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秩序,正步入正轨。
靖难之役,导致朝廷加重赋税。
百姓勉强能活,日子过得紧巴巴。
朱棣入主京城,成为天下至尊。
各地的官员纷纷表示祝贺。
老朱家的内乱,没有让大明王朝分崩离析。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谁做皇帝都一样,根本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仕途。
朝廷中枢的官吏,换了很多新面孔。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朱棣逐步地培养自己的心腹,蹇义、夏原吉、杨荣等,纷纷被提拔上来。
永乐大帝将开启波澜壮阔的一生!
“爹。”
“王守敬入京了。”
朱高炽一直关注着此事,吩咐属下留意。
朱棣从繁冗的奏折中,缓缓抬起头,凌厉的目光让朱高炽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压迫。
“朕已经给过他机会了。”
朱棣语态威严,收敛起心中的怜悯。
身为皇帝,他摒弃了一些情感,为整个天下谋断。
王守敬很有能力,在年轻俊才中属于佼佼者。
因此朱棣愿意设下考验,利用皇权的威严,进行审判。
任何臣子,都不可能逾越这一道坎。
被姚广孝誉为天下读书种子的方孝孺不行。
王守敬更不行!
朱棣杀人,维护的是自己的决心,以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不容任何人挑衅。
他对姚广孝言听计从,慷慨地给了方孝孺数次机会。
是方孝孺不珍惜!
非是朱棣没有帝王的胸襟、气魄。
王守敬入京,探望狱中的方孝孺。
朱棣本以为这是稀松平常之事,他只要留意即可。
没想到事到临头,他竟无法安下心处置公文。
这些案牍,忽然成为了天书。
朱棣第一次觉得奏折的内容繁琐。
官员们总是自以为是,一百字能够说清楚的问题,一定要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几千字。
起初朱棣还能够容忍,现在心中有所牵挂,烦躁赶到了一块,干脆撇下了公务,交给内阁。
“去找老和尚谈谈心。”
朱棣吩咐下去,朱高炽只能随行。
“王守敬见了方孝孺,会为他求情吗?”
朱棣心中好奇,停顿等了朱高炽一步。
“依儿臣对王守敬的了解,不太可能。”
“他心中有坚持,也有规矩。”
“爹制定的规矩,他一定会遵守。”
朱高炽理解得很通透。
“呵呵。”
朱棣背负双手,淡然一笑道:
“那他见方孝孺,有何意义?”
“成心为了气朕?”
朱高炽聪慧,滴水不漏道:
“天地君亲师。”
“王守敬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也算是方孝孺的半个弟子,再加上提拔之恩。”
“他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如果王守敬真的是性情凉薄之徒,也不会受到父亲的青睐。”
“王守敬见方孝孺,是为了遵守古礼。”
“他不为方孝孺求情,是敬仰父亲的威严。”
“儿臣认为,他会为方孝孺的亲眷上书。”
朱棣听到这些话,勃然大怒道:
“方孝孺以全族,陷朕于两难。”
“朕若是退一步,以后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自以为是的方孝孺出现。”
“朕要杀他十族,将他千刀万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