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大笑起来。
这时候,尚书左丞刘洎微笑着说道:
“殿下,您看这眼下。”
“我们魏王府,是门庭若市,天下学士云集。”
“反观东宫,却是闹出来这么大一个笑话。”
“等这件事传到了陛下的耳中,说不准还会变成什么样。”
“若是长此以往,我倒是觉得殿下您,才更应该把宫底往东边挪一挪。”
(魏王李泰住的武德殿,处于东宫和皇宫中间,它的东边也就是东宫之位。)
听见刘洎的话,魏王李泰自然是心中甚为开心。
不过表面上,倒是很含蓄和谦逊。
“呵呵,这话也不能这样说。”
“我无论是在以前的魏王府,还是如今的武德殿。”
“都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只不过是尽可能的为国做事,为民请愿,为父皇母后尽孝,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就像老师平日里告诉我的一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眼下,咱们最重要的事,就是抓紧把括地志编纂完成。”
“这些年里,大家日日夜夜的辛苦,才将这括地志准备的几近完成。”
“等的就是这股东风。”
“如今父皇已经下令开设了这文化馆,咱们的东风也等到了。”
“剩下的就是找准时机,看什么时候把这括地志拿出来,献给父皇为好。”
“到那时,本王定忘不了诸位的辛苦和功劳。”
“一定会将你们的名字标注在书上,同时我也一定向父皇为大家邀功。”
听着李泰的话,众人自然是感激,逢迎了一通。
而刘洎这时候轻声的问道:“殿下。”
“东宫那边如今出了这么大事。”
“定然会有很多朝臣对太子的这种羞辱不满。”
“若是设身处地的去想,一定有人对东宫不满,却又碍于东宫的淫威,而感到忌惮。”
“假如我们此刻前去拉拢,让他们加入到魏王府这边。”
“相信一定能有人愿意更改门第,来到殿下您这边。”
“不知道殿下您的意思是?”
听着刘洎的话,李泰依旧是笑呵呵的说道:“刘洎啊。”
“只要是与我们志同道合,德行兼备者,若是他们真心想跟我们亲近。”
“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这件事,你们就自己看着去办。”
“不过一定要小心,不要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出来。”
......
另一边,在吴王李恪的府邸。
当听说了东宫闹出来的笑话后,李恪不由得冷哼一声。
“就这种蠢货,他又怎么配当大唐的储君和太子?!”
“身为太子,又怎么能以投名状来逼得臣子对自己忠心?”
“难道靠吃带血的生肉,就能体现出自己的勇猛?”
“简直是可笑!”
听着李恪的不满,一旁的权万纪也是不住的冷笑。
“不出意外,这件事很快就能传到陛下的耳中。”
“相信也一定有太多的人,在留意着陛下的态度。”
“若是连陛下都表现出对太子那边的不满和斥责,那可就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