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2 要认真听讲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官员忽然慌里慌张的跑过来,手里的刑具洒了一地。

    “卑职禀武德使,外面……外面……”

    李业正在气头上,那微笑从容的表情早就消失,只剩一副气歪了的五官,他大骂道:“去你娘的宋池,没见吾正忙吗?”

    武德使正在失态,此时承远忽然转过身来,先是诡异的一笑,然后神神秘秘的说道:“从前有个人姓薛,他有一本书在我心中,书里有这么一句话,武德使想不想听?”

    见李业恶狠狠地瞪着自己说不出话来,他便接着道:“书中有言:乾祐元年六月戊寅初朔(注1),日有食之!”

    李业脑中响起一阵阵耳鸣,一个声音像苍蝇般在自己脑中响起,不断反复着:“春花起,奎宿兴。三月里,上汴京。陷子全,天厌时。六月一,当头阴。”

    他飞快的窜出牢房,根本顾不上管承远了,昏沉的天空中嵌着一只乌黑的圆盘,那圆盘周围泛着一圈极浅的光环,阴森而又壮观无比。

    李业明白,在这种时候忽然出了日食,而且是被“奎木狼宿”提前一天大张旗鼓预言出来的,事情可说生出了天大的变故!

    承远其实担惊受怕了两天了,一者:如果今天是阴雨天,那么日食就要在很远放晴的地方才有人能观测到,而等到他们将消息送到京城时,哪怕自己和刘、胡二人没有被大卸八块那也没几块肉了。

    所以五月底时,自己——其实还包括郭氏父子皆赌了六月初一是连续阴雨后持续的放晴。当然,今日上午他戴上枷板从武德司大堂来刑部大狱的路上,承远再次确认了天气晴朗,如果万一忽然转阴,那郭威养的那些民间“豪侠”还要想法子半路将自己劫走,事情风险就大了。

    还有一个必须感谢者却不是上苍,而正是当初厦大的那个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姓梁。

    承远制定这个计划前,其实知道这事有个巨大的隐忧,当初他听过论文老师的选修课,其中某堂就着重评述了有关的史料甄别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史书上也经常会闹笑话,”承远想起那堂课上梁老师嘴上如此说,表情却永远一脸严肃,“比如,大家知道李延寿撰南史,有些人物会在这个传里被说得很完美,另一个纪传再次出现时行事逻辑又完全相反,齐武帝萧赜即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编纂者收集的史源是不同价值观、不同立场之人记录下来的,历史经过他们的折射,就会出现偏差。特别是每当乱世,起居、实录偶尔被毁,本纪就会有些疏漏,至于列传那就更无法避免了。”

    “还有一种情况,”梁老师一眼看见承远在走神,不禁停住了言语,盯住了他。直到这学生缓过神来老师才继续讲,“比如薛居正记录了五代时乾佑年间的两次日食,乾祐元年和乾祐二年各记一次,本来日食一年两次以上都并不稀奇,但这两次日食都在六月初一!日食都会在农历某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朔日发生,这个当然很正常,然而薛居正略过了那么多次的日食,却只将这两个个相隔整整一年的日食记上。如果你两个都信了的话,那就回家该干吗干吗去,不要在我的堂上学历史了(注2)。”

    耳听底下发出一小股哄笑,罗老师继续说:“究竟应该信哪个呢?我们知道自从唐太宗贞观年始,皇权对史书编修的干预也就越来越变本加厉了,特别是宋代太祖、太宗这两位,他们有种非常矛盾的心理:那就是对于后周篡汉,既想将其合理化,又害怕合理化。但是有一件事乃是他们的共识——那就是针对后汉刘氏的统治,一定要添油加醋的批评。”

    说到这里,梁老师忽然停顿了一小下才接着说道:“这个地方也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仅供参考,我认为既然要妖魔化乾祐时的政治,那么宋代皇帝会要求将乾祐二年十五州反复扑灭后再次滋生的大规模蝗灾、还有十个大州的严重旱情,都和天相——比如日食联系起来记述,从而诉诸于后汉的天命已失。”

    梁老师在黑板左右分别写了“乾祐二年日食”,“乾祐元年日食”,几个字,又将乾祐二年那边打了个大叉子。

    “薛居正这人偶尔也会硬一下,他的方式就是将乾祐元年真正发生的日食也记录上,让后人自己去分析。因此相较之下,反而是乾祐元年这次记述得很是平淡,就像要掩盖什么一般,我觉得这个反而可信。”

    不过他还是又强调了一句:“这个个人意见只供你们参考,老师主要是让你们感受一下这种甄别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如果哪天你们谁人“穿越了”,然后发现乾祐元年没出日食,那可不要回厦大找我梁某人的麻烦啊。”

    这个玩笑当时让阶梯教室中所有的同学大笑了一阵。

    此刻的承远望着武德司大牢门口抓耳挠腮的李业,也再次笑了出来……

    “梁老师,你是对的,谢谢你!”承远闭上眼睛,默默地送出那穿越时空的感激之意……

    注1朔代表初一,这句话出自薛居正《旧五代史本纪三——隐帝纪》

    注2:乾祐二年那一次的原文为:六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所谓李淳风测日当然不可当真,至于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准确日食预测,大概要到元明时期以后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