下的三个女儿中,赵来娣确实最疼这个大女儿, 她的成绩也很好, 一边念书, 一边辅导两个妹妹功课,还能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点得妥妥当当,她这样哀求自己,赵来娣只能骂她败家, 终究还是同意让她继续往下念了,不过她也有要求。

    她继续往下念,那就要把钱花的回本,她两个妹妹她是不打算让她们上学了,但是她这当大姐的要负责教会他们, 不能比别人二三年级毕业的差。

    张凤华一直都有教两个妹妹学习,这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妈妈不说她也是要认真教她们的。

    上了三年级,班级里女生的数量锐减,张凤华她们班里就只剩下两个女孩子,其他的都回家去了。

    到了三年级的没有一个10岁以下的,上学的不仅要花钱,还不能挣工分。

    因为这个举动,赵来娣也被一些人说她是疼爱女儿的。

    她这样不能说疼爱女儿,还要怎么算呢?

    一般来说,答应孩子念四年级,五年级也会给念,不然就差一年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也太亏了。

    张凤华拿到小学毕业证书看来是没问题的。

    有不少的人家别说女儿了,儿子都不会让继续往下念,就比如距离苏茴家不是很远的方顺。

    除了她家的大儿子上到了三年级,其余的都没有上过学,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

    他们一辈子在田地里头打转,学会认字有什么用呢?

    还不是继续拿着锄头在地里刨食,只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学会算术,就可以了,不做个彻彻底底的文盲够用就行,何必去废那个钱。

    这并不单单只是一例,而是常态。

    像苏茴因为是老师的缘故,能拿全工分,还有张保国,他也会去看看有什么活计,下地,尽量多挣一些工分,这样子一年做下来,去年挣了十三块多,这是全部的收入。

    堪堪跟这一年他们的学费支出打平,可是这是在他们没有其他支出的前提下。

    虽然说农家大部分都能自给自足,但有些东西是没办法自给自足的。

    一个是盐,一个是火柴,一个是生病,另外一个就是难得的大头支出,比如说家里的柴刀铁锅等等铁器损坏需要修补的支出,如果要购买的话,更是不得了,铁制品在大炼/钢铁时期,就大幅度就变得稀缺了起来,现在买个铁锅要几十块,还要工业券,不好好存个几年,根本就买不起,更别说,除了这些日常支出以外,还有人生大事,子女年纪到了,都要准备,有儿子的,要给准备房子彩礼,疼爱女儿的,要给女儿准备嫁妆,一年到头根本存不下多少钱。

    所以这时候的人才会把家里的牲畜看的那么重,养一头猪卖出去就是小几十块钱,家里的鸡伺候的好了,那源源不断的鸡蛋就是他们的钱袋子,可以把家里的火柴、盐等琐碎支出覆盖上,不用动不动就掏存款,大部分都活的小气,是他们想活得这么小气吗?

    不是。

    是这时候的生活逼得他们只能这样,不然这顿吃了就没下顿了,过完了今天,明天怎么办呢?

    让张凤华继续往上念,那就是六块钱的支出,是他们夫妻两个其中一人半年的工分。

    不过张赵来娣也已经下定决心了,小学就到头了,初中的话她是怎么也不会吐口的。

    女孩子念那么多书干嘛?

    小学毕业就顶天了,再读下去也耽误找人家。

    小学毕业就能拿的出手了,不然到时候男方还要嫌弃她读太多书。

    张凤华依旧会在中午的时候去二婶那边写作业,有什么不懂的请他们帮自己解答,她上三年级,比她小的双胞胎都跳级了,张凤华说不丧气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也的确没有产生什么负面情绪,她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上午上课,中午来这边写作业和解答疑问,回去后她根本没有停歇的时候,不过因为教两个妹妹,她的基础打得很牢。

    而且对于她的疑问,不用问二婶,问自己的堂兄弟就能得到解答,就连双胞胎也是,他们不愧是成功跳级的人,她的疑问他们几乎就没有答不出来的。

    跟同龄人开口总是比较容易。

    她也有想过,如果他们是自己的亲兄弟,二婶是自己的亲妈,会怎么样呢?

    她想,或许根本不用她求,她就会让自己接着继续往下读,小学毕业还有初中,初中毕业应该还可以上高中吧,一直往下读,如果不是大学没有了的话,或许还可以继续接着念大学?

    她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子就禁止她念书,不会说浪费钱,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没有问过,但是张凤华就是有这种感觉,很肯定。

    但是没有如果。

    二婶不是自己的妈妈,她是自己的二婶。

    她现在这样也不差了,最起码她有了上学的机会,现在还可以接着往下念,应该可以念完小学,对比起两个妹妹,她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

    不过,她喝着甜甜的绿豆水,这里面加了一点糖,甜甜的,她一小口一小口,珍惜的喝着,喝的很慢。

    二婶真的好好啊,还给她们煮了绿豆糖水,她还鼓励自己了,说要自己好好学习,加油往下念,不用顾虑太多,照着自己想走的路勇往直前……

    她是支持自己往下念的,二婶真好,她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她很珍惜机会,就算不能跟他们四兄弟比,但也不能太拖后腿。

    张成业在张保国上初中的时候,还以为他会取消早上的训练,但他没有取消,因为要早一点赶路去镇上,他选择了早起。

    自动自觉的让人老怀大慰,有这么一个参照物竖在前面,实在很容易让人对自己家不争气的孩子怒火高涨,当初他督促他们,一个个的,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就叫苦,哪像人家,这么久了都没有说过一声累,说过一声苦。

    那一身的风采,有的时候看到他,恍惚间就有种自己回到了当初在部队里的生活一样。

    这样意志坚定、有毅力、有耐心的好孩子,不送他进军队,真是太可惜了。

    不过他现在个头是达标了,年纪还不行,还要再过几年。

    他把他送回去,某方面来说,也是为国尽力,帮国家输送好苗子,保家卫国,护卫疆土。

    相对比之下,他的弟弟保国就有些逊色,他的毅力没有他哥哥好,意向也没有那么坚定,不过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毛躁性子被磨平了些许,更稳重了一些,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苗子,就是比他哥差一点。

    而且他脑袋机灵,一点就通,时不时的还有一些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奇思妙想,活泼,跟他大哥的稳重相比较,是另一种性格。

    或许老人会更喜欢这一种吧,嘴甜会说话,会磨人,不过,他个人来说更偏好他哥这一种就是了。

    对于苏茴来说,家里有了个初中生的影响也不大,虽然初中是全天制的,但是下午四点半放学,回来五点,就是在冬天,天也没有黑,也就是中午少了个人吃饭。

    不过影响也不能说没有,除了休息日,他下午原先还能下地干活挣工分的,现在都没办法了。

    他白天都要在镇上度过,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适应了学校的现状,经常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面消磨时间。

    虽然图书馆里面的书很多都被拿去扔了烧了,但是剩下的那些数目对于他来说依旧庞大,各个科目的都有,而且因为他们镇上就一间中学,包含了初中和高中,所以涵盖的面比较广。

    他每次去都能找到自己要看的书籍。

    在学校待久了之后,他也发现了一些猫腻。

    比如说黑色的存在,有的同学比较富裕,从吃的还有穿的方面就能看得出来,大家都是吃杂粮粗粮的时候,就他碗里的是饺子馒头米饭,这家里条件不好,能吃得起这个吗?

    然后他就被眼红的人举报了。

    一下子,没有人赶冒头,哪怕这些东西来历正当。

    为了避免出问题,张保国带去学校的午饭基本都随大流,他早上晚上都在家里吃,有足够的时间把他的那份塞到肚子里,何必带到学校大庭广众之下引起争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