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陆游却站出来反对,称南北朝时期,盘据江南的还有齐和梁两个朝代,为什么不叫齐或者梁呢?
后来还是朱熹的意见,得到了岳云的赞司,而平息了这场争论。
他说道:“陛下先封汉王,再登基为帝,理应以‘汉,为国号。隋、唐两朝的开国君主杨坚和李渊皆是先封隋国公和唐国公,后建隋、唐两朝的。我们也可以此惯例照办!且咱们都是汉人,以‘汉,为国号也有利于以后北伐中原时,号召当地汉人百姓!”
岳云也深以为然,他当即就拍板道:“朱大人言之有理!国号就定为‘汉,吧!”
国号定下来之后,便要确定年号,众臣提出了几个年号,最后终于敲定了一个叫“永兴”的年号。
对于年号,岳云倒是没什么追求,那些大臣要用什么年号,就随他们折腾去吧。
朝中群臣商量之时,大理寺监狱内,何铸、张择端、范同、薛弼等人却是面如死灰一般。
虽然众人并没有呼天吸地、捶胸顿足着大声苦闹。但外面狱卒眉开眼笑地谈论岳云的登基一事,却像铁锤一般不断地打击着众人渐渐脆弱的神经。似乎是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挣扎等死的压力,胆气刚烈的何铸第一个打破了沉静说道:“大宋已经灭亡了,听狱卒说,秀宁公主已经宣布皇室将大宋的皇位禅让给岳云,三日后,岳云就要举行禅让仪式和登基大典了。我等身为宋臣已无颜芶活于世。诸位大人,我们以死殉国,陪伴先帝,以全名节吧。”
众人听到此话,皆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何铸说的话他们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当真的要面对死亡之时,这些注重名节的士大夫依旧会犹豫会害怕。
他们发现,其实这一切早已注定了。这几年自己这些人与民众越来越脱节了。总是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想中罢了,以为以皇帝的名义,振臂高呼,就有很多人来投靠。可从如今百姓对禅让之事如此高兴的反应来看,天下人只怕十之八九都是拥护岳云的。
如今梦醒了,一切也就该有个了断了。身为士人的自傲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自尽来保住自己的名节。意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这些大臣皆不禁悲由心生。
他们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了自己的妻妾,更想到了民间还遗留的一些太祖后裔,不知道岳云即位后会不会对前朝皇室赶尽杀绝。
在何铸的带头下,他们将衣服撕成布条,挂在了房间的梁柱上,然后将脖子伸进了绳套……
第二天,朝堂之上,岳云已经和赵滢儿坐在了一起,虽然他还没有正式加冕,但在众臣眼中,已经是皇帝了。只不过,岳云还是让大家不要叫他陛下,而仍称汉王,以免落人口实。在宋朝评议之风甚为开放的时候,这一些枝节之事,也容易被一些钻牛角尖的文人认为是越礼行为。
今天朝会上讨论的事情便是以谁为相之事,岳云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就不会再当首相了。而众人围绕着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在群臣的讨论中,共有三位人选。一位是虞允文,一位是癖源,一位是陆游。
岳云认为,他们三人从能力上来说,都绝对能够胜任。而他最中意的,是三人中最年轻的陆游,此人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军事还是谋略,是朝中百官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一位。
但陆游的弱集便是太过年轻,现在也不过二十五岁,威望差了一些。
而薛源虽然能力也很强,岁数也合适,四十余岁正是担任高级官员的黄金年龄,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且薛源也是文官中难得的几位懂军事和外交的人才。
但对癖源来说,最大的不利便是他的出身,他出身海盗,这在很多清流眼中,是当过“贼”的人,显得身家不清白。因此反对他为相的人亦是不少。
于是,虞允文便最后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家皆能一致接收的人物。他是文官,却是军事型的文人,懂军事,懂谋略,在内政和外交上稍差。不过有刘一宁和重新得到重用的老外交官马扩辅佐,想必也问题不大。而且他的父亲亦在四川官场当官多年,算是一个官宦世家了,又是最早跟随岳云的人,无论是台湾系的官员,还是大宋本土的官员,都能接受他。
在众望所归之下,虞允文便被确定为了新朝的第一任首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