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不适应,遂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看瑶琴一身男装亦是十分俊俏,忍不住打趣道:“好一个娇俏的公子哥。”因瑶琴身量比童明月要小一点,因此看起来娇小玲珑却又俊美不凡。
瑶琴闻言回过神,亦装模作样地阔步走了起来,走到童明月身前,上下打量了一下童明月,“哟,这位美人怎么似曾相识啊?”
“你这个没良心的,难道昨夜不是你偷偷入了奴家的梦吗?”童明月顺着她做起戏来。
“哦?我偷入了小娘子的梦?那我可做了什么?有没有冒犯了小娘子?”瑶琴自然也乐的配合。
童明月低下头,在瑶琴樱唇之上轻轻一啄,然后故作羞怯道,“你就像这样偷了奴家一个吻。”
瑶琴一怔,嘴上一麻,也在童明月唇上轻点了一下,“是像这样吗?”
童明月本贪好玩顺着瑶琴的话所做之举,谁料瑶琴又回了一吻,她愣愣地看向瑶琴,那双凤眼不像平日里看到的那般或泛着精光或带着媚意,而是朦朦胧胧地看不清楚却又格外让人想去看个究竟,她一时恍惚,揽过瑶琴的身子,覆上那朱唇又深深一吻,“不是,是像这样。你……”
还没说完,又被怀中人勾紧了脖子,两唇贴合在一起,竟难舍难分。心跳又带着不安,不仅仅是一人而已。
这时兰儿带着一个差役模样地人朝瑶琴房间走了过来,“童公子正在我家姑娘房中呢,你能不能先告诉我童公子中了啥?二甲还是三甲?总之肯定不会一甲。”兰儿想着童公子要是能当个官,自家姑娘跟着她也不算委屈,但是看她平日里那德性,怎么看也不会觉得她考的能有多好,搞不好是碰了运气。
跟在一旁的绿竹听了,心中不服,我家小姐可聪明着呢。但是小姐难道真要做官?她想象了一下自家小姐穿官服的样子,又使劲地摇了摇头。
门中人本已忘情,忽听到门外的敲门之声,吓了一跳,一时惊慌失措起来。瑶琴不管三七二十一,拽着童明月来到床边,一把将其推倒,然后倾身上去,压在了童明月的身上。童明月会意,扯过被子盖住了两人,只留下两双腿露了出来。
兰儿敲门半天没听见应门之声,刚刚明明看到童公子和姑娘在房中啊。谁知门一推就开,几人便顺势鱼贯而入,四下一看,床上似有两人,只见露着的两双腿交叠在一起,实难想象被下正在进行着什么。他们自然以为是撞见了别人的好事,均目瞪口呆,尴尬的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兰儿心中暗自佩服,姑娘实在厉害,定是猜到童公子高中,于是先下手为强。只是怎么选在这个时候啊,这大白天的,有点……。
绿竹也吃惊不小,这……这……,难道真是自家小姐?但是那露出来了的半截衣服确实是小姐方才所穿啊。绿竹又糊涂了,这是什么情况啊?
那报喜官见了也有些错愕,送喜报时遇见这番情景也是头一遭。探花,探花,果然在探花啊。他心中暗赞,皇上真是英明,点了个名副其实的探花郎。虽情况有些尴尬,但是他只想快点了结此事,好回去交差,于是也不管场合怎样,于理合不合,径直问道:“童亦旻在吗?”
童明月露出半个头来回道:“正是在下。”
那报喜官瞟了一眼宣道:“庆元二十五年,太后寿诞恩科,陵州童亦旻,才思慧敏,头角峥嵘,又年少学高,百不获一,特点为金科探花。”
兰儿听了喜上眉梢,赶紧从袖中掏出两锭银子,悄悄地递了过去。绿竹却仍痴痴呆呆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小姐!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能管得住的嘴。于是第二天这探花的大名便被传的街知巷闻,他的风流韵事也成了百姓茶余饭后最新谈资,甚至传到了皇宫大内,皇帝太后的耳中。
当时皇帝正在太后延熹宫中,与太后商谈第二天的寿诞之事。太后想起前两日皇贵妃的提醒,熙宁已到适婚的年纪,于是问皇帝道:“这次恩科已毕,皇帝瞧着,这之中有没有什么青年才俊?”
“母后为何有此一问?”庆元帝道。
“还不是熙宁啊,这丫头被我宠坏了,是该找个人好好地约束约束她了。”她想起前几日上官灏跟她提起的事,无奈地叹了口气,“她今年已经十七,她母后十七岁时已经生了淦儿了。”说完一脸伤感,这往事如果不是太后,无人敢在庆元帝面前提及。
庆元帝听了也面露凄色,这些年来他已经刻意尘封起那些记忆,那是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所在。他知道他错了,但是帝王的骄傲让他不愿承认也不想去面对。他叹道:“熙宁脾性像及她母后。”他想起自己那个美丽端方又骄傲强势地皇后。
“嗯。这么多年了,她还放不下?”太后问道,她知道自己儿子最爱的还是当初的那位傲慢小姐。
庆元帝摇了摇头,“不知道,她不让朕去找她。”又转而笑道:“熙宁的驸马,朕定要好好地帮她选一选,不然谁受的了她的公主脾气。”这话好像在说自己的亲身感受一般。
太后笑了起来,“熙宁说要自己选呢。”
“胡闹,哪有自己选的。”庆元帝突然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这次的探花童亦旻,年纪跟熙宁相仿,又满腹才华,就不知相貌如何?”
旁边的太监凑上去道:“奴才听说,探花郎长得可俊了。只是……”太监欲言又止。
皇帝听了好奇起来,“你怎么知道?只是什么?”金科夜宴放在了太后寿诞那天一并举行,因此连皇帝都还没见过三甲进士到底都长的什么样子呢!
太监便将童明月在青楼女子床上接了喜报之事说了出来,笑道:“如今京城已经传遍,说只因探花长得十分貌美,所以才被一向眼高于顶不待恩客的花魁给包养了。”
太后听了,连连摇头,“那可不行。”
“哈哈哈,母后,传言不可尽信。”庆元帝想起太子的举荐,又想起她笔下风华,此人当不是沉迷酒色不务实事之辈,“况人不风流枉少年,等见了面母后再判断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