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玄禅,借山水诗化胸中郁结,形成了“叙事,写景,说理”的模式、距离澄怀观道还有一定距离。而陶渊明待物以静观默察,既不着意于体物,也不着意于谈玄,故能超脱物外,趣境两忘,谢灵运和陶渊明区别就在于此。

    3谢灵运工于锤炼字句,重辞采,讲对偶,多用点,经纬绵密,绮丽精工,深涩厚重,有佳句而无佳篇。“池塘生春早,园柳变鸣禽”这词句锤炼上较陶渊明则有了更为刻意的追求。陶诗平淡纯美,并不着意于炼字造句,纯以意境取胜,清新自然多佳篇《饮酒》其五。

    4、启示性和写实性,陶诗多启示性话语,注重引发读者的思考和余味,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虽是淡淡几笔,却饱含了诗人炽热的情感,他的笔下青松,孤云,归鸟等意象都是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

    而谢诗更具有写实的特征,细致刻画山水自然景物,表现景物的客观自然美,风就是风,月就是月,清新可爱。

    当遇到难以言传的情感的时候,陶往往不辩而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谢则努力去寻找适合表达的词句运用各种技巧去表达描摹,显示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他们的不同,正显示了魏晋到齐梁诗风的嬗变,从古朴到声色。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中国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其创造的山水艺术形象,在古代山水诗中,卓然为一大宗派,与陶渊明在山水田园,意境画境有不同,但把自然景物纳入审美视野与文学题材方面,两人贡献一致。

    第四节:颜延之与鲍照

    一.颜延之

    《祭屈原文》

    《五君咏》伤贬黜,寄怨愤,自有清拔之气。叹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

    二.鲍照

    世称鲍参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鲍照成为继左思之后,对士族社会进行激烈批判的又一位诗人,《拟行路难》《拟古》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叠燮垂羽翼。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既鄙薄权势,又向往功名;既愤慨世事,又顺时委俗;既不甘沉沦,又去从天命,内心备受煎熬。

    边塞征戍题材《拟古》《代东门吟》集中抒发报国之志,表现边塞风光,沙场征战,征人边愁的诗人,前不曾有,古代诗歌中边塞题材的确立,是鲍照对诗歌题材的开拓的一大贡献。

    诗歌俊逸雄迈,华而不弱,声情气势,贯注全篇,不同于左思《咏史》。

    七言歌行创制者,善作五言,五言乐府,正合歌行之体,对五言绝句形成很有影响。

    辞赋《芜城赋》抒发乱世之恨。《登大雷岸与妹书》山水进入文学题材的文章,句法骈整,对于骈文形成发展很有地位。

    第五章:齐梁陈文学

    第一节:文学的士族化宫廷化

    齐梁诗风:又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首先文学的士族化倾向

    西晋士族门阀制度确立,社会士族化,贵族文人逐渐成为文学装作的代表,不问政事,明哲保身,祖尚虚浮,向往声色,气质纤弱,感情细腻。

    同时庶族文学虽不是主流,但它们以激越悲怆的笔调,表达了近乎绝望的挣扎控诉,兼具了建安和正始文学的精神,左思,郭璞,鲍照等。

    玄言诗的出现,显示了玄言通过文人的思想行为影响文学,从而取代了文学的一些基本特质。

    田园山水文学继玄言诗兴起,标志着古典诗歌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我们民族在以自然为物质生产资料的劳动过程中,自觉地把它纳入自己的审美视野,并作为独立对象,甚至一种存在形式加以艺术表现,这是魏晋田园山水文学产生最本质的原因。

    二、文学的宫廷化倾向

    南朝士族抛弃传统道德,迷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