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体积大。
根据电学原理,电容两极面积越大,电容量就越大,所以孙一让薛铁匠打制了两面超大的铜箔。
同样是电学原理,电容两极之间的距离越小电容量越大。为了得到尽可能小的距离,孙一采用了漆作为极间的绝缘体,在一面铜箔上薄薄地涂一层大漆,再紧紧地把另一面铜箔压上去。
巨大的电容横亘在电池阵列和焊接工件之间,把二者隔绝开。对于电容的原理,孙一只简单的打了个比方,电容就是一种电池,先充电,后放电。所以工匠们自然地把电容想象成了一种容器,倒进去多少电,就会流出来多少电。
点焊的效果很优异,点焊的消耗很吓人——宝贵的铁罐电池经不起多少次点焊就会被榨光电量。
如今孙一要把螺纹扩展到钉子上,就得先有钉子。
把铁针的半成品——铁丝截断成两寸长,一头磨尖,一头用大锤砸出铁帽,再把半成品放在锅里象铁针一样的针,变硬之后就就成了铁钉。
只不过手工磨制铁钉的尖,实在是费时费力。
下一步,把铁钉变成螺丝钉,孙一和铁匠们都卡壳了。
无论是在铁钉的成品状态,还是半成品状态,都没办法在铁钉上攻出螺纹。
别说螺纹,就是螺丝钉的帽子上那一道必不可少的凹槽,他们都加工不出来。
还是老问题,明朝的铁杂质太多导致太脆,做不出这么精细的东西。
优质的铁孙一倒是有一些,就是舍不得用来做螺丝钉。
那是孙一安排小石榴照看的两个电解罐子的产品。一个铁罐的产品是电解铜,一个铁罐的产品是电解铁。
电解铜和电解铁的纯度都在99 . 9 % 以上,为了和铁匠们口中的精铁、精铜区分开,孙一称之为纯铁和纯铜。
孙一的纯铁极软,攻出螺纹丝毫没有压力,但是孙一的纯铁太宝贵了,全世界才这么二斤多点,要说贵如黄金都委屈了这二斤纯铁。
孙一仅仅抠抠索索地发给二位铁匠一点点纯铁,让他们加热之后打制成薄薄的铁箔裁成细条。
铁箔细条和铜箔细条压在一起,用点焊的办法多点焊接在一起,孙一就得到了几个铜铁双金属片温度计。
这些双金属片温度计孙一发给了熬硝的药厂一个,药厂需要掌握水温;酿硝的胡闾和糜子大姐各一个,他们需要掌握硝化菌的适宜温度;神农苑负责农业的五谷厅一个,孙一要求他们现在就开始记录每天的气温和晴雨,同庄稼的生长结合起来编制农历,简单地说就是说狼山川这地方什么时间种植什么东西什么时间收获等等等等。
用这么宝贵的纯铁做螺丝钉,孙一表示门儿都没有。
用粗铜丝做铜螺丝钉倒是很容易,可惜铜太软没什么卵用。
最后三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只能采用铜质的粗螺栓和螺母:先在“水箱”的活塞和压片上钻孔,穿过螺栓再带紧螺母。
孙一长叹一声,铁木看来还是停留在铜器时代,离铁器时代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