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海激动得双手不住颤抖,“陛下,此话当真?山中真有上万幅古代游牧部落的岩画?”
孙一很确定地点点头。后世的时候他参观过几处阴山岩画,他的手机里就有后世发现的岩画位置图。而且,在后世的时候有不少岩画被修水库的时候淹没了,这次回到明朝等闲下来孙一还打算好好去看看。
见大海如此激动,孙一不由说道:“达海博士,满洲国那边有人要置你于死地,不如你留下来专心研究这些古代的岩画文字和你的东胡学说吧,给后人留下一个真实的历史。”
达海显然在内心挣扎。
片刻之后,达海艰难地做出决定:“多谢陛下美意。达海既然本姓爱新觉罗,就要先为爱新觉罗家族着想。这次前去库库和屯如果我有幸不死,事成之后必定回来九原专心学问。”
孙一除了祝福达海之外毫无办法。后世有一句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说的就是达海这路人。
孙一先吩咐郭江:“把这些瓦当妥善收好,以后我们在九原专门建一个馆,把这些古代的文物集中起来研究和展出。”
孙一再转向达海:“博士安然归来的那天,还请博士不要推辞,担任此事的主管。”
当下孙一一行辞别稒阳城,一路向东驰向大板升。
越向东走,人口越稠密。
青山不断地从小山谷里发源出河流,青山脚下河流边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庄。村庄的名字五花八门:公鸡板升、梁家板升、黑麻板升、李家板升、沟门板升、沟门板升、沟门板升……
中午时刻,孙一到达第四个沟门板升。这处山沟中河流的名字叫做“水涧”,所以这个板升的全称就是“水涧沟沟门板升”。
水涧沟沟门板升位于二里半与大板升城的中间位置,联军将这里作为往来于九原和大板升城的信使歇脚换马的驿站。
孙一一行也选择在此休息。
翻身下马,王闷蛋双腿已经不能并拢。闷蛋刚一屁股坐到地上,立刻嚎叫一声改成俯卧。
三营已经早到了水涧沟,此刻正在午休。三营长李广笑嘻嘻地踢一脚闷蛋的屁股,立刻跑到孙一身边“汇报军情”:
沿途的板升内蒙汉人口混杂,汉人居多。蒙古人多为在草原上分散游牧。虽然一部分人口已经迁往九原和狼山,但是大部分百姓还是选择留守观望。这两天草原上开始流传满洲国屠杀投降百姓的消息,越来越多的百姓打算西迁。
三营第一次行军走这么远距离,士气尚可,但是明显不少士卒体力不支。孙一嘱咐三营不必急于今天赶到大板升,天气凉快了再赶一段路就提早宿营休息,明天早上再走一段,让士卒慢慢地适应行军的节奏。
李广反映,三营长途行军的一个大障碍是没有合适的背囊。士卒出发的时候想出了各种办法背负物资,但是路程一长就开始出现各种不如意。
李广建议给三营士卒统一配备一种类似于孙一的野外背包。孙一欣然同意,等到了大板升就山寨自己的登山包。
孙一留下朱军师和达海,安排他们乘马车随同三营行动。他自己和琪琪格、王闷蛋略略休息,避开中午的高温之后率马队一路向东,于傍晚到达大板升。
大板升之所以叫“大板升”,就是因为它规模大。
大板升东西各有一条发源于青山的小溪沟,一条叫做清水沟,一条叫做甜水沟。众多村落和集市汇聚在两条水沟之间,中心位置是一座小城。
小城是一座不太规则的方城,每边长约五百尺。城墙是土筑的围墙,用石块包砌,高一丈有余,四角建有角楼。
南墙中央是正门,建有二层三檐的城楼,上书三个汉字:“泰和门”。
泰和门上的石头匾额上用汉字题写:
“元后敕封顺义王俺答呵嫡孙钦升龙虎将军天成台吉妻七庆大义好五兰妣吉誓愿虔诚敬赖三宝选择吉地宝丰山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不满一月功成圆备神力助佑非人所为也”
“皇图巩固,帝道咸宁”
“万民乐业,四海澄清”
“大明金国丙午年戊戌月己巳日庚午时建木作温伸石匠郭江”
这座小城最早是阿勒坦汗的都城,明朝赐名“福化城”。阿勒坦汗搬去库库和屯之后,福化城逐渐改建成寺庙,明朝赐名为“灵觉寺”,老百姓称呼为“美岱召”。
天色已晚,美岱召城门紧闭,城墙上有僧兵往来巡逻。
因为挂记着莫日根的病情,孙一和琪琪格率马队从美岱召呼啸而过,直奔莫日根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