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量子弹弓和哨兵尖顶进行定位投放,虽然大型物体的量子传送收获到的数据对于研究单体级量子幽灵来说帮助不大,但她依旧是一直在参与和进行类似的实验从未放弃和停止,让实验室内那些分配到这里‘打下手’的助手们汗颜无比
......
视角重新回到‘残存’星系的驻防舰队上,‘姗姗来迟’的‘残存’星系驻防舰队也已经赶到了这里,在看见对面已经布置好防御圈甚至都开始搭建一座未知的大型构造时,‘残存’星系驻防舰队的司令官甚至都想指挥舰队直接对对方攻击了
但他们还是忍住了,原因则是统合体舰队用斯特拉族的通讯设备和频段,以及聚集地通用语的语言文字给他们发了一封信件,详细看完邮件内容后,驻守舰队的司令才下令暂停那些卫星战舰和行星战舰主炮的充能,恢复到最高警戒状态
聚集地是有通用语的,而这门通用语是在他们进入宇宙后遇到肃正协议前从那些先一步进入银河的高级文明之中学得的,那时候的银河可谓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状态(裂隙宇宙银河新生文明之间的大乱斗,那些先一步的高级文明因为在得知一部分秘闻后早就躺平摆烂了)
通用语的创造者是一个已经消逝的文明---往昔文明,它的领土星系几乎覆盖三分之一的银河(裂隙宇宙的银河面积只有主宇宙银河十分之一左右)
甚至于那些教会说这门通用语的高级文明,他们原先的母星系也在那个往昔文明的势力圈范围内,但往昔文明消亡时间,消亡原因一概不明
即使在他们离开故乡逃离到这个银河边缘前,都没有文明找到往昔文明消亡的真正原因
似乎往昔文明留给他们的除了大量的遗迹星球和这门通用语之外什么都没有
驻守舰队的司令官开始犹豫是否需要在聚集地来人前,与这个未知文明的舰队进行接触,通过那封信件中,他只了解到几个点
第一,那支失踪了的斯特拉族的采矿舰队确实是在他们那里,他们虽然俘虏了那些斯特拉人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残酷对待,而受伤的斯特拉人,也在他们了解斯特拉的生物病理后得到了他们的治疗
第二,他们也是从一个消逝文明的保留物中得知了聚集地的存在,他们这次来是要和聚集地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最好是在周边星系建立一个双方交流的联络站点,而且他们也知道了肃正协议的事情,想要与聚集地一同对抗这个银河智慧生命的毁灭者之类的话语
但这些信息并不足以让他们双方放弃这种保持威慑的对峙状态,一旦中间出现了变数,双方同时开火或者其中一方率先开火,那么这场对峙就极其容易产生冲突,最后演变成一场战争。这其中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他们可以为了抵抗肃正协议而死,因为那是智慧生命的毁灭者,和它是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但对面不是啊,在他们的意识中,同属智慧生命,都是在银河中苦苦挣扎求生的智慧文明,在银河大敌还在到处肆虐的情况去搞大规模文明战争,只会白白消耗双方的各种储备
当文明进入虚弱时期后,肃正协议只需要一支先锋舰队就足够把他们原地推平了,谁也别想继续完成文明延续的使命,估计就得乖乖当好银河中‘远古遗迹’等待什么时候有其他智慧文明过来考古挖掘,运气好说不定还能从那些废墟中找到他们的文明数据,向其他人讲述有关他们的故事
咳咳,扯远了
终究,驻守舰队的司令官还是命令手下同样用银河通用语的文字,按照对方发来的格式还是用斯特拉族的频段给对方回复一封邮件
邮件的大致内容是告知统合体舰队,你们如今所处的星系名为“残存”,它隶属于聚集地的管辖范围
而正在与你们对峙的这支舰队正是驻守在此的聚集地舰队,此刻给你们回信的,则是负责该星系防卫工作的舰队司令亥波龙
在这封回复邮件中,这位司令官反复表达了一个意愿,那就是他对你们的工程船正在搭建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
......
“看来对方对我们到来的事情已经接受了,现在他们对那座在建的临时星门感兴趣啊,你们说说这个问题我们要不要给这些‘外星友人’解释一二呢?”
“李司令官,根据长程引力波传回来的数据,这个星系存在的固定的大型人造结构只有那座环绕恒星的太空城市
但是对方的舰队我们获取到数个大型移动天体级引力信号源,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对方应该有同我们一样行星战舰,当然我们侦测到几颗较小的天体战舰,按照巨型战舰排序,他们应当属于卫星舰
但我们没有在星系周边探测到类似星门的建筑物,根据我们的推断,他们应当还是在使用传统的光速引擎,或是长程跃迁引擎之类的远距离快速移动技术,当然这也是我们的推测”
这次带队‘远征’的统合体舰队司令是李睿泽,他被从主宇宙的训练新兵的岗位上再次调回了指挥岗位,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数百位同样被安排去带新的舰长
回应李睿泽问题的是一位年轻的物理学者,一位不到三十岁的空间物理学专家,但是却思维方式却有些保守了,现在的统合体科学界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想象,越是老人,越是年龄大的各方面学者,他们的观念就越激进
而越是年轻人,各个年轻的学者他们的学术观念却是偏向于保守的
所以那些激进派的老学者被留在了元首近前负责攻克那几项难度极高的科研项目
而保守派的年轻学者全部都外派到各个舰队之中,那句话这么说来着----接受社会毒打,见见宇宙残酷的一面,让那些思想略微保守的年轻学者开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