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大早就已经热闹非凡了。
小贩们也不挑着担子来回走动,只把东西摆在了街道两旁,不时地吆喝两声就好了。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根本不愁东西卖不出去。本来还算宽阔地青石板路,只剩下了窄窄地一条通道供人行走。
苏雪他们只能往前走,想要转身往回走都十分困难。
很多平时苏雪很少在刘桥镇见到的东西,今日到处都是。竹蜻蜓、小木鼓等各种小玩意儿,还有不少绳子编织的手工品也很多,苏雪觉得劳动人民的力量果然是伟大的。她甚至见到了很多用现代的机器都很难做出的手工品,精美异常。可惜她却不舍得买,否则每样都买一个,估计两大车都拉不回去。
众人从街头逛到街尾,不是停在某个摊位前东瞅瞅西看看。有些孩子买了东西还要讨价还价一番,大家伙儿也都一起帮腔说话。逛完了这条街去逛那条街,直到日薄西山,才逛完了不算大的刘桥镇,苏雪脚都走疼了。
中午大家吃的都是自带的点心,这会儿他们却是要回去填肚子,晚上过来直接看个灯会和舞龙便可以回家睡觉了。
苏雪才知道,原来中间是可以回家的呀!她拍了拍塞得鼓鼓一口袋的点心,无奈地笑了。这张慧慧,话也不说清楚。害她带着这些走了一天了。
回了李家庄。孩子们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苏家兄妹二人自然又被张大娘拉到他家吃饭去了。吃了饭,便又和张慧慧往村东头去了。
这一次,在村东头的孩子们中。苏雪看到了秦川。
秦川也穿了一身新衣裳,看到苏雪他们,兴奋地招了招手,跑了过来。
“你早上怎么没来?”刚走过来,张慧慧便问他。
这些日子,他们已经玩的熟了,秦川也喜欢和张慧慧说话。
“我叔和我婶白天都出门了,只要我爷爷和我奶奶在家,我陪着他们呢!这会儿我叔他们回来了,我才出来玩会儿。”秦川摸了摸头。答道。
在苏雪面前,他总是很喜欢做摸头这个动作。
“小雪,小雨哥,你们也去啊!”他冲苏家兄妹道。
秦川随着张慧慧他们叫苏雨小雨哥,却从来不喊苏雪叫姐,都是直呼她的名字。苏雪自然不介意,觉得这样反而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别人该叫她啥,倒不如不叫。
“嗯。”苏雨点点头,又和秦川说了几句话。等人都到了,就又往刘桥镇去了。
今夜的刘桥镇和大年三十那天不同,灯火通明,在李家庄就能听到喧闹的人声了,颇有一种盛世繁华的错觉。
大家都等不及地往刘桥镇赶去,进了镇子,都是一阵欢呼尖叫。
苏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原汁原味的十五元宵节,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份震撼。
只见从进了镇子开始,一眼望去,便是一排排的大红灯笼,一直挂到了镇子深处。在夜风中,红灯摇曳,倾泻了一镇的红光。而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上了两三盏形状、颜色各异的灯笼,间或还有一盏大上很多的灯笼摆在了两家只见。
流光溢彩,这么形容也不为过。
十五的月亮特别圆,也特别亮堂,但并没有映的灯笼的灯光暗淡。相反,两者相互辉映,更添了一份热闹与喜庆在其中。
灯光将清冷高洁的月色染上了尘世的烟火之气,而挥洒大地的月光又将灯光照的更加朦胧美丽,恍若置身梦境,眼前的只是幻觉。
这样的景色,比之城市光怪陆离的霓虹毫不逊色,还多了一份令人沉醉的古朴。
苏雨喃喃地念了几句诗词,苏雪却没有听的仔细。
他想起了往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也是这么相携逛灯会,大哥和爹爹负责猜灯谜,他和小妹只要高高兴兴地接过彩头就好了。而娘,总是会给他们买上一堆吃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苏雨口中念道。
物是人非事事休,苏雨不由怀念起家人来,没有了什么兴致。
可是,看着欢喜非常的苏雪,他又不愿意扰了她的兴致,便强撑了笑脸和众人一同欣赏起来,随着大家的脚步往前走去。
ps:
(那啥,说好的那谁哪?跑哪里去了?哦,出场费太低?和我说没有用,你和看文的亲们说吧!居然还敢放老娘的鸽子?告诉你,下一章不出来,你就永远别出来了!哼!~~嘿嘿,大家原谅果果,你们知道的,果果喜欢磨叽,虽然已经尽力在改了,可是进度也不能一下子就跑飞了起来嘛~~)
(果果哪里会作诗,别笑掉大牙了。这首诗是糅合了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两首而成,大家不要嘲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