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3、问子、刺王【第一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霍氏世衰,张氏兴矣!”

    范明友大惊失色,在座的其他人同样大惊失色!

    ——此时在座的皆霍家的郎婿。

    “大人竟如此言?”邓广汉喃喃言道。

    毕竟出去历练了一番,范明友老成了许多,因此,他是最快镇定下来的人,轻咳了几声,唤回众人的注意力,才仔细地问霍禹:“大人问尔何事?为何出此言?”

    霍禹拧着眉,不太痛快地回答范明友:“阿翁问我:‘此番击乌桓,战斗方略为何,山川形势如何?’我如何记得全?便答;‘皆有文书’,阿翁便面露不悦,随后便叹息而言此语。”

    几人之种,范明友与任胜对霍光最熟悉,听到小舅子这般形容,不由无奈地叹息,心中却是安稳了不少。

    ——霍光这般叹息,恐怕只是对这个独子感到极其失望了!

    ——并非霍氏出现了什么危机……

    ——当然,作为独子的霍禹的这般表现本身就是一种危机了!

    ——后继无人!

    到这会儿,赵平也恍然大悟,不过,看了看仍然一脸懵懂的霍禹,他也只能叹息道:“禹尚少……”

    邓广汉欲言又止,倒是范明友抿了抿唇,点头附和:“比右将军子少……”

    ——张千秋比霍禹年长数岁。

    听到范明友的话,任胜不由挑眉:“不知大将军见右将军之子时……如何?”

    范明友冷哼一声,却是不得不承认:“张氏子甚聪明!”

    与此同时,被霍光和范明友这对翁婿同时称赞的“张氏子”却正在接受父亲的盘问。

    ——谁让霍光那句话中还说了“张氏兴矣。”?

    张安世自认行事谨慎低调,与霍光一向也是相得的,但是,毕竟上下有别,也难免担心霍光对自家生了戒心。

    ——那位大司马大将军,虽然行事正大光明,但是,绝对算不上心胸宽大!

    张千秋更是一头雾水。

    他出征归来就被霍光召见,随后,回到家中,与父母见,也说了与霍光相见的经过,之后便直接休息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更何况是出征?张千秋自认为不是娇生惯养之人,回到家中,也难免觉得精神一松。

    吃饱喝足,又沐浴了一通,张千秋倒头就睡,却不料,睡得正酣之际,被父亲一把推醒,劈头就是一通质问。

    张千秋茫茫然地醒来,又被父亲的质问给绕晕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连忙从床上起身,向父亲见礼。

    “不必多礼。大将军见尔,与尔所言,一字不差,与我言来!”张安世坐到床上,对长子严厉地言道。

    张千秋一怔,心中不由奇怪——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不过,张安世的积威甚重,他又是为人子的,也不敢跟父亲硬顶,便按捺着将自己与霍光相见的经过又说了一句,因为张安世强调了一字不差,他也就努力回忆霍光与自己的原话,尽量复述给父亲。

    张安世越听,眉头拧得越紧。

    ——不是对长子不满,也不是察觉情况有异,而是,他完全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其实,霍光召见张千秋的原因,张安世也是清楚的——不就是因为辽东太守的上书嘛!——虽然辽东太守没有正式奏劾,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对范明友对乌桓用兵的不满。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

    ——既然没有正式奏劾,就说明辽东太守多少少是有顾忌的!

    ——事后妥善安抚一番也就罢了。

    让霍光不安的是,辽东太守提及的后果。

    ——若是因此让乌桓彻底投入匈奴,大汉的东北边境便少了一层屏障!

    因此,霍光不能不问。

    ——范明友是主将,又是霍光的郎婿,霍光知道,他是不会说自己的不是的!

    ——那就只好旁敲侧击了。

    霍光问的是战事与山川的情况,考虑的却是乌桓的份量。

    张千秋却不知这些,只是如实以对,答案可能不对霍光的心思,但是,并没有任何问题。

    况且,见过张千秋后,霍光并没有急召心腹议事,显然是对乌桓不甚担心了。

    张安世仔细听了儿子的话,又反复问了几个细节,答案并无异样,他也只能作罢,安抚了儿子一句,让他好好休息,自己便起身离开了。

    张安世一路思忖着,回到北堂正寝,迎面便看到適妻一人亲自迎了上来,也是一脸不安,却又不敢开口询问,生怕儿子真的有什么不妥。

    张安世在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