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期间,早已听说了贾琏的好事,心中愤恨不已,哪里会让贾琏好过?一口咬定事情是她承接的,但办事的人是贾琏,夫妻之间的事情,她就是相瞒也是瞒不住的。
贾琏越发恨不得把王熙凤挫骨扬灰,可王熙凤看着他的惨状,笑得解恨狰狞,如果她注定了不得好,又怎么愿意仍有贾琏逍遥快活?
正是趁着这一绝好的机会,林海安排的人趁机发难了,掩盖在永琪和小燕子大张旗鼓为民请命、伸冤报仇的行为之下,御史们的弹劾,就显得合情合理到了极点。
夏清莲听得有些默然,这个小燕子,真是时刻不得消停。但是对于小燕子此次的行为,就是夏清莲也忍不住想要赞一声“做得好”了,永琪和小燕子是从来不知道低调为何物的,尤其还是在“替天行道”的时候,更加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壮举,所以,他们闹得是热热闹闹,非常好地掩盖了林家在这次事件中的首尾。
夏清莲道:“不过,我怕过几日贾府就会求上门来,要老爷你帮忙疏通,玉儿出嫁在即,被他们缠上可怎么是好?若是闹得大了,让人把玉儿和贾府联系在一处去想,万一让六阿哥心中生了芥蒂,对玉儿可就……”
林海捋了捋胡子,叹道:“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我原本也不求让玉儿高嫁,若是门当户对一些,凭我们家的能力,也不至于让玉儿在婆家受了委屈。我原本也想过是否等玉儿出嫁以后再对付贾家,可没想到五福晋闹了那么一出,便是想缓也缓不过来了。”
夏清莲道:“照我说,还是趁着玉儿没嫁,让贾府把事情闹完的好。至少,如今你我还能为玉儿遮挡一二,玉儿备嫁不见外人也是理由。可若是玉儿进了郡王府,贾府之人跳过林家,直接找上郡王府,玉儿便只能自己出面,那才叫进退维艰呢。”
林海点头道:“夫人说的是,事已至此,就赶在玉儿出嫁之前,把事情了结了才好。”
林海其实并没有把事情可能的发展全部都告诉夏清莲,毕竟她如今怀着身孕,光是担心黛玉的婚事就已经够累的了,他也不想她再多操心。
夏清莲也没有多问,她本身就不是政治嗅觉敏锐的人,不明白的事情,问得太多也只是伤神。林海混迹官场这许多年,自然会有所安排,她却完全没有必要外行指挥内行,穿越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比土生土长的古人聪明的,尤其在适应这个时代的规则上面。所以,她只是安心地养胎,尽心地为黛玉准备嫁妆,外面的风风雨雨,也不再去忧心。
贾家一开始,倒还真没有想过要求林家。
尊卑不分的事情刚闹出来,贾母就知不好,不过却也没有太过紧张,而是按品大装之后,进宫求见了太后。像贾母这样的老诰命,还是有资格见太后的,更何况,贾家和太后娘家都是五爷党,太后也不会不给她这么点面子见她一见。
贾母在太后面前一番哭诉请罪,认了是她偏心,因着跟小儿子亲近,才让二房居于荣禧堂好就近孝顺她。贾母想得倒是不错,当今最重孝道,若是她打着一张孝顺的牌子,说不得皇上就会重重拿起又轻轻放下。
可惜她到底是高估了自己,低看了乾隆。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最怕的,就是底下的人对他的龙座产生非分之想。所以尊卑不分,对皇帝来说,其实是犯了大忌讳的。
所以,贾母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乾隆一点都没有想要轻轻揭过此事,反倒剥夺了贾母诰命的身份,直接贬为了庶人,贾府最尊贵的招牌就这么一下子倒掉了。
直到这个时候,贾府众人才真正慌了神,贾政慌慌张张地搬出了荣禧堂,请贾赦住了进去。贾赦期盼这一天期盼了那么久,可如今这样的状况下,就算是他,也生不出一丝一毫的高兴来,反而惶惶然,生怕乾隆继续追究。更何况,贾琏还在牢里待着呢,没了贾母支撑的贾家,会不会被旁人痛打落水狗也未可知呢。
贾母被剥夺了诰命的身份,精神上的打击太大,一下子就病倒了,病中还喃喃地叫着黛玉和林墨玦的名字。
贾政等人一听,便明白了贾母的意思,是想借黛玉即将嫁给六阿哥的势,来挽回贾府如今的局面。
当下,贾赦和贾政便商议,先让邢夫人和王夫人亲自到林家去,以贾母病重为由,把黛玉接到贾家来探望贾母,并且住上几天。只要黛玉登了贾家的门,那些想要踩贾家一脚的人,也会思量思量是否要把贾家得罪死。
然后,扣着黛玉在贾家,贾赦和贾政再去求林海代为转圜一二,也好把贾琏捞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上文)
邢夫人和王夫人老大不愿意,邢夫人认为这完全是二房惹出来的事端,到头来还要她拉下面子去求一个晚辈。王夫人则是因为一贯以来对黛玉的厌恶,更是拉不下脸去求人。两人的心里,多少还有一些“终于熬出头来了”的阴暗想法,贾母压在她们头顶上那么多年了,如今倒了,她们其实远没有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般担忧惶急,甚至隐隐还有些窃喜。
直到贾赦和贾政都黑了脸色,邢夫人和王夫人才勉强答应跟着一起往林府走一遭,可两人都在心里决定,要拿舅母的身份、老太太的病情去压制黛玉,让她到贾府来,低声下气的事情,她们是不会做的。
贾赦和贾政自然不知道她们的想法,或许知道了,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邢夫人和王夫人是趁着林海上朝未归的当儿去的林家,打的主意也是先胁迫了黛玉,把人先接到贾府再论其他。
于此同时,和贾府交好的世家,都被御史给参了,罪名还是“知情不报、不知劝诫”,林家也赫然在列,此外还有史家、王家、硕郡王府和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