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了研制打酥油机的任务。没想到一名耒耜厅的大把式,不,现在叫博士了,脱口而出,“这事情扇车就能干,容易得很!”
扇车是一种农具,用來扬谷。就是在庄稼收割和脱粒之后,用扇车把糠秕、碎稻秆和籽粒分开。
手工扬谷叫做扬场,在有大风时将谷粒抛入空中,糠秕被风吹走,而籽粒落到地上,其速度缓慢而又费力。
古代中国的工匠们在汉代就发明了扇车,又称“风扇车”。倒入风扇车加料斗中的谷物,不停地受到扇轮旋转产生的强大气流冲击。风把糠秕通过一个位于扇车尾部的漏孔吹到地上,籽粒则滑落到扇车下面放着的盛器里。
扇轮由一根木轴和固定在其上的六到八片扇叶构成,安装在圆形的箱体内,可以用手摇的小曲柄来操作,也可以由与曲柄相连的脚踏板来操作,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腾出手来同时干其他的活。
《武经总要》、《天工开物》都有扇车的记载,《天工开物》还配有扇车的插图。扇车综合利用流体力学、惯性、杠杆等原理,是世界农具史上的“高科技”产品,在中国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
扇车于公元1700年至公元1720年之间由荷兰船员带到欧洲。而在此之前,西方主要是用扬谷和用簸箕簸谷的办法。他们惊奇地发现,来自中国的扇车一天能加工17桶谷(一桶约等于1.6立方米)。欧洲的工程师雷厉风行地改进了设计,使之适合于欧洲谷粒的大小,并使之与机器打谷结合起来。
树林子老营的工匠们已经做出了两台现成的扇车。运来的一台扇车当晚孙一和工匠们就完成了改装,依着明朝的风俗习惯,凡是能转的都叫车,被命名为“奶油车”。
孙一带着莫日根来到“奶油车”样机前。
这台机器有半人来高。原来的谷物入料口改成了入奶口,鲜奶由入奶口直接进入扇轮箱体,在扇轮的击打和搅拌下,被甩到箱体侧面原来出风口的高度。在这里鲜奶进入奶道,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小片芦席的过滤后重新回到扇轮箱体。周而复始的击打和过滤,在芦席滤网上就会逐渐沉积下白花花黏糊糊的奶油。只要更换芦席滤网,整个过程就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
琪琪格兴奋地给莫日根演示。
她惦着脚尖把一桶刚挤的羊奶倒入“奶油车”,脚丫子踩动踏板,“奶油车”呼呼地响了起来。
原来用桶打酥油,要数着打够一千下。奶油车的扇轮转一圈就是八下,一转眼的功夫扇轮就能转好多圈。
用桶打酥油一千下以后奶里还有没有油谁也不知道,现在只要不停脚,看一眼芦席片就能知道奶油是不是榨干净了。
莫日根笑开了怀,
“力德尔,我原本是想用鲜奶换一些打虫子的药,现在怕是不得不改主意了,要不然回去姑娘们不会饶过我这把老骨头的。”
孙一帮着琪琪格向奶油车里加了一桶奶,
“莫日根大叔,打虫子的药先不要着急。等你们加入了铁木营以后就不用拿东西换了,我可是打算是给每个百姓都免费发放几次打虫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