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沈正和程昭离开大河村,再次前往湖州求学。
赵二狗则去平安县宣传酒楼加盟的消息,以及,去曹家预定游船,不是大河里那种豪华的船,而是小一些精致一些的小船,能在荷叶间穿梭,要的是一个雅趣。
程弯弯留在家里继续规划花圃,原来是打算当做护肤品的原料种植地,但既然还有别的用处,那就不能只种桃花和茉莉,正是春夏的时候,气温适宜,基本上种什么都能活,她在商城里选了一些适宜大河村水土的花种,让程圆圆种下去。
花圃里忙碌着,那边田里也在忙。
麦子收起来之后,赵大山已经将田地耕了一遍,接下来种一些芝麻豆子花生之类的作物。
前年蝗灾,去年旱灾,村里已经两年没有种植这些作物了,还得去城里购买种子,一亩亩种下去。
因为只有这么几亩地,就没有请长工来帮忙了,程弯弯帮着赵大山一起在地里忙碌,种子撒下去,浇水,再施肥,也就差不多了。
“娘回去休息吧。”赵大山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我再去棉花地里看看,昨天在那边经过,发现一些叶子背面有很多虫卵,得赶紧把那些虫卵弄下来,不然等夏天一到,虫子多起来就完了。”
程弯弯记起来,小时候大约九十年代,孤儿院附近就有一大片的棉花地,当地农人经常喷洒农药,可还是杀不尽,需要人工去找虫杀虫,她四五岁的时候不怕虫,一个农民伯伯请他们这些孩子去抓虫,一条虫给一分钱,抓一天能得两块钱买糖吃。
现代农药都不能杀尽这些棉虫,更别说没有农药的古代了。
目前只能做到防治,在虫子还是卵的阶段将它们解决掉。
程弯弯开口道:“请长工们跟你一起去棉花地,只要发现叶子背面有虫卵,这片叶子就不能要了,所有生虫的叶子摘下来,集中焚烧处理,这事儿得尽快处理。”
农田虫害的事,赵大山处理过很多,实践知识比理论知识丰富,他点头立即去办,还将这件事告诉了里正,毕竟家家户户都种了一些棉花,少则三分地,多则一亩,因为地少,稍微让个孩子盯着点都能及时把虫卵消灭掉。
程弯弯家中一共是一百五十亩棉花地,这么大面积,不是一天两天能处理完的,赵大山忙碌到晚上吃饭才回来。
吃完饭,赵二狗和吴慧娘也回来了,两人脸上都带着高兴。
吴慧娘抱过孩子,坐下来道:“娘,今天城里好多人都在议论我们大河村,都在说荷塘。”
“我特意去河口县南府书院门口走了一圈,那边的书生全都在说荷叶荷花之事,一个个好奇的不得了。”赵二狗说道,“一些书生似乎还想结伴来咱们大河村赏荷,看来,娘种的这片荷塘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至少在附近的县里出名了。”
程弯弯笑起来,看来昨天的诗会活动很成功。
不过光吸引文人书生还不够,附近县镇的富户有许多,大户人家的贵妇千金小姐们,也是受群众之一。
她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在女性之间打开市场。
“那个加盟的事,倒是有许多人来问。”赵二狗开口道,“不过都是平安县本地人,一个地区只允许开一家,那么他们就得拖家带口去别处营生,所以大部分人心动而没有行动,改天我再把消息放到其他地方去,相信一定会有人愿意加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