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1、第一百一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红色想要穿得出彩的不容易, 人白的话会衬得人皮肤更白,人黑的话那就要看具体款式效果了,不好说。

    对于这一类,他们也不是全部设计红裙子,还有其他的, 比如上衣,红色的配饰等等, 不过周海设计的最多的还是红裙子。

    让人就算穿了不好看,看到了也想买一条回去。

    照片里的模特,蓝天白云, 高楼大厦, 美人红裙,回眸一笑, 百媚生。

    有人来拿货的时候看到这些照片, 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一袭红裙,一身雪肤,像是要印到人的心里去。

    识货的人多。

    因为布料的差异价格也分了几个档次,最贵的那一档都有不少人拿。

    曹燕红听到消息说货到了, 带着人去搬货。

    其中有一个特别是用箱子装着的,是海报,按照苏姐说的,要挂到店门口。

    这些货物都搬到了四合院的空房子里,然后整理, 现在曹燕红是一店之长,除了一开始招的刘晓怡之外,后来还招了一个陈柳。

    三个人,曹燕红负责收钱,刘晓仪负责管账,陈柳负责出货。

    张卫国负责存钱。

    这些钱全部交给曹燕红,那样不好,财帛动人心,还是不要太考验人心了,这么多钱,从张卫国手里过,也变得有点佛系了,经过了这么多,他觉得以后工作了遇到多大数都不能让他动容,更别说贪污受贿什么的,没必要啊。

    至于为什么只有他……那是因为相对的他最有空闲。

    张保国他一个月能出校一次,张安国想要考研,张定国想要出国留学,就只有他,按时毕业准备工作的人相对最有时间。

    一看到这几张海报,曹燕红的眼睛就亮了,同样是女人,也被吸引了,这裙子真好看啊,好几款,模特拍的姿势也不太一样,每一条都想要!

    不怪她意志力不坚定。

    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而且这照片可不能就这么放在门口,指不定就让人给摸坏了,这个倒是简单,她找了木工来,在门口弄了框,木框的颜色刷白就好,另外再周围用护栏围起来,不让人靠近。

    价格单她已经看了,贵的是真的贵,不过也是真好看,物有所值,为了保险起见,红裙子多,其他的也不少,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多是黑灰青那几个颜色,有些人都不敢买这么大胆夺目的衣服,所以发来的红色占了1/4。

    算起来这个比例也不少了。

    但是曹燕红很有自信,这裙子摆在这里,肯定会很受欢迎的。

    她先各自各种款式大小都留了一个挂在墙上,挂的高高的,只能看,拉不下来的那一种,就怕有人急了,把样板也给拿走了。

    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趁着人多你说不给,她都拿在手上了。

    第二天一早,她们早早的就开店了。

    大街上永远不会缺少早起的人。

    凡是路过的,都会忍不住被吸引。

    看到门口那几张半人多高的彩色海报,尤其是女性,走不动道了,男的也走不动道了,照片上的模特好看,穿上这红裙子更好看!第一个看到的是一对一起出门买菜的大叔大婶。

    大婶的视线在裙子上仔细看了又看,一回头,就看到自家老伴也眨也不眨的盯着看,一把拍了过去:“你这老家伙在看什么啊?”

    大叔:“我不看什么,就觉得那裙子真漂亮,你要是穿上了一定也好看。”

    大叔很会说话,这么一说,一场争斗就消弭于无形。

    大婶看着那裙子:“这颜色我穿上会不会被人家说啊,一把年纪了还穿这个。”

    “你要就买这一款,那上面不是写着吗?这一款比较大气,适合三十岁到八十岁,这一款比较轻盈,适合姑娘家,你看看呗,看看又不要钱。”

    “行!那就去看看。”

    夫妻两就这么走了进去。

    这是今天开业第一对进门的客人。

    这是不一件两件的零卖,十件起卖。

    店里面比外面海报上的款式还要多,忍不住,实在是忍不住。

    大婶一进门先看自己海报上看中的那一款,上手就摸。

    然后看下面的尺寸。

    这种都会标记好,是什么码数,腰围肩围。

    最多的就是均码,这时候大家普遍都瘦。

    小码和中码占据了绝大多数。

    看着她那架势,大叔心有点颤抖,她一口气看了这么多,这个价格她没有看吗?

    买了他们家就要吃土过日子了。

    大婶买买买,自己的、自己的女儿、儿媳妇,还有女儿她大姨……都来一条,她就不信她们不要,她们不要她就转手卖出去,肯定有人要。

    出门的时候大叔的手都有些颤,紧紧地抱着手里的衣服。

    随后进门的就是吴胜海,他隔得不远,有什么动静他很快就能发现。

    他也被海报吸引了,这几张引人夺目的海报,他的视线无法避免的也被吸引了过去,一看清,他就立刻下定决心,这几条裙子一定要多拿几条,在另一边,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那一头,用红纸写着订货已到达。

    他把自己订货的条子拿了出来。

    他跟曹燕红也不陌生了,还说了一句:“你们这里有好东西,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曹燕红就笑:“我这怎么提前,不到货,我也不知道是咋样的,怎么样,要多少?”她指着一排的衣服:“这次的新款你也看见了,有好几个不同的档次,最便宜的这个28,最贵的138,便宜的货比较充足,贵的不多,先到先得。”

    他的视线在最贵的那一条红裙子下面凝住了,用手摸了摸。

    层层叠叠的红纱,如梦似幻,有点像国外电影上的婚纱,不过这个是红色的,真好看啊,他咬了咬牙:“这个给我来两条,不,还是给我来四条吧。”

    “你要什么码数,我跟你说这种裙子版型设计好了,你要是找的师傅改的不好,就不好看了。”

    “三条中码,一条小码。”

    要大不要小。

    他看了一下试衣间,果然看到试衣间的门被锁上了。

    有新货上来的时候,试衣服的人太多了,试衣间根本不够用,索性就锁上了。

    等高峰期过去了,才会重新打开,不然她们试衣服,人堵塞在这里,别人想进都进不来。

    他现在也算是挣了一些钱了,吴胜海转了一圈,问中档的那一款:“这个给我小码的拿十五,不,十六件。”媳妇也辛苦了,这件衣服就当做礼物送给她。

    “还有这个,我要十件,这个和这个五件。”

    曹燕红:“你写个条子来,我们要入档统计核算的。”

    “好。”

    吴胜海是第一个来的批发商,其他的人也慢不了多少,很快就来了。

    跟他一样,还没进门就被那几幅彩色的海报吸引了视线,他们还没进门,就看到了路边那一圈的人,好像有什么杂耍热闹看似地,围了一堆。

    用护栏隔开,不让人触碰,这很有先见之明。

    张卫国今天休息日,也来了,比曹燕红她们来的要稍晚一些。

    他有些事没做完,耽搁了一些功夫,等他来到的时候就看到门边站了一大堆人,从店门口就能看到里面的拥挤。

    还有从里面传来的大声说话声:“这种款式的中码的,在哪呢?我已经付款了!”

    “这个我要十条,拿给我。”

    “这个你别抢啊,先来后到懂不懂?”

    声音嘹亮,就怕听不见,没注意到自己要的东西,一眨眼就没货了。

    至于在门口围着看海报说的就是:“这是香港啊,你看他背后的楼多高啊?就跟电影里面一样。”

    “你看看这姑娘长的真好看,跟电影上的明星似的,这条裙子也很好看。”

    “你穿上它也会很好看的。”

    “你瞎看什么,看漂亮姑娘?”

    “我看的就是这条裙子!”

    “我当初结婚的时候都没穿红……”

    “那你现在手里宽裕可以买呀,你看里面有多火爆,迟了就没有了。”

    ……

    眼看着又一个人冲到了里面加入争夺大战,张卫国也匆忙挤了进去。

    他来的正好,曹燕红他们都忙不过来了,拿货的排起了长队。

    之前订货的好说,交了定金,现在拿着条子,把剩下的货款给了,就能直接拿走衣服走人。

    但他们要现在买新来的款的,那就要排长队。

    这一次上新了不少的新衣服,尤其是红裙子,还有红色衣服,款式新颖,外面的海报还在那里挂着呢,看的人心里也火热起来,想要买,肯定很多人要,

    这里有现货的话,买也简单。

    样板就在那里,随便他们看,随便他们摸,决定好了报编号、码数和件数。

    先交钱,然后拿着条子去拿货。

    这样子就要分两次排队了。

    看到张卫国来了,曹燕红拉着他就来点数,他数学好,她知道,收钱让他来,自己下笔飞快,把编码记下来,同时还要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提前检查啊,要是坏了的立刻替换,拿走了就不管了啊。”

    来批发的众人压力很大,除了那些同样干这行的同行之外,那些大妈大婶也来跟他们抢。

    她们拿的件数都不多,10件20件的拿,但是架不住她们人多啊。

    而且她们说到底也是他们的客户,要是她们在这里买了,他们再卖就卖不了了,只能往远的地方走。

    这附近有做这门生意的,也是生意最差的,只能去别的地方,没办法,这间店就开在这里,一有什么动静这些大妈大婶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冲上战场。

    有些自己用不到的,卖给亲朋好友邻居,也能赚到那么一些零花钱,尝到了甜头之后再来,也算半个二道贩子了。

    生意很好,不过量多,一天两天的没有卖完,一直都有人拿货的,来的早的,比如说吴胜海,他卖完了先头的那一批,又来拿新的。

    看到还有货,最贵的那一款这一次拿了十条,其余的数量翻倍。

    首都是苏茴他们生意扩张的最北端,再往北的地方,苏茴他们暂时还没有涉及到,也就是说,那边的市场还是空白的。

    吴胜海之前都是在首都其他地方兜售,这一次在火车站上兜售了一次,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他恍然想起,别的城市要是没有的话,那不就是全都是他的市场吗?

    在首都,时不时就能遇见同行,撞在一起难免会影响生意。

    要是成的话,吴胜海的内心火热,他多少也攒了一些钱,可以拿货量大一些,专门干这一行,他现在不仅仅是卖衣服,还有吃的用的,杂七杂八的,能赚的都干。

    如果这一行好做,他就可以跟曹燕红一样,也做一个代理,从这里拿货或者直接从厂里拿货到北方去。

    苏茴他们想要卖到香港,现在进度还可以,局面是不好打开,但还不错,作为请模特的报酬,除了金钱之外,苏茴他们还送了她不少款式的红裙子。

    特意用包装袋包装好了,让模特可以送给自己的小姐妹或者是亲朋好友。

    她们这一行经常收到商家赠送的产品,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乐呵呵的拿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其他款式她不喜欢的,她上身不合适的,或者是码数多余的,就会送给其他人,再多说几句好话,就吸引了一些人来问价。

    这么“敬业”,下次还能够给她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香港的地方毕竟小,人又多,很多东西都要靠外运。

    大陆这边目前为止是蔬菜、粮食、家禽等等,他们给的价格高,深圳这一边距离这么近,有不少人养殖家禽给他们提供这些东西。

    衣服的话,物美价廉,他们当然也会喜欢。

    ……

    李村里面现在大家都干的热火朝天,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忙得很,伺候自家的田地和山地,期望收获的时候带来丰收,那样子,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有那些家里劳力多的,做完了农活之后有空闲了,有的人就想要离开家,去外面闯荡闯荡。

    对于这一点,张成业是赞同的,这是国家的政策,改革开放了,时代不一样了。

    他们村也需要有人出去见见世面,就算闯荡不成,回来也有这些田地保底。

    问过了张成业的意见之后,就有那些交情好的兄弟几个彼此商量,带了包袱,买了火车票,坐上了火车。

    来到那个飞速发展的城市,然后他们就发现,在他们镇上非常难以得到的工作岗位,这里有很多,不过就是不保底,人家随时有权利不要你,不像公家的,都是铁饭碗。

    他们几个男人能干的活不少,最好找的就是建房子修路铺砖。

    一个月,少的能挣二十多,要是有几把手艺的,一个月五六十、七八十的都有,而且这里的工资也是月结的。

    这个收益一摆出来立刻就心动了,他们村有烧瓦的这门手艺,分的钱比较多,但那是一年分的钱,这里可是一个月啊,每个月都有这么多,假设一个月二十五,两个月就五十,四个月就一百了!

    这里的商品也格外的琳琅满目,在供销社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很多,看得他们眼花缭乱,大呼见世面了。

    在这里干上几个月,回去之后就能买不少东西孝敬老人,给自己媳妇、给孩子买上很多新奇的东西,多做几个月,房子就能建起来!

    他们立刻就找了一个工程队加入。

    像这种工程队,鱼龙混杂,他们有同村的要好的兄弟,还能互相照应。

    吃的饭菜一般,但这时候有几个人会挑剔入口的东西?

    能吃饱就可以了。

    睡得也不好,都是凑合着睡在板子上,但是有钱啊,一个月结束之后,看着切切实实躺在手心里的钱,动力十足,要坚持下去,而且手里有钱了,想要吃好点,想要睡好点,也容易了。

    他们为了避免家里人担心,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就写了信回去,说这里都好,而且工作好找,像他们这种壮劳力能挣钱,就是女人也能挣钱的,有很多工作机会,到处都有看到招人的告示。

    大都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钱寄了一部分回去,有着钱打底,就有更多空闲的出来找他们了,家里的活有人照看,他们出来,看看能不能挣多一些钱回去,就跟他们想的一样,要是每个月都有这个数的话,很快就能存够建房子的钱了!

    有那些家里儿子多,压力大的更是,儿子多,意味着别人不敢欺负,多子多福,但也意味着负担,儿子长大成家,不说一间屋子吧,一个单独的房间总得要,不然下一代怎么来,而且几兄弟挤在一个屋子根本没人愿意嫁进来,还能一直打光棍吗?

    苏仲也挺想出去见识见识的,不过现在这不合适,他的儿子要高考了,怎么也得要等他高考结束之后再看情况。

    苏半夏的成绩还行,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要是一次考不上,之后复读还要重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他自己放弃又不甘心,所以他那是全神贯注,时时刻刻捧着书本,足够用功,加上几个表兄弟的笔记和提点,他在班里的成绩还行,名次一直在前面,以他们学校的情况,要是在班里的成绩都排不到前几的话,考大学根本无望,现在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就那么点,竞争太激烈了。

    能够考上的,都需要足够的优秀,他做了不少套卷子,分数差不离,有点希望,就是学校一定要填好,出挑的就别想了,偏远一点的地方才会有把握。

    这个他不挑,自认不是那种离家远了就过不了日子的人。

    家里有考生在,都很紧张,吃的喝的他们全都负责好了,常小荷恨不得帮儿子喂饭,好让他专心学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