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欢呼如沸:他们立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团,乘坐这个时代最舒适的火车隆隆开赴谈判地点。所有国家的谈判代表们都摩拳擦掌。誓要在谈判桌上为本国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伴随着舱门开启的轻声锐响,一名莫约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终于出现在了列车门前。他头戴厚实的圆形绒帽,清瘦的容颜上架着一副眼镜,其气质更像是文人教师多于政府大员。而与之前人们印象中那绶带华服的沙俄高官不同,这名领头的男子身上只是一件普通而整洁的黑色大衣,显得更加干练精明:眼眸顾盼间,一股温润与自信之意已然扑面而来。
“咔!咔!”光芒闪耀,白烟四起,周围早就等候多时的镁光灯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表演舞台。一行六七名布尔什维克代表从车厢中鱼贯而出,随即走上站台和迎接他们的德*官友好握手。一名身着少将军服的高大胖子,向气质出众的那名领头代表微笑说道:“托洛茨基先生,欢迎来到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在下是德意志帝国东线战区的副总参谋长马克斯?霍夫曼,专程在此迎候阁下的到来。请随我上车吧,各国代表们已经在谈判大厅中等候多时了。”
托洛茨基微笑点头,应对礼仪熟练而从容;然而在其眼眸深处,却始终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凝重之色沉郁其中。作为布尔什维克党中首屈一指的高素质精英,托洛茨基在列宁掌权后被毫无悬念的任命为外交人民委员,并全权负责此次与同盟国阵营的和谈行动。对于这一任命,托洛茨基曾私下里表示还不如让他去前线指挥军队作战:因为当前布尔什维克与同盟国之间的和谈,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毫无疑问,当前战场上的俄*队已经败得不可收拾。这不仅在于前段时间发生在圣彼得堡的一系列动乱,使得大量原本应该上前线的军队被调往了后方进行对自家人的武力威慑;国家政权在一月之间的三度交替,也使得前线部队的战斗意志尽丧,几乎所有俄国士兵都不想再和这帮如狼似虎的德国人有任何的接触。目前布尔什维克手中的武装,实质上还是脱胎于沙皇的旧军队,他们用来维持治安、控制国内局面还能勉强使用,上战场根本是想也别想!
在自己尚未出发之前,刚刚从武装政变中获得权力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了博取支持,向俄国民众宣告的是要以一则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结束战场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事。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在当前这个真理只存在于大炮射程之内的时代,没有一支军队可用的自家政府,根本就不可能会有这样全身而退的机会,甚至连和对方讨价还价的筹码也不具备。更何况之前布尔什维克还是靠着德国的大力相助,才得以艰难爬上了俄国最高权力的宝座,各种把柄尽操人手;现在对方要自己这只已经养成了的母鸡下金蛋,自己又怎敢有丝毫的违拗?
“外交人民委员,这真是一个棘手万分的职务啊……”托洛茨基默默哀叹道。
马达轰鸣,寒风呼啸,过不多时,一行车队随即在城镇中心的一幢二层旅馆前停了下来。荷枪实弹的德军士兵已经承包了街道全场,并毫不留情地拦住了那些想要全程直击谈判内容的记者们的车驾。托洛茨基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以一个平和的心态走进会场:现在多想什么都是无益,唯有全力应对接下来将在谈判桌上展开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街道上寒风呼啸,房间内却是暖意如春。噼啪燃烧的壁炉将整座大厅烘得和煦温暖,使得布尔什维克代表团在走进大厅之后都脱去了身上的厚重外衣。一张长桌的两侧已经放好了座椅,担任翻译和记录任务的人员分坐旁边。来自德、奥、意、土、罗五国的核心成员已经坐满了长桌的一侧,他们看向鱼贯入座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们的目光,就像一群饿狼在审视着自己爪下的羔羊。
“托洛茨基先生,首先我们要祝贺贵党成为俄罗斯的主宰力量。”坐在上首的德国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伦轻声开口,拉开了此次谈判的序幕。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几张已经装订好的备忘录,而后缓缓将其推到了当面这位俄国文士的面前:“托洛茨基先生,这是我同盟国成员在经过多方考虑之后,所对当前局势拟定的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贵方认为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我们立即就能获得和平的曙光。”
ps:感谢书友私eyes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