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光美和领导们所谈的东西绝对不局限于她和沈正辉所说的那些,目前,TG方面觉得最头疼的就是日本文化的输入问题,在春日搭上沈正辉这条线之后,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异常频繁,经济总量上也有较大的规模。一直以来,中国方面对于这方面的问题重视的不够,直到潘多拉公司横空出世之后,他们才愕然地发现春日映画早就在布局中国了,现在借助了潘多拉的东风,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势头。即便是潘多拉的种种产业都是几方合伙联营,中国本土资本同样在其中参了一脚,但是,中国方面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在文化输出方面,中国确实有短板。
当然,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文化在经济实力撑腰的情况下,也一定会慢慢崛起,但是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都决定了主管文化的部门的立场堪忧,于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便是出来沈正辉这样的天才,能够一个人横扫全世界,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琢磨中国面临的文化产业的形式,还是不得不感叹,中国本身的地位非常尴尬,作为支柱的产业基本上都是控制在外国人手中,或者和外国人有关系的——譬如沈正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此外刘欣这位动漫界的奇才也同样被划归到日本人的买办的阵营去了。自己国内的培养起来的土生导演,一个个窝里横还行,但是到了国际上,票房就是悲剧。但凡票房能够有起色的,都是春日和沈正辉投资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发行渠道完全被春日和沈正辉这两个巨无霸控制着,他们凭借自己在好莱坞的影响力,能够向全球进行发行。中国的影视力量想要进军国际市场,同样绕不开他们。即便是有人有这个雄心壮志希望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海外发行渠道,它也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况且。现在的情况是,潘多拉格式完全垄断在这帮人的手上,借助这这个垄断权,沈正辉、福田光美、尼克.安德森和安吉拉.梅森几乎能够在好莱坞随意搅风搅雨了。
现状就是对中国本土影视界是不利的。更让人扼腕的是通过潘多拉格式这个鱼饵,福田光美和沈正辉又通过中影间接地控制了中国影视圈,他们把握着中国影视的进出渠道,影视发行的进口和出口绝大部分都会通过他们的渠道,这样就加速催生了这个巨大的垄断的怪物。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存在着这样一个怪物,对于中国自己的影视发展是极度不利的,但是现实是春日、潘多拉和哥伦比亚已经在国内培养出来了一帮和他们合作的买办阶级,这些中国影视界地大鳄为了自己的利益,把自己和这些垄断公司绑在一起,跟随着垄断者的指挥棒行动,同样获取高额的利润。
当然,如果仅仅看数据的话,中国人几乎要相信民族复兴。至少在文化上的民族复兴已经实现了,中国文化品和版权的出口额度年年攀升,成为了进出口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同时也要看到,文化品和版权的进口量同样节节攀升,中国市场同样容纳了大量的日本、好莱坞的文化品。而绝大部分的进出口商品要么经过春日映画这帮企业,要么直接或者间接地和春日映画这帮企业相关。严格地按照商品的内容来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这庞大的数额,几乎算是这几家公司之间相互刷出来的。巨额的资本在这几家公司之间滚雪球一样相互流动。但凡是有责任感和敏锐洞察力的官僚看了数据的具体报告都能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对于中国娱乐产业本身根本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鉴于目前的形势,政府即便是想要扭转这种情况。又或者是催生娱乐产业的发展,都不是能够用得上力,这是因为:
1、当前经济危机的全球形势并没有改变,在各种债务危机之下,全球的需求都在萎缩,而这个时候只有娱乐产业的需求是膨胀的。更进一步说,潘多拉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发展清清楚楚地证实了这一点,打压这个产业,哪怕是打压这几家垄断公司,都不利于整体的经济数据。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和欧盟在反垄断的诉讼中雷声大雨点小,最终没有对潘多拉公司下狠手,对于尼克.安德森还能够继续控制潘多拉头盔生产公司的情况视而不见;
2、潘多拉、春日映画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并且在这个领域完全没有企业能够和他们抗衡,如果打压的话,国内企业本身在技术上也不能打破垄断,填补市场份额,这样反而会造成市场的动荡。要知道,即便是几个公司之间资本的流动,也养活着好几万雇员,同时还有更多的公司间接依赖他们吃饭,如果处理不好,造成动荡,对于经济那就更是雪上加霜的。
3、国内的一部分势力已经和这些外部势力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特别是沈正辉这个获得了足够地位的中国人实在是不好处理,无论怎么做,似乎都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沈正辉拍摄了《赤色黎明》这部电视剧之后,无论是对他好还是对他坏似乎都不是妥当的处理方式。中央目前的态度是保持不关注、不点击、不评论,暗中已经放了好几条狗去试探风向,叼飞盘。国内和国际,民间和政府之间,舆论差别较大,这让中央有些左右为难了。
当然,即便是有这样的理由和情况,这也不意味着中央就会一直采取绥靖的态度。如何斗而不破是一项高明的政治技巧,无论是在面对尼克.安德森,还是在面对福田光美,核心领导层的态度都是明确的,不会打压,但是在有些地方也要敲打一下,放出一部分利益,但是也要获得足够的好处,最后是能够培养出来国内的代替公司,如果做不到,起码也要培养出挂在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