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0章 江氏生物科技的项目(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然在各种研究项目当中,江风最为在意的还是大豆转基因项目。这与如今中国在大豆进口方面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关:进口量巨大,却又不能自己掌握定价权。

    2006年8月初,记者前往黑省采访,发现大豆每吨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0元,这已经跌破当地大豆生产成本价。

    和大豆价格一样不景气的是本土的大豆压榨企业。据黑省最大的油脂企业九三油脂的统计,目前,全国97家开工企业中,外资参股或独资的企业有64家,它们控制了全国80%的加工总量。

    而在中国大豆行业发展受影响的同时,进口大豆的数量却不断增加。2006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比上半年同期增加15%以上,达到了1400万吨。

    与属于绿色食品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相比,进口大豆属于转基因大豆,由于品种的改良,对于大豆压榨企业来说,进口大豆的价格和质量都优于国产大豆。

    由于规模生产、产业化程度、政府补贴、地理气候等多重因素,进口大豆种植成本远低于国内。据统计,2003年我国的大豆每吨的生产成本是1592元,美国是1395元,而巴西却仅为984.4元。

    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产业布局,基本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对这些企业来说,从国外进口大豆比从黑省购买、运输国产大豆更加划算,这也影响了国产大豆的销售。黑省九三油脂总经理田仁礼估计,综合考虑储存、收购和运输的成本来看,黑省大豆只有低于进口大豆170元每吨,才有可能与进口大豆竞争。

    另一方面,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销往日本、韩国的规模也在逐渐下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口高峰期,中国每年出口大豆规模超过100万吨,现在降到了最高二三十万吨。

    进口大豆数量暴增,国产大豆不断积压,本土企业接连式微,外资对行业的控制力越来越强,这就是中国大豆行业在今天所面临的现实。

    2006年春天,由于进口大豆数量持续增加,国产大豆市场受到冲击,中国大豆主产区黑省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四分之一。

    而近两年来,外资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获得了中国大豆压榨行业的优势地位,这引发了国内对外资垄断中国大豆产业的担忧。

    有观点认为,如果事态继续恶化,将会对国产大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伤害,并最终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

    可以预见的是,不仅大豆,玉米、小麦等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都将面临考验。

    对此,有识之士指出,化解这个难题需要中国企业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更深入的掌握国际期货市场的游戏规则和扭转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平衡进口大豆的冲击,另一方面则应该强化国产大豆的非转基因的特征,走食品加工贸易之路。

    今天的国产大豆面临的局面,早在5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为了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做出诸多让步。

    在此之前,早在1996年,我国就将大豆列为关税配额制度管理商品,也即享受配额保护。其中,普通关税税率为180%,优惠税率为40%,配额内税率是3%。在入世谈判中,我国大幅削减了大豆及豆制品的关税,其中大豆进口只征收3%的关税。

    通常而言,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各国防止农产品大幅进口有两个手段:一是事前防范,比如高关税设置关税壁垒;二是事后防范,比如国营进口以及特殊保障机制。

    当年在入世谈判的时候,我们放弃了两个权利:一个是国营贸易企业进口比例的权利,一个是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这意味着无法进行事后防范。

    在入世之前,在我国的计划贸易管理背景下,政府能够通过国营贸易机构调控进口数量,所以在2000年之前,虽然国内的大豆进口不断增加,但并未出现进口激增冲击到国产大豆的情况。

    以大豆油为例,2002年发放给国营贸易企业的配额比例是34%,但是到了2005年就降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