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公开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提出了一个超验的问题,却让我用只适于经验的言语来回答,其结果必定是自相矛盾。

    人的痛苦只能来自于人内部,源于外部。)

    马克思的话: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已,关键在改造世界。(尘埃落定的结语。)

    而我终生都在反对一个气球。(虚无的诗人的骄吟。)

    结局还是一样的。模型没有变化(模型还无力揭示)。】

    前世,若锦看这段时头昏脑涨,因为她曾想要逐字逐句地去翻译成常人能看懂的字句。然而20岁以后她就明白,艾迪。使用着这样拗口的文字,她根本未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正好印证了文中的原句:“语言披着主教红袍散发罪恶”。其实,她在写完前面一段时。已是精疲力尽,然后愤恨地想着,语言的罪恶——因为人们只能通过语言交流,而她偏偏词不达意。

    其实她并不是无法准确描述她的感觉和思想。只是,那时的她。光是想到这些就已耗去了太多经历。

    她想说的很简单——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这只是一个问题,而她当然未能回答。这整段文字,都只是她的一个疑问而已。

    她想要构建一个“模型”,来解释自身,解释人的存在。她是想要解释生命的本源,或者“意义”。然而这对她而言。又实在太困难——这需要的是一整套哲学体系啊!

    但是,若锦也仍然钦佩她,因为她至少在思考。在质疑,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这本身已是不得了的悟性——许多科学家到最后都去信仰神佛了,只是因为当他们将人体都分析到最小的粒子后,再也没有什么可研究,却仍然不知生之所为。

    傅敏无疑也曾为她的所思所想而震惊。一般成年人是不鼓励孩子思考这些的——过早接触哲学什么的。只会让年轻人迷失。有些流派的东西太飘渺,恐怕会让人有逃避现实的想法。但他却又莫名的。因为这个女孩而怅然若失。

    这堂课上,傅敏还请了若锦上去读她的一篇散文,是关于她窗外的鸟鸣声:

    【寂静的夏日,凌晨。

    我用了一整个夜晚,来满足自己对于静的索求。白天的暑热散去,一切归于安宁。在彻底的静谧中,我感受到河水不再奔腾,星辰的光芒淡去。

    拨出一个通宵用于阅读,写作和整理心情并不过分,我想。所有那些喧嚣嘈杂,需要人为地涤荡。动听的声音并不很多,只有音乐或多或少能够让人放松。繁忙的季节。

    听摇滚听得累了,窗外天色已白,于是放下耳机,从那另一种喧闹中撤离。盯视着半开的窗,我任由自己游离。忽然间,像是神灵降临般地,传来一阵轻柔而欢快的声音。

    如梦初醒。

    这是何处鸣音?细听,终于明白是鸟。夏日的鸟。从未注意过这与我们共生的小生灵。而在此刻,它如解读预言般地,如梦幻般地,在破晓之时断断续续地鸣叫起来,就在这梦醒时分。

    一霎那间我呆住不动,倾听这天籁之音。感觉如同凤凰的圣歌,独角兽的欢颂——至纯至净,仿佛黑夜的力量还不足以涤荡一切,它要在最后助一臂之力。

    我从来不曾注意。它或它们,是住在哪一棵树上?它们原来在每一个凌晨这样“拧动着世界的发条”!我急于见它们,然而这水泥森林里,哪里也不见它们的影子。

    它们应当是凤凰的使者,轻鸣低唱着,点燃一把并不灼热的火焰。我欢快起来。我一向信奉自然的力量——它纯朴,洁净,健康,明快。我用全身心去呼吸着由它们送来的全新空气,直到心情从疲累中完全解放。

    可是,我转念又想,它们或许是这水泥世界里某个笼中的尤物呢?它们的身体或许并不自由啊!然而当我努力分辨其中的的悲凉,却又无从寻觅。它们或许身在牢笼,但他们的鸣声依旧自由。它们永不怨恨,永远温柔而甘愿承担。我几乎确信它们就是这样的——不自由的身体,拥有自由的心。

    噢!你这温柔而惹人怜爱的尤物!

    于是每个凌晨,我静静期盼,收获欣喜,它们是鸟儿,是一种可以依赖的生灵。可以信任,可以从心底里敬畏。甚至可以视之为神灵,视之为圣者。

    在每一个凌晨,抱着一颗宁静安详的心,去等待这无处不在,准时召唤的鸣音吧。她轻柔而欢快,自信而温情。她涤荡所有的疲惫,她给你注入新生的力量。她是一支小小的圣歌。

    大自然自有它神奇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希望的所在。当我疲惫,我求助于摇滚,求助于村上春树,求助于杜拉斯。可是我发现,即便是这些我以为最契合我的作品,有时也一样让人绝望。而当我在子夜自怜自艾时,在世界的某个隐秘的角落,某些细小的生灵却谱写着更多更纯净的作品。她们欢愉地歌唱,歌唱的是自由——即便我以为她们并不自由。于是换个心情。我发现自己逐渐变得更有耐心,更有同情心。我不再躲在自己的狭小世界无声呐喊,而是抚平心境,让自己沉浸在自然之音中。

    我们这一代,拥有太多难以散出的热情。我们以叛逆为骄傲。以另类为自豪。可是有时,不要太倔强吧。像五岁的孩童那样天真谦和吧。希望自在冥冥之中。】

    这是若锦上学期的一篇周记,她是当作大作文来写的,因此必然也要顺应考试的规则,比较积极励志一点。但是,也确实是她的真实感触——她常常在凌晨时听到这样的鸟鸣,而感觉欢快。

    傅敏选择这篇,也是想要鼓励大家,不要怕写散文,要尝试在考试时写出真实的情感。

    另外,他还让于飞读了她的一首散文诗,是关于女孩的情思。相比艾迪那首忧伤之后最终的坦率,于飞受安妮宝贝影响较深,整篇都是郁郁的,有些小资情调。

    而后的课堂上,傅敏讲了如何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然后怎样应用到考试作文中。他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例子,其中甚至有一些名人八卦,比如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之类。学生们都很感兴趣,领导们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他讲的更像是如何创作,而不是应是作文。只是这样的公开课更多的是要求老师能把气氛调动起来。

    若锦艾迪于飞几个女生又狠出了把风头。其实几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姬洛凌啊,祈文羽啊,都很为心上的女孩骄傲就是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