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众臣虽然跪伏在殿下,却一直在考虑如何应对眼前万分危急的局势。可在这关键时刻,国王陛下居然倒下昏迷了,这么一来朝中便没有了主心骨,哪里还谈得上对局势的应对部署,蒲甘国又没有设丞相一职,皇子才八岁,根本无法顶起大梁,而那王后更只是一个妇道人家,整天只知搞宫斗,想后宫干政都不够格。
众大臣想到这一层,均不知如何是好?可时间再多耽搁一阵,形势可能就会更加恶化,到那时,也许就真的变得不可收拾了。
最后,王后和几名嫔妃,在和与她们交好的几位大臣商量之后,认为和汉军打,是打不过的。汉军真的攻来,只怕这仰光便守不住了。虽然也有人提出逃往北部的大山之中打游击。但立刻就有人提出,占城国王不就是这样干的吗?结果还不是落得城破身死的下场。
于是,便又有人提出逃到大理去,不过王后想到自己丈夫的使者上门去乞求结盟,都被赶了出来,自己这一伙人逃过去,只怕别人也不会收留的。而且就算收留了,搞不好也会转手卖给了汉国。
这样一来,唯一的去处便是西方的天竺国了。那里小国林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相信汉军也不至于追杀到天竺来吧。
而且说不定吉人自有天象,也许国王陛下在路途中又恢复了呢?一群大臣和皇妃们如此想到。终于让王后做出了这个壮士断腕的决定。
从仰光到天竺可以从海上走,也可以从陆地走。一开始,王后是打算从海上走的,可她们乘坐的大船才开出海面没多久,就远远地看到宋军的巨型战舰黑压压地开了过来。于是,不用她吩咐,船长便吓得掉头又逃回了仰光。
无奈之下,王后只得决定从陆上逃走。
可从仰光到天竺的英帕尔,路途遥远,有上千里路,且路上多为崇山峻岭,行进艰难。于是,王后带着仰光的守军,只得狼狈向北方的曼德勒逃去。
而从海上偷袭仰光的陆文龙和李宝,在占领仰光之后,从未来得及逃走的蒲甘大臣口中,得知蒲甘王后带着八岁的皇子企图逃往天竺后,均眉头微皱。
他们可十分清楚,斩草不除根的巨大危害。这蒲甘王后带着皇子、皇妃,一众大臣和军队,逃到天竺后,以天竺为基地,再图反攻,会给汉军清剿蒲甘残军,以及将蒲甘纳入大汉统治带来极大的麻烦。
毕竟天竺不比南洋的安南、占城、蒲甘等国。它的面积和大汉本土差不多,人口甚至比大汉还多。虽然国内并不团结,内战连连,但当遇上外敌入侵时,天竺人还是会团结一致对外作战的。
所以,就连岳云订的作战计划,也没有要求越过边境,进攻天竺的。甚至严令勿与天竺军发生冲突,使战争扩大化。在岳云看来,现阶段可以把蒲甘和大理纳入自己版图就算不错了。进攻天竺的事,说不定是自己下一代的任务了。
李宝和陆文龙商量了一下,便决定留下少部分人马驻守仰光,大队人马再度上船,向西急行五百余里,于五天后在实兑登陆,然后向北直扑与英帕尔隔河相望的霍马林镇,一举堵住蒲甘王后企图逃向天竺的退路。
由于海上航行比陆上穿越崇山峻岭快多了,因此当一个月后,蒲甘军的先头部队越过敏金山脉,抵达霍马林镇外时,才发现这里已经被汉军先行占领了。
王后怀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这里驻扎的汉军不多。下令发动强攻,却被汉军迎头痛击,打得尸横遍野。
无奈之下,她不得不率军退回了曼德勒,再图后计。
李宝和陆文龙这只奇袭部队人数不太多,只有三万多人,且经过长途急行军后,士卒疲累,粮食倒可以就近补给,武器弹药就非得从斛罗境内的清迈运过来了。所以,他们也不敢追击。
而且在陆文龙看来,反正现在蒲甘军已经成瓮中之鳖,倒也不怕跑了。
蒲甘王后率军狼狈退回曼德勒后,一筹莫展,她也考虑过投降,于是便向蒲甘的大将吴努询问可行性。这吴努娶了王后的妹妹为妻,也算是王后的铁杆亲信了。
在得知王后有投降的想法后,吴努却是反对道:“王后,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妃子,并非王后,也没有为陛下产下皇子,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到了这个时候,只怕汉军便不会同意我们投降了。毕竟他们已经大占优势,又堵住了我们的逃跑之路。从占城的情况看,汉军对于一开始不愿意投降,经过顽抗的国家王室成员,可都是斩尽杀绝的,届时只怕你我都难免一死!”
王后听罢,也是叹息道:“可惜陛下过于刚愎自用,如果在一开始,汉军发起进攻时,就学安南国王李进那样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