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26 迁都于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再次救人。

    就在他把孩子用力往上抛时,孩子被上边的族人接住了,自己脚下一踩空跌入水中。帝喾灌了几口水后抓住一棵小树,无耐小树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帝喾此时已经筋疲力尽,姜原赶紧掏出怀里的鞭子,甩给帝喾用力把他往上拔,后土、颛顼赶紧过来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帝喾拉上来。

    好险啊!姜原吓得魂飞魄散,抱着帝喾一个劲地哭。

    “傻丫头,我这不是好好的嘛!”帝喾脸色苍白,姜原赶紧掺扶着他往山洞里跑。幸好山洞中有一些干柴火,一些老弱妇儒围着炎堆烤衣服。

    “这个山洞还是三十多年前我们居住过的地方,没想到如今又派上用场了。”黄帝唉声叹气。

    望着山脚下那魔鬼般的洪水,大家心有余悸,那些失去亲人的族人们不停地抽泣着。情况糟得不能再糟了。

    “为什么洪水会突然涨这么大?”熊酋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拧着衣服上的水说。

    “就像是有人突然把水放出来似的,怪事!”心直口快的罴酋长想到什么说什么。

    “有人?这上游就住着……”

    “一定是啦!这也太不仗义啦,我们毕竟是盟友。”

    大家把目光聚焦在姜原和后土身上。

    “不可能的,肯定是上游的雨水比我们这还要大。”姜原不安地解释着。

    “无凭无据的凭空想像是会害死人的,都给我闭嘴。”颛瑞命令道。

    姜原感激地对颛顼露出一个笑脸。大家虽然不再交谈,姜原和后土的表现族人们也看到了,心里却难免往那方面想,这种想法就像这次的洪水般可怕,堵是堵不住的。

    大家在山洞中挨饿受冻地呆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雨水终于停了,洪水也退出了部落。但所有的房屋覆盖在淤泥里,已经无法再居住,姜原只能根据大致的方位辨别自己家的位置。

    颛顼带着族人们在山上打了些野兽,一时间烤肉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山洞。大家按照部落最早的方法一人分一块肉,细心的帝喾为姜原带回来一只母羊,挤了些羊奶给姜原喝。

    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美丽的笑脸,被洪水浸泡过的人类和动物尸体随着温度的渐渐升高,慢慢开始腐烂变质,空气中散发出阵阵难闻的刺鼻味。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受不了天气的变化,身体出现异样。

    “此地不宜久留,再呆下去唯恐发生瘟疫。”医师岐伯担心地说。

    “唉,能搬去哪儿呢?”颛顼叹了口气。

    “伯父,这个地方一马平川,洪水一来难已逃脱,现如今面目全非,已经不适宜再居住,我们搬走吧!早日里在毫地打猎,那个地方山区占去四分,丘陵占去四分,剩下的两分是平原。一旦洪水暴发,族人们可以转移到山上去。您说可好?”帝喾向颛顼提议道。

    在帝喾的建议下,黄帝部落放弃原来居住的地方,向往北前进到毫这个地方定居。一切从头开始,建造新的宫殿。

    附:帝喾简介:

    帝喾(kù)(公元前2480~前2345)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建有帝喾陵。

    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今河南商丘高辛镇),三十而得帝位,迁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位七十年,享寿105岁。死后葬于商丘市睢阳区南20公里的高辛镇。

    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帝喾氏族的一位喾,后为颛顼“族子”,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

    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RS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