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仙实在不愿意回想那天他们走那条路的情形,虽然有惊无险,但其中的滋味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他们走出山路的时候,好像又活了一次。
与来时不一样的是,进来时他们豪情万丈,一个个都想为这个叫救济村的小地方做些什么,但出来之后,大家基本的共识就是捐款了。
谁都知道这里的钱作用并不大,因为他们要想把物资弄进村子里并不容易,但谁也不愿意再踏足这里半步。
黄小仙感觉自己与那些孩子也算有了感情,但如果让她再一次回到这里,只是这条路就让她望而却步,于是她也加入到要捐款的行列中。
他们一行人回到北京的时候,好像浴火重生一般,当他们再讲起这段经历时,一致的感觉就是人应该知足,无论从环境还是其它层面,他们都要比别人好太多了。
姚一飞与别人都不同,他在村子里的时候,就天天往山上跑,带着当地的人不停要往返在山路上,到了学校的第二周,他又不见人影了,班主任老师说他竟然又回了村子,所有人都表示不理解,因为下周就是具体给村子捐款的时间。
姚一飞回来的时候是兴奋的,他在课堂上说:“我这次回去是开着飞机回去的。”
一个男生特别奇怪地问:“你还会开飞机呢?”
大家又都笑了,姚一飞说:“我不仅会开飞机,我还会开火箭呢,我开的是直升飞机,因为山上有一段路是特别平坦的,我天天泡在山上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没明白他要说什么,他就喜欢看别人期待的眼神,说:“我一直在搞调研,我觉得也许咱们能干成一件天大的事,那可就是青史留名了。”
大家纷纷期待的地问他到底是什么事,他继续卖关子地说:“你们当中就没有猜出来的?”
副班长范一航不解地问:“你真想为救济村做点事?修路?”
姚一飞立刻兴奋起来说:“对了,你们说说,捐款有用吗?当然比不做要好,但他们的实际情况有谁比我们更清楚?那些钱他们拿到手,无非就是让外面的人占了便宜,尤其是那些摩托客,虽然他们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做生意,但他们也太黑了,你知道吗?他们运一次货的成本比货物本身的费用要高上三到四倍。”
赵楷打断他说:“这些情况我们当然是知道的了,但是怎么解决?难道你有飞机别人也有吗?”
姚一飞忙摆手说:“我找了四个专家与我一同前往,他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结论是,可以崩山变平原,我事先声明,这事别人是有做过,但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下去,也就是所谓的雷声大雨点小。“
姚一飞用了一个成语,浅尝辄止,让黄小仙一下就走了神,她想起这两兄弟。
没有去过山村的高秋雨问:”你就这么说吧,这项工程下来大约需要多少资金?靠学校这几个人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项目就算能上马,收回效益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
姚一飞说:“这个当然了,所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