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卧薪尝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种和范蠡,本是楚国人。他们相识于微时,皆胸怀大志,才华出众,很快便成为了挚友。

    文种为人沉稳睿智,善于谋略;范蠡则机敏聪慧,眼光独到。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势,抒发心中抱负。

    楚国当时政治腐败,门阀森严,他们虽有满腹经纶,却难以施展。

    一日,两人又相聚于城外的亭中。

    范蠡望着远方,感慨道:“文兄,在这楚国,我等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实乃人生之大憾。”

    文种微微点头,道:“范兄所言极是。我近日听闻越国,虽国小势微,但其君有图强之志,或许那里是我们的用武之地。”

    范蠡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文兄既有此意,小弟愿与兄一同前往,共闯一番天地。”

    于是,他们毅然决定离开楚国,踏上前往越国的征程。

    一路上,风餐露宿,却未减他们的豪情壮志。

    文种:“范兄,此去越国,不知前途如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兄弟齐心,定能有所作为。”

    范蠡笑:“文兄所言甚是,不管前方有何艰难险阻,我们定能携手克服。”

    初到越国,越王勾践听闻他们的到来,亲自接见。

    勾践见他们气质不凡,心中大喜:“二位先生远道而来,定能助我越国强大。”

    文种和范蠡相视一笑,齐声说道:“愿为大王效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从此,文种和范蠡便在越国开启了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

    来到越国后,文种受到越王勾践的重用。

    当时越国面临吴国的威胁,文种积极为勾践出谋划策。他主张发展国内经济,增强越国的实力。

    在朝堂之上,文种常常与勾践深入探讨治国之道。

    文种:“大王,如今越国当务之急是鼓励农耕,增加粮食储备,同时加强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勾践点头表示赞同:“文大夫所言极是,寡人定当全力支持。”

    文种:“此外,还需广纳贤才,充实朝堂。”

    勾践:“寡人这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有识之士。”

    话说回勾践,越王允常的子嗣中,勾践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勾践在年少时,便常常跟随父亲允常处理国家事务,虽然允常对他的教导仅是轻描淡写,但这反而培养了勾践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公元前 496 年,允常离世,24 随的勾践继承了皇位。他身形高大而挺拔,目光深邃,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

    勾践继位之时,越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他深知国家的内忧外患,心中怀揣着强烈的抱负。他渴望越国能够摆脱周边强国的威胁,走向繁荣昌盛。

    明白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依赖武力,更需要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团结。他开始大力推行改革,整顿内政,选拔有才能的官员,加强军事训练。

    勾践常常彻夜不眠,与大臣们商议国事。谦逊地倾听着各方的意见,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果断地做出决策。

    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越国的命运。

    在面对吴国这个强大的邻国时,勾践既保持着警惕,又不轻易挑起冲突。他一方面积极发展越国的实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着吴国的动向。

    时常激励自己和臣民:“越国虽小,但我们的志向不可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实现越国的复兴。”

    然而,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之战中越国战败,勾践约36岁,为了越国的未来,勾践不得不做出一系列艰难的决策,前往吴国当奴这段充满屈辱却又充满坚毅的经历……直到越王勾践六年(公元前491年)回国。

    勾践去吴国当奴隶时,范蠡跟随他一同前往,而文种则留在越国处理国政。

    临行前,勾践曾面临带范蠡还是文种去吴国的抉择。范蠡认为:“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意思是在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方面,范蠡自认为不如文种;但在应对敌国、制定策略和当机立断等方面,文种则不如范蠡。

    范蠡更擅长处理与吴国相关的外交和策略事务,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帮助勾践应对吴王夫差,寻找回国和复仇的机会。

    而文种在国内治理方面有出色的才能,适合留下来管理越国,发展经济、安抚民心,为勾践日后的复国积攒实力。

    两人各有所长,他们一内一外的配合,使得越国在勾践离开期间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终勾践的复国大业奠定了基础。

    国事一切安排好之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臣范蠡,被迫前往吴国为奴。 勾践望着吴国这片陌生而充满屈辱的地方,心中五味杂陈。

    夫差高高在上,冷眼看着勾践等人,嘲笑道:“勾践,你可曾想到会有今日?”

    勾践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低下头恭敬地回答:“夫差大王,勾践愿为您效犬马之劳,只求大王宽恕越国百姓。”

    夫差大笑起来:“哼,那便让本王看看你的诚意!”

    勾践被安排住在简陋的石屋里,每日清晨,管事的就会来催促他干活。

    “勾践,还不起来去打扫马厩!”管事的大声呵斥。

    勾践赶紧起身,应声道:“来了,来了。”

    范蠡在一旁帮忙,低声说道:“大王,暂且忍耐。”

    勾践咬咬牙:“我明白,范蠡。”

    勾践拿着扫帚,费力地清扫着马厩,身上沾满了污垢。这时,夫差带着一群大臣前来视察。

    夫差故意说道:“勾践,这活儿可还顺手?”

    勾践停下手中的动作,恭敬地回答:“能为大王做事,是勾践的荣幸。”

    夫差身旁的大臣们纷纷嘲笑起来。

    “瞧他这落魄的样子,哪里还有曾经越王的威风。”

    “哈哈,这就是与吴国作对的下场。”

    勾践默默忍受着这些羞辱,继续埋头干活。

    有一天,夫差生病了,勾践得知后,主动请求去照顾夫差。

    范蠡担忧地说:“大王,这恐怕不妥。”

    勾践坚定地说:“为了越国,我什么都愿意做。”

    勾践来到夫差的寝宫,小心翼翼地侍奉在旁。

    夫差半躺着,看着勾践问道:“勾践,你可知本王的病情如何?”

    勾践谦卑地回答:“大王,勾践略通医术,愿为大王尝尝诊断。”

    夫差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周围的人也都惊呆了。

    勾践毫不犹豫地尝了夫差的粪便,然后说道:“大王,您的病不日即将痊愈。”

    夫差心中有所触动:“勾践,你当真如此忠心?”

    勾践伏地叩首,声音谦卑而诚恳:“大王,臣对您的忠心天地可鉴。能侍奉大王,是臣之荣幸,愿大王早日康复,永享安康。”

    夫差满意地点点头:“算你等识趣。”

    回到住处,勾践愤怒地摔碎了一只碗。

    “夫差欺人太甚!”勾践怒吼道。

    范蠡连忙安抚:“大王息怒,小不忍则乱大谋。”

    勾践握紧拳头:“范蠡,你说我们还能回到越国吗?”

    范蠡目光坚定:“大王,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定能回去。”

    有一日,夫差让勾践去喂马。

    勾践默默拿起草料,范蠡也一同帮忙。

    夫差路过,嘲讽道:“勾践,你这越王当得可真窝囊。”

    勾践低头不语,范蠡却笑:“吴王,我家大王如今已深知过错,愿以劳役赎罪。”

    夫差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夜里,勾践和范蠡在昏暗的灯光下商议。

    勾践忧虑地说:“范蠡,我担心夫差不会放过我们。”

    范蠡沉思片刻:“大王,我们需更加小心谨慎,让夫差彻底相信我们已无反抗之心。”

    就这样,在吴国的日子里,勾践和范蠡相互依靠,配合默契,只为等待那复国的时机。

    为取得夫差的信任,勾践表现出极度的谦卑和顺从。亲自侍奉夫差,为夫差牵马驾车,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让夫差感受到他的臣服。

    勾践不断向夫差表达自己的忏悔和对吴国的敬畏,让夫差相信他已经彻底放弃了反抗的念头。

    此外,勾践还贿赂夫差身边的大臣伯嚭,让伯嚭为他在夫差面前美言,帮助消除夫差对他的疑虑。 刻意隐藏自己的雄心壮志,装出一副只求苟活、毫无大志的样子,使夫差对他放松警惕。

    日子一天天过去,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各种屈辱和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一天晚上,勾践和范蠡在石屋里交谈。

    勾践疲惫地说:“范蠡,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范蠡安慰道:“大王,只要我们忍辱负重,总有一天会回到越国,重振国威。”

    勾践:“我一定要让夫差放松警惕,早日回到越国。”

    一晃三年,夫差被勾践的“忠心”所打动,思想开始松懈,决定放勾践回国。

    这期间的越国,在文种留守下治理的有条不紊。首先稳定国内局势。他召集了越国的大臣们:“如今越王在吴为奴,我等当齐心协力,守护越国。”

    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农耕,减免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他常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与百姓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

    “只要我们勤劳耕种,越国就不会亡。”文种对百姓们说道。

    文种秘密训练军队,但又小心翼翼,不让吴国察觉。他对将领们说:“我们要等待时机,不可轻举妄动。”

    面对吴国的各种要求,文种总是巧妙应对。

    吴国使者前来索要财物,文种恭敬地说道:“越国本小力弱,但为表对吴国的忠心,定会尽力满足。”然后在满足吴国要求的同时,又想方设法保存越国的实力。

    这三年里,文种殚精竭虑,一方面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