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忙起身回说一句“不辛苦,不过都是些应尽之事”,更有最会讨喜的史鼎之妻王氏婉言劝道,“倒是母亲您连日劳累,却比媳妇们更需要保养,万不可太过悲伤,好歹要顾惜这膝下的一众儿女亲孙,再经不起任何的丧亲之痛。”

    张氏也随即亲手斟得一杯参茶送与史母手中,规劝说道,“三弟妹这话言之有理,如今阖府上下全靠母亲一人坐镇定心,千万莫要在这种要命的时候出什么岔子,别的不言,只说那前头需要迎来送往的王妃贵妇,也只有母亲才有那接待的规格,媳妇们是万万上不得台面的。”

    “不过是闲坐在一边陪那些王侯夫人们浑聊罢了,哪有什么辛苦可言,比不得你们又要哭灵又要待客的劳神。”史母自谦两句,随即便转入正题道,“今儿把儿们留下也不为别事,不过是听说白日里咱们府里有人与专门过来凭吊的贾家老姑奶奶起了争执,虽说当时只是个小骚乱,不消一刻便给平息了,到底还是被人看见了老姑奶奶气冲冲蹬轿离去的身影,此事无论咱们有理没理,这简慢贵客的罪名咱们怕是要担定了。我这般说并无任何怪罪之意,只因事发之时并不在场,不曾目睹当时的情景,才特意叫你们过来与我再仔细分说分说。”

    史母这边话音刚落,就见刚才还在讨好卖乖的老三媳妇与那始终沉默寡言不发一词的老二媳妇都悄无声息的后退了两步,只明晃晃的将老大媳妇留在了当中。

    张氏这时脸上却糅杂着愧疚与怒恼,见上面的婆母双眼炯炯的瞧向自己,只得先忍下满腔的委屈小心翼翼地上前请罪道,“这事与别人无干,却是媳妇一时失言当堂惹恼了老姑奶奶,也怪我当时没有沉住心气,管不住这笨嘴拙舌的说了几句顶撞之言,老姑奶奶年长之人,想是平日听惯了奉承之言,咋一听小辈顶撞肯定不能受用,可不就当堂不顾亲戚的脸面愤而离去了。”

    老三媳妇玲珑心眼,岂能不暗中打量老太太的颜色,见她不似有分毫怪罪之意,便也上前帮衬着说话道,“这事依我看可怪不得大嫂,母亲又不是不了解老姑奶奶那人惯爱指手画脚的品性,大哥那时刚刚为公公守完夜灵,正躲在外院书房里小憩,也不知老姑奶奶那里来的本事竟熟门熟路的给她摸了个正着,不说关爱之语,不慰亲者哀痛,却劈头盖脸反给了一顿训斥,大哥本来就已悲恸伤身,岂还能禁得住这般无端指责,要不是当时大嫂正巧寻了过去及时给灌了几帖药下去,大哥现下还不知会是什么境况呢!”

    “她…她这是要逼死我儿啊!”史母眼里恼恨道,“老大家的,你快与我说说,那老货到底是怎样数落我儿的,竟能叫你平日这样温和柔顺的性子都忍不住作出顶撞长辈之举?”

    张氏闻言心里愈发委屈,只见她噙着眼泪说道,“论理姑奶奶她身为长辈,要数落数落后辈本也无可厚非,可她千不该万不该偏拿夫君的身子说事,一会说夫君身为长子嫡孙应以家族为重,不该逞能背负不能背负之重责,一会说纶儿年幼体弱少不顶事,话里话外竟影射我儿有夭折之相,大家听听,哪个妻子母亲听了这等话能不怒能不恼?”

    “她倒是好长的手耳,明明自个家里尚还一团污糟,却还有心关心别人府里的家常理短。”史母先是齿冷不屑,转眼却又关心问道,“这几日一直忙着侯爷的水陆道场,摆供守灵之事,倒是忽略了纶儿他们这些孙辈,虽说如今咱家居丧只能麻衣素食,可万万莫短了小孩子的用度,毕竟现下他们正是打筋骨拔身段的关头,万一熬坏了身子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正要与母亲提起此事,明日咱们府上出殡,我与弟妹们是肯定不得闲的,更不要提母亲您了,少不得还要继续在众王妃贵妇间费心周旋,哪还得空闲专门照顾几个娃子?几个十来岁的侄儿侄女也还罢了,如我家小儿那般四五岁大的可怎么自处才好,今正要请教母亲示下,到时该怎样安排才算十分妥当?”

    张氏刚细细陈述完心中为难,这边的老三媳妇也补充言道,“也是现今天寒地冻,舟行不易,若继续殡与宗庙直至天气回暖后再谈扶灵回祖籍之事,恐对亡父十分不敬,若只在家庙停灵几日便直接打道回南,少不得要从陆路颠簸南下,这一路上车马劳顿,先遑论孩子,就是咱们大人的身子也是轻易吃不消的。”

    这俩妯娌说话间提起出殡事宜,不免又使史母忆起亡夫生前的种种,那时候夫君尚在之时,如何需要她烦心这些大小琐事,因嫁得一个精明睿智的好夫君,她也乐得做个悠闲自在的老封君,多少年了都没尝到这般乏身无力的感觉?而如今只为了这送殡出行之事,她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费心筹谋,两厢一对比,直觉现在的人生实在乏味的紧,活的好没趣味。罢了,只待儿孙具有着落,我再去阴间寻了太爷,好许一场下世夫妻,在这之前却要好好筹划一番才妥。

    史母心中转了千般心思,面上却依然滴水不漏的沉吟道,“我是不敢耽搁太爷入土为安的,却又不能不顾惜儿孙的身体,却叫老身实在为难。这思来想去,我裁度着不如这般行事,明儿我给太医院的王院正写个帖子,他乃是太爷的旧友,与咱家又是世交,老家也是在金陵的,可喜之前还曾听说他今年有回乡祭祖之意,这次扶灵回祖籍不如请他与咱们一路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顾保障。”

    老三媳妇听完立马拍着巴掌言道,“老太太这主意甚好,这有了太医随行,大嫂却不必如此忧心了,只要咱们路上再小心谨慎仔细保养,想来途中也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说来我倒还想到一事,听闻贾家大房也就是大嫂族中堂妹一家,似也有回南方老家之意,只不知行程定于几何,他家也算是咱家的至亲,却不存在什么忌讳之说,说不得也是可以结伴同行的。”

    张氏听了脸有犹豫道,“人家是为了给自家儿子备战科举,又因原来的恩师几个月来一直称病谢馆,所以才不得已欲要在南方仕林间寻访仕宦大儒求得点播调教,咱们这样的怎好约人家同行?便是我那族妹向来通情达理,咱们也不好如此折损亲戚情分,科举考试本就是运道为先,人家若是当真因此沾染了半点晦气,可不要恨死咱家了。”

    这厢俩妯娌打机锋,却把史母听得着实糊涂,于是便问道,“这寒天霜日的,怎么就要回南了?便是要备战下届科举这时日也还早着呢!作甚么这样着急慌忙的,很该在打春后再选了风轻云淡的好日子出发才对。怎么听刚才老三家的意思,他家似乎近期就有回南的打算?”

    “哎呦,谁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左右这消息满京城里没几个不知晓的,所以我才在老太太跟前提了一提。老太太若是想要知道的更清楚些,何不问一问大嫂?”说着就眼望向张氏说道,“她们姐妹感情向来好,平日两三日间就要彼此下帖相邀闲谈一番,想来也该知道些内幕才是。”

    这番话很是勾起了老太太的好奇之心,欲要问却又不便在众儿媳跟前打听别家之事,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疑问转而提起旁的事宜,打定主意等待会议完诸事后,一定单独留下老大家的好好联络联络婆媳感情才行。

    是晚婆媳私聊暂且不提,及至翌日,至于史府上下如何安排摔丧驾灵,如何款待接迎来往堂客官客且都一一略去不提,只说当日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穿街而过,两旁多少豪门府邸设筵路祭,又夹杂多少市井小民的啧啧赞叹,可见当时丧仪之豪奢之隆盛的境况。

    更有殡丧队伍将要出城之际,就听街道尽头驰来马蹄之声,一众小黄门手持今上谕旨骑马乘轿而来。慌忙临时设好接旨的香案,便在一众世交旧友及围观百姓的见证之下,史家一门两侯的荣耀就此光照满城。

    作者有话要说:难道我写的十分无味吗?为神马就是没人给打评论呢!大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