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绝对不是抽风,才来这么一出,康熙是为了警告太子一党和大阿哥一党。
更明确的说,康熙是为了警告索额图和明珠。
如今索额图是依附于太子,明珠依附于大阿哥,朝中官员也跟着站队。
俩方人马你挠我一下我踹你一脚,你今天给我下个绊子,我明天告你一状的,斗的不亦乐乎。
对于这种情况,康熙心情是复杂的。
这前两年,大阿哥跟太子抱团,这让康熙深深感受到了太子的威胁。
这才于朝堂和后宫,操作一番,总算是让两人反目了。
可这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了,就是太子一党跟大阿哥一党,人数是越发壮大了。
对于这种结果,康熙自然是看不过眼的,他还没死呢,不仅没有死,康熙还自认为自己年富力强。
既然如此,朝中的大臣就急着站队了,需要这么着急吗?
康熙因为鳌拜的事,对皇权看的特别重,作为一个皇亲国戚,作为一个有功于大清的人。
只要你不觊觎皇权,不打那个位子的注意,那么不管你犯了再大的错,康熙都会留情面的。
但如今朝中官员分为三派,一派是保皇派,效忠于康熙的,一派是站在太子一方,一派是站在大阿哥一方。
俩派的人马,为了那个皇位整天斗的乌烟瘴气,康熙很愤怒,真的很愤怒。
而且康熙是一个爱粉饰太平的人,康熙认为自己的儿子都是好的。
这问题出了,肯定不是自己儿子的问题,或者更深入的说,是他的教育问题。
太子和大阿哥之间,没有那么的要死要活,康熙认为,他的儿子们还是很好很乖的,如今俩方闹成这样,都是索额图和明珠的错。
太子是康熙的嫡子,康熙亲自当奶爸把他抚养长大,康熙对太子的疼爱,不言而喻。
同样的,大阿哥是康熙的长子,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人,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总是寄予厚望和各种期盼的。
俩个儿子,在康熙心里,都是有很特殊的感情的。
因此鸵鸟心理发作了的康熙,他便下意识的,把所有的错都推到了别人身上了。
理所当然的,这索额图跟明珠,便自然要倒霉了。
康熙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这一点从擒鳌拜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如今,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康熙,做事,便更有耐心了。
他要是想收拾谁,先给个警告,要是那人识相的话,收敛自己的行为,那康熙就再忍忍。
但是要是那人不识相的话,那康熙下起手来,就绝不会手软了。
而康熙作为大清千古一帝,自然是有强的制衡之道的,他是断断不会让一方独大的。
当年索额图犯错,康熙把索额图给拉下来了,但是明珠一方独大,康熙看这样不行,所以康熙又把索额图给扶植起来了。
所以现在,康熙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不管是索额图还是明珠,康熙都不会轻易动他们。
因此康熙,便于今年的二月初,发道谕令,警告一下索额图和明珠了。
发完这道谕旨的后,时间便慢慢到了康熙二月中旬了。
可随之而来的,便是康熙发现,噶尔丹居然拒不投降,遂再次下诏亲征。
要知道这个葛尔丹,可一直是康熙的心病了。
去年的时候,康熙亲征打葛尔丹,虽然击毙了葛尔丹的妻儿,但是葛尔丹本人还在逍遥法外呢。
本来以为去年的一场大战,打的葛尔丹已经彻底认输了,可没想到今年的时候,这葛尔丹还是拒不投降。
而且最可恶的是,还要时不时的聚集葛尔丹的铁骑,不时的再继续骚扰下大清的漠北。
是以,忍了葛尔丹这么多年的康熙,今年终于决定不再忍葛尔丹了,他决心把葛尔丹给彻底的铲除掉。
于是三月份的时候,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三月至宁夏督师。皇长子胤褆随行。命皇太子居守。
闰三月,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
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
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
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军事 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分裂叛乱活动。
后面康熙见策妄阿拉布,胆敢在沙俄的支持下,多次袭击清朝。
盛怒之下的康熙,又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这才彻底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
而葛尔丹死了,消息传来京城后,整个宫里的人都欢庆一堂,前朝喜气洋洋。
后宫的女人同样喜气洋洋,葛尔丹死了,康熙就要回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